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體育運動專案有哪些

  原來室內也有很多比賽專案,不止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同別人競技。你知道都有哪些專案嗎?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室內體育比賽專案有哪些?

  1. 健美操

  健美操運動起源自傳統健康舞,屬於藝術運動。健美操運動員必須表演一套連續不斷的、動作複雜而且高度緊湊的舞蹈。舞步與手部動作必須展現動作、音樂和表現之間完美融洽的創作性,充分表現出健美操運動的“健”、“力”、“美”特徵及高度的藝術性,並且要儘量避免動作重複。健美操運動比賽分單人男子及女子賽、混合雙人賽和三人賽等。

  2. 保齡球

  保齡球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並全球普及的運動。它的歷史可追溯至羅馬時代、古埃及乃至石器時代,對保齡球運動的最早紀錄是人們從金字塔遺蹟上,發現 7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有用圓形物體制成的球,以及用大理石製成的瓶。

  3. 棋類

  棋類是一項智力運動。無論是象棋或是國際象棋,其目的都是以能夠最先吃掉對方的國王***國王在象棋中稱之為“帥”、“將”***為勝。棋類運動非常注重運動員的策略運用和計算能力。在團體賽中,也很強調運動員間的團體合作。

  4. 檯球

  檯球是一項適合家庭的運動。運動員只需站在長方形球桌的旁邊,並以一支末端尖細且鑲著橡皮頭的球杆去推球。長桌的內側四周以橡膠軟墊包圍,使球能夠在桌內來回撞擊。這種原本是室外的“杆與球運動”經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室內運動。

  5. 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被視作一項在跳舞池內比賽的運動。男女運動員需相互配合,在跳舞池內跳出兩種風格的舞蹈:標準舞和拉丁舞。標準舞和拉丁舞又包括十個專案,標準舞有華爾滋、探戈、維也納華爾滋、狐步舞和快步舞;拉丁舞則有森巴、恰恰、倫巴、鬥牛舞和牛仔舞。每項舞蹈都各具特色而且節奏明快。運動員需穿越中線並逆時針跳舞。

  6. 龍獅運動

  舞獅被分為兩大派別:分別為南獅和北獅。北獅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覆蓋著金黃色的毛髮。頭上的紅色或綠色蝴蝶結用作識別獅子是雄性還是雌性。南獅的外形顯現勇猛和剛強,頭戴大頭佛面具的舞者會在前面引領它如何舞動。在舞步方面,北獅較注重跳躍,而南獅則注重平地上的舞動。而舞龍運動方面,運動員需舞動龍身以表現出龍的威猛,同時也標誌著吉祥、歡樂和幸福。

  7. 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顧名思義就是透過電子儀器進行的運動比賽。電子競技如同一般常見的體育運動那樣,都是注重公平性和競爭性,但它除了注重體力上的爭持之外,也十分注重策略的運用。我們可以把電子競技看成一種需要迅速反應的棋類運動。雖然電子競技與傳統運動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其核心體育精神卻是一樣的。

  8. 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是近年迅速發展的一系列刺激的、具創造性和能夠以最大限度發揮運動員自我身心潛能的活動。這項運動揉合了競技、冒險、刺激、創意和興奮感。同時,某程度上極限運動也代表一種新的生活文化,此項運動員不只專注練習其項   目,更喜歡將其概念融入他們的行為舉止、潮流品味、音樂喜好甚至日常語言當中。

  9. 蹼泳

  蹼泳運動是在潛水和競技游泳運動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專案,運動員比賽中需穿著蹼***蛙鞋***。

  10. 室內五人足球

  室內五人足球是一項取材自傳統足球的團體體育運動,這項室內運動需要運動員行動迅速,並且具備高超的控球技巧。上衣、短褲、短襪、護脛和鞋,是五人足球運動員的五大必備用品。

  11. 入籃藤球

  入籃藤球運動起源自泰國,是國際藤球總會認可的一項運動,參與運動的隊伍各由五名球員和一名後備球員組成。在比賽進行期間,它不像籃球或足球比賽那樣需要球員相互碰撞競爭,隊員集中注意力設法把球踢入藤籃。

  12. 室內田徑

  田徑運動是世界上其中一項最受歡迎之運動專案,通常在室外舉行,亦可於室內舉行。由於室內田徑賽場大小與室外場地不同,室內田徑跑道圈長為200米。但由於在室內舉行,所以可觀性亦相對提高。

  13. 室內單車

  室內單車包括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專案,分別是花式單車和單車球。花式單車簡單來說就是在單車上表演體操;而單車球就是踩著單車去進行類似室內曲棍球或足球等賽事。由於這項運動是在室內進行,因此它不會受天氣影響。室內單車賽要求運動員時刻高度專注、保持平衡和有勇氣。

