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天麻能治頭痛嗎的吃法

  天麻又名定風草,味甘,性平,有熄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的功效,你知道吃天麻能治頭痛嗎?下面是有天麻的功效作用,歡迎參閱。

  天麻的功效作用

  天麻是一味應用歷史有三千年的中藥,又名赤箭、定風草、水洋芋等,在中國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記載:“赤箭氣味辛溫無毒,主殺鬼精物、蠱毒、惡風,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醫家張隱庵解釋說:“赤箭氣味辛溫,其根名天麻者,氣味甘平。蓋氣味辛溫屬金,金能制風――。天麻甘平屬土,土能勝溼,而居五運之中,故能治蠱毒、惡風。”本草綱目》認為:天麻“入肝經氣分”。

  天麻的籽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見,所以古人說“凡人無法能栽種”。當然,這種說法後來被菌種專家推翻。菌種專家研究了天麻生長的環境,用環密栽培天麻獲得成功,使這一山間“神藥”變成了人工栽種植物,其使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天麻味甘性平。中醫認為甘入脾,脾在五行屬土,土能勝溼,因此,天麻的作用之一是去除脾之溼氣。天麻“入肝經氣分”,肝屬木,在自然界為“風”,因此天麻的另一重要作用是治“風”。風邪的特點是善行而數變,並且風邪可以其它邪氣侵犯人體,如風溼、風寒、風熱等。經過歷代醫家的臨床實踐證明,天麻既可以治療內風,也可以治療外風。

  治內風引起的頭痛、頭暈 內風指的是肝風。肝風上擾,腦竅不利,可以出現頭暈、頭痛、頸項不適、舌質淡紅、舌苔白或黃、脈弦。可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肝風挾溼上擾,出現頭暈、頭重、頭脹、頸項痠痛、肢體困重、噁心納呆、口乾不想飲水、舌淡苔白膩、脈弦滑,可以用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肝風化熱,肝火上炎則會出現頭痛、頭暈、煩躁不安、肢體震顫、失眠、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可以用鎮肝熄風湯治療。

  治外風引起的頭痛、頭暈 一般外感風邪後頭痛,常發生在枕部或在太陽穴,單側或雙側,有時限於頭皮,但痛處不定,肢體酸楚,舌質紅、苔或白或黃,風挾寒或挾熱,脈弦緊或弦數。治療外風最好的藥物不是天麻,而是川芎、蔓荊子、防風等解表類藥物,因此,可以用解表藥配以天麻來治療外風頭痛。

  天麻治偏頭痛的吃法

  1、天麻煮雞蛋

  材料: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

  做法:先將鮮天麻切片放鍋內加水煮30分鐘後,打入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功效:治療頭痛目眩

  2、天麻燉土雞

  材料:土雞、天麻、紅棗、枸杞、生薑

  做法:將土雞洗淨,切塊。天麻洗淨,切片,紅棗,枸杞洗淨,薑切片備用。燒一鍋開水,放入雞焯燙至變色後撈出。將焯好的雞放入砂鍋中,一次性倒入足量冷水,放入薑片和花椒。大火煮開後,改成中小火,放入天麻,紅棗和枸杞,蓋上蓋子煲2——3小時以上,加入鹽即可。

  功效:天麻是一種昂貴的中藥食材。具有補腦安神的功效,還能鎮痛,降血壓。

  3、天麻鴨子

  材料:鮮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母鴨1只。

  做法:將鴨宰殺,去毛及內臟,與天麻、枸杞子共燉。鴨子熟後,加入食鹽、味精等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息風。適用於陰虛陽亢、先兆流產、目眩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咽乾等證。

  4、天麻山藥燉乳鴿

  材料:鮮天麻、鮮山藥、蔥白段各100克,乳鴿4只,生薑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10克。

  做法:上述藥料加水用大火燒開,撇去表面浮沫後,小火燉60分鐘,加入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益腎、健脾益胃、補氣益肺、滋腎固精。可治療病後虛弱、陽痿早洩、消渴、婦女血虛、月經不調、頭痛、眩暈等證。

  5、天麻燉豬腦

  材料:天麻15克、豬腦髓一副、枸杞幾顆,蔥段、薑片、料酒、花椒水、白糖、味精、香油、鹽。

  做法:天麻洗淨,放入碗內,加入料酒、白糖上籠蒸約40分鐘,取出切片。豬腦放入砂鍋內,加入花椒水、蔥段、薑片、鹽和沸水,大火燉熟。揀去蔥段、薑片,加入天麻片、味精,煮沸後淋入香油即可。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功效:天麻和豬腦都有補腦的功效,天麻燉豬腦湯可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神經衰弱等。

  6、天麻燒牛尾

  材料:天麻10g,牛尾2條,母雞肉、肘子、乾貝母、調料知適量。

  做法:將天麻洗淨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切片。用母雞、肘子肉同煮湯。將牛尾按骨節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水、蔥、姜、白酒煮開以去異味,再將已去掉異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雞、肘子湯鍋內,同時也將火腿、乾貝、調味品放入湯內,用文火煨2h。熟後將牛尾、母雞、肘子挑起,整齊地碼入盤中,然後再將天麻片鑲於盤周圍,淋上熟澱粉,澆上香油即成。每天食肉、喝湯1~2次。

  功效:祛風溼,止痛、行氣活血。


1.天麻怎麼吃最好

2.天麻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3.天麻應該怎麼吃

4.天麻如何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