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鼻炎的操作方法

  鼻炎是困擾了很多朋友的一個毛病,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艾灸治療鼻炎的方法

  常用穴:印堂、迎香、鼻通。

  備用穴:百會、合谷、風池。

  鼻通穴位置:鼻骨下凹陷中,鼻脣溝上端盡處。本穴又名鼻穿、上迎香。

  操作:

  常用穴為主,酌加配穴1~2穴。常用穴每次取2穴,其中印堂必取,另二穴輪用。

  印堂穴用1.5寸30號毫針,以提捏法進針,刺入2分,得氣後針尖向下,沿皮下慢慢刺入1寸,用捻轉結合提插,使針感到達鼻準頭,內及鼻腔。

  迎香穴和鼻通穴,分別以以1.5寸和1寸30號毫針,先刺入2分,得氣後針尖朝向印堂方向沿皮斜透刺,至鼻腔有發脹感為宜。留針20分鐘,每隔5分鐘行鍼1次。

  百會穴用艾卷作雀啄灸,灸15~20分鐘。

  餘配穴得氣後,施平補平瀉之法,繼而接通電針儀,連續波,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持續30分鐘。上述方法,每週1-2次,10天為一療程。

  導致鼻炎的病因

  1、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或鼻腔腫瘤。這些疾病拖延不治,導致鼻炎的發生,患者一旦得了鼻腔的疾病,應及時到耳鼻喉醫院診治。因此,這是屬於鼻炎的病因之一。

  2、變態反應體質,吸入或食入了過敏源。這主要是過敏性鼻炎的病因重要因素。對於此鼻炎的治療是降低鼻腔神經的敏感性,藥物無法治療。

  3、鼻炎的病因與全身抵抗力降低也是有關的,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溼、營養不良,導致感冒,而感冒經過一週的治療仍無法治療,就會拖延成鼻炎。

  4、臨近病灶,如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上頜第二雙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時損傷上頜竇壁,或齲齒殘根墜入上頜竇內,可導致鼻竇炎。這主要是鼻炎的病因。

  5、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因此,鼻炎患者應不用或少用此類藥物,如滴鼻藥等。

  鼻炎的症狀表現

  1、頭痛、頭昏

  鼻塞症狀重或明顯時可出現一側或雙側頭痛。慢性鼻炎所以引起頭痛,主要由於鼻甲腫大,壓迫了鼻腔的感覺神經所致,屬於神經反射性頭痛。

  2、鼻分泌物增多

  鼻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少量鼻涕,多呈粘性,白色或兼微黃,或為少量清涕。

  3、鼻塞

  間歇性、交替性鼻塞往往在早晚氣溫低、遇寒冷、久坐之後鼻塞症狀明顯,側睡時在下側的鼻塞明顯;頭低位時鼻塞明顯。氣溫升高、運動後症狀減輕或消失。

  4、講話有鼻音

  這種鼻炎的症狀主要是由於鼻甲腫大後,鼻腔不通暢,影響了鼻腔的聲音的正常共鳴功能所致。

  5、嗅覺障礙

  屬於呼吸阻塞性嗅覺障礙,一旦鼻腔通暢了,嗅覺可以很快恢復正常,這是鼻炎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