  14. 室內曲棍球

  室內曲棍球是由室外曲棍球轉變而成。由於室內曲棍球的比賽場地較為狹窄,因而要求運動員有非常好的控球技術。比賽時,只可用推球的方法傳球而不可揮擊或挑球。除了射門之外,曲棍球只能在地面上執行。運動員需以高超的技巧來推球、傳球和運球。室內曲棍球是國際曲棍球總會認可的體育運動。

  15. 卡巴迪

  卡巴迪起源於南亞,在東南亞也非常流行,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青年男子的民間體育運動專案。卡巴迪在平坦的場地上進行,不需要任何輔助器械,比賽分成兩隊,每隊由7人出場,比賽時間男子上下半場各為20分鐘。   比賽中運動員需要長時間的憋氣進行追逐, 場地中以中線為界分為兩半,每個半場中設一條“攔截線”。比賽時,各隊站在己方半場,進攻的一名隊員需衝過中線進入對方場地,連續不斷大聲呼喊“卡巴迪”,並在經過攔截線後用身體任何部位觸及防守者。被觸者將出場,進攻方得一分。但同時,如進攻者在追逐時喊不出聲或在未過攔截線時已被防守者捉住,則同樣被罰出場,進攻方失一分。如進攻者未觸及任何防守者,自己亦未犯規離場或被捉住,則可跑回己方場地,作打和論,換另一方進攻。比賽由雙方輪流派出一位進攻者進行,得分高的一方獲勝。這項運動需要敏捷性、很好的肺活量、肌肉協調性和快速反射能力。

  16. 泰拳

  泰拳在泰國經已盛行數百年,被泰國人民稱為泰國武術。泰拳容許對搏雙方利用肘、膝、腳或拳等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進行攻守。這種讓運動員肉搏的賽規,使泰拳有別於其它同類型的格鬥運動。另外,由於泰拳運動員只穿短褲進行比賽,因此也特別受男運動員歡迎。

  17. 短池游泳***25米***

  游泳比賽主要分為標準池和 25米短池泳賽兩類,都可以在室內舉行。25米短池泳賽可根據不同的泳式把比賽分為各個小項。雖然25米短池泳賽有它專用的設施,但標準泳池也可用作25米短池泳賽。

  18. 自由搏撃 ***示範專案***

  自由搏擊源自美國七十年代被稱為全接觸空手道***Full Contact Karate***的運動,   75至76年間,透過德國成立的世界全流派空手道機構***World All-Styles Karate   Organization***傳入歐洲。1978年,柏林舉行了該項運動的首次世界錦標賽。其   後,為了避免和傳統的空手道運動混淆,該機構於1980年正式把比賽專案易名為自由搏擊***Kickboxing,合踢擊和拳擊之意***,並因應體育專案的名稱改變,把體育機構的名稱正式改為世界自由搏擊機構總會***簡稱WAKO***。自2006年,世界自由搏擊機構總會已成為國際單項體育體育聯會總會的認可屬會,同時也是現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一員,而透過世界自由搏擊機構主辦的自由搏擊專案,泛稱為WAKO自由搏擊。時至今日WAKO自由搏擊屬下有七種競技格鬥的比賽形式,包括半接觸搏擊、全接觸搏擊、低位踢腿、K1規則、配樂套路***Musical Forms***和自由搏擊健美操***Aero-Kickboxing***。   世界自由搏擊機構總會透過與該會的亞洲分會協調的亞洲自由搏擊聯會合作,於亞   洲開展自由WAKO自由搏擊的活動。而亞洲自由搏擊聯會早於1996年12月19日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成立。現今,世界各地有數百萬計的支持者正參與自由搏擊的練習,相信這個專案未來仍將以穩健的步伐繼續發展。   而世界自由搏擊機構總會及亞洲自由搏擊聯會在澳門2007年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只設半接觸搏擊、全接觸搏擊和低位踢腿三個比賽專案。

  19. 克柔術 ***示範專案***

  克柔術是始於3500年前烏茲別克的傳統式摔跤運動, “Kurash” 在烏茲別克文裡譯作擒拿或摔跤,在中亞地區特別是烏茲別克廣受歡迎和重視。比賽時選手***一位穿上綠色道袍而另一位則穿上藍色道袍***必須讓對方倒地,如對方以揹著地便立刻宣佈勝出,若以技術把對方擊至側身倒地則可得分,如對方只是腹部、臀部或輕微跌倒分數會相對減少,而其中一方的膝蓋著地或跌出賽區外,評判有權宣佈暫停並示意選手回到賽區內的準備線上從新作賽。選手不能拉扯對方的褲但可以自由握緊。克柔術非常講求平衡力和快速的步法,因此運動員在練習克柔術的同時,也可能參與柔道和俄羅斯桑博武術等類似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