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中醫辨證

  頸椎病的症狀非常豐富,多樣而複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在以後逐漸加重。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①痺痛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為頸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頸部活動受限。

  ***1***風邪偏勝者:頸肩疼痛,位置不定,或痛在肩,或痛在肘,或痛及手部,關節活動不利,怕風。

  ***2***寒邪偏勝者:頸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較劇,甚者不能入睡;疼痛遇到寒冷時加重,熱敷後好轉;頸部僵硬感,活動受限。

  ***3***溼邪偏勝者:頸、背部疼痛,有沉重感;上肢疼痛、肌膚麻木不仁;不願活動,易疲倦;伴有飲食不良、腹脹、大便稀等。病情反覆發作,經久不愈。

  ②眩暈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昏、頭痛、耳鳴,頸部活動受限,尤不能旋轉,甚至可出現猝倒。

  ***1***氣血兩虛者:眩暈在動作後加重,勞累後發生,休息後好轉,精神疲倦,心慌,記憶力下降,面色蒼白,頭頸無力。

  ***2***肝腎兩虛型:眩暈,精神欠佳,記憶力下降,腰痠耳鳴,聽力下降,視力下降。

  ***3***痰濁中阻型:眩暈,頭昏,頭重,昏昏欲睡,噁心嘔吐,胸悶,食少,腹脹等。

  ③癱瘓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為下肢麻力、無力,腿發軟,易跌倒,行走不便,有踏棉花感,甚至可出現大小便障礙。患者常有頭頸疼痛等表現。

  ***1***溼勝型:肢體困重,痿軟無力,下肢麻木,行走易跌倒,或有胸悶,腹腹,食慾不佳等。

  ***2***肝腎虧虛型:下肢痿軟無力腰膝痠