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總督的基本介紹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兩江總督的督撫制度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當時全國設八大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湖廣、陝甘、四川、兩廣、雲貴總督。這就不難看出浙江事實上是歸閩浙總督管的。李沛誠所著《中國曆代改革者》一書中專門介紹兩江總督管轄的是: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而不是江蘇、浙江的“兩江”。

  兩江總督的官職沿革

  正式官銜為督辦兩江***即江南省和江西省***地方提督軍務 、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

  清順治二年***1645年***,於明 南直隸轄地設立江南省,省府位於江寧***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

  江南省***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區。

  兩江總督前身為順治四年所設定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總督府駐江寧。 順治九年,總督府一度遷往南昌,改名江西總督,不過很快恢復舊制。順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三年,江南、江西兩度分置總督,不過在康熙四年和二十一年兩省同歸兩江總督管轄。康熙元年,操江事務劃歸江南總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為兩江總督。雍正元年,授與歷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銜。道光十一年起,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咸豐時期,太平天國佔領江寧,兩江總督府先後在揚州、常州、上海、蘇州、安慶等地駐節。自同治五年起,兩江總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務,授為南洋通商大臣。

  兩江總督的大事年表

  兩江總督的前身為順治四年所設定的江南江西河南 三省總督,總督府駐江寧。

  順治九年,總督府一度遷往南昌,改名江西總督,不過很快恢復舊制。

  順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三年,江南、江西兩度分置總督,不過在康熙四年和二十一年兩省同歸兩江總督管轄。

  康熙元年,操江事務劃歸江南總督管理。

  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為兩江總督。

  雍正元年,授與歷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 右都御史之官銜。

  道光十一年起,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

  咸豐時期,太平天國佔領江寧,兩江總督府先後在揚州、常州、上海、蘇州、安慶等地駐節。

  自同治五年起,兩江總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務,授為南洋通商大臣。

  總督府設在江寧城中部漢府街明代的漢王***陳友諒後代襲封***府內。

  1853年-1864年洪秀全將這裡擴建成金碧輝煌的天王府。1864年天王府被毀後,曾國藩在此按照禮制要求重建了兩江總督府。

  1909年南京城內穿城而過的寧垣鐵路在此設車站。

  1912年,這裡成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府。

  1927年-1949年,這裡成為國民政府和總統府的所在地。現在這裡闢為總統府 -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