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洞國將軍簡介_鄭洞國將軍事蹟

  鄭洞國是國民黨將領之一,因屢立戰功,所以被封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因此士兵稱呼鄭洞國為將軍。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鄭洞國將軍簡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鄭洞國將軍簡介

  鄭洞國是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首領之一,鄭洞國生於1903年,卒於1991年,是湖南石門人士。鄭洞國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父母祖輩以耕田為生。

  鄭洞國自幼熟讀《四書》、《五經》,鄭洞國十來歲時,兄長將鄭洞國送入學校讀書。後來,鄭洞國成功考入黃埔軍校,併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批學員。鄭洞國畢業後,先後參加了東征和北伐,曾擔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3年初期,日本佔領了東北三省,隨後又佔領了多個地方。因外敵入侵,鄭洞國等國民黨首領一致要求停止內戰,全面抗日。

  1937年,全國爆發了抗日戰爭,鄭洞國成為最早參加抗日運動的首領之一,他率領軍隊參加過武漢會戰、臺兒莊戰役、崑崙關戰役等。鄭洞國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立下了赫赫戰功,鄭洞國為消滅日軍主力作出了很多貢獻。1943年,鄭洞國被任命為中國駐印度軍的軍長,並率領手下士兵和同盟軍一起參與緬甸戰爭,並收復了緬北地區。1945年,鄭洞國擔任東北保安副司令等多個職位,1948年時,鄭洞國離開了國民黨陣營。新中國成立後,鄭洞國曾先後擔任國家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等多個職位。鄭洞國為新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並長期致力於兩岸的統一。1991年,鄭洞國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88歲。

  鄭洞國將軍事蹟

  眾所周知,臺兒莊大捷是中國正面戰場最大的勝利之一,這場戰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場戰役之所以能取得勝利,與多位智謀雙全的首領是分不開的,其中,鄭洞國將軍便是臺兒莊大捷的主要將領之一。1938年,鄭洞國率領士兵前往徐州,參加徐州會戰,當鄭洞國馬不停蹄地趕往徐州時,戰局卻發生了變化。日軍已經攻下了滕縣,而王銘章師長率領的兩千多名士兵全都被日軍打死了。日軍部隊佔領滕縣後,迅速向南進攻。鄭洞國為了迎敵,急忙率領士兵前往運河北岸。

  為了確保徐州的安全,鄭洞國一面率兵前往運河南岸,一面掩護其他其它陣營士兵集中保護徐州。此時,日軍已經抵達了運河北岸,正準備前往運河南岸。鄭洞國在千鈞一髮之際,將士兵全部運往了運河南岸,並且做好了攻打日軍的準備。隨後,鄭洞國朝運河北岸的日軍開炮,將日本軍隊打的是措手不及。日本兵因死傷無數,只好狼狽而逃沒有第一時間渡河。隨後,日軍捨棄了徐州。如果鄭洞國當時沒有快速地做出計劃,那麼徐州就會淪陷,除此之外,棗莊、嶧縣的隊伍也會陷入困境,那就更不會有臺兒莊之捷。

1.抗日電影《血戰臺兒莊》影評

2.中華民國陸軍上將何應欽介紹

3.戴安瀾的生平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