竹筍的營養價值以及吃吃竹筍的好處

  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那麼吃竹筍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竹筍的營養價值,歡迎大家來到了解。

  竹筍的功效作用

  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其實,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 79g、蛋白質3. 28g、碳水化合物4. 47g、纖維素0. 9g、脂肪0. 13g、鈣22mg、磷56mg、鐵0. 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竹筍中含有的澱粉和脂肪的含量比較少,是一種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食材,而且竹筍中還含有非常豐富的“刮油”作用的纖維素,這種物質能夠起到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洩等功效,很多MM都把它當做是減肥的好食物哦。

  吃竹筍的好處

  1、竹筍是低糖低脂肪高纖維食物,它含的粗纖維較多,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解便祕之效,所以又被稱為“刮油菜”,是一種有效的減肥保健佳蔬。

  2、竹筍性味甘涼,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綱目拾遺》***的作用。

  3、常食可清熱化痰、利膈下氣、促發痘疹。可治浮腫、急性腎炎、糖尿病、二便不利等症。

  吃竹筍的最佳時間

  春季

  竹筍的選購方法

  筍身略彎,切口處溼潤有水分的,而且筍尖苞葉呈黃色,有光澤,且與肉緊密結合者為佳。皮的尖端呈綠色的是長過頭的,會出現空心且有苦味,不要挑選。

  竹筍的副作用

  新鮮竹筍若處理不當,會使人接觸到有毒物質氰化氫。專家提醒,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將竹筍縱向切成兩半,剝掉所有的葉子,去掉根部,然後切成薄片,在淡鹽水中煮8到10分鐘,不僅可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還可避免氰化氫中毒。值得提醒的是,由於竹筍中含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兒童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