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虛中醫辨證用藥方法

  到底有哪些?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體驗或者提升呢?放心,接下來準備帶你瞭解當中的細節!

  

  氣虛型——有氣無力

  在門診中佔4成為最多數,常伴隨頭暈疲倦、面色蒼白,月經量時多時少、經痛等症狀。 大部分氣虛型的患者中是久坐少動的上班族,因坐著時身體的氣流比較不通順,就會表現在女性子宮卵巢方面的疾病,因此選用太子參等藥材來補中益氣。

  注意:正患感冒的人不能喝。

  材料:太子參11克、麥冬11克、五味子2克、當歸6克、川芎7克、木香7克、炙甘草2克、澤蘭7克。

  血虛型——併發氣虛

  血虛患者往往兼有氣虛的表現,最常見症狀就是貧血頭暈、臉色蒼白、怕冷、心悸,如果貧血體虛容易使血液迴圈不良,提高發病的可能,這時除了補血的藥材,也會加入如炒白朮等補氣虛的藥材來緩解。

  注意:肚子易脹氣的人不宜飲用。

  材料:當歸11克、熟地黃2克、雞血藤7克、川芎11克、炒白朮7克、五靈脂7克、炙甘草2克。

  血瘀型——血滯不順

  此種體質患者約佔2成,症狀表現是脣色偏紅或偏白、手腳痠麻、生理期經血量大且血塊偏多。

  由於陰虛陽亢致氣血逆亂,血流不順暢成瘀,在生活中要避免吃冰冷食物,勿讓血瘀加劇。

  注意:常拉肚子的人不宜飲用。

  材料:當歸7克、川芎13克、木香7克、香附7克、元胡7克、澤蘭7克、五靈脂7克、炙甘草2克。

  溫馨提示:這裡重點推薦一款茶療方法,喝氿味雪盈搽***九味草堂雪盈茶***,它由桑椹、枸杞、大棗、重瓣紅玫瑰、阿膠、黑豆等天然成分,從補血養氣著手,能改善多種問題,利於補血的長久持續,還可以調理補血補氣生血、填精補血、祛瘀生新、改善貧血。增加紅細胞的含量,氣血調和,面板光澤細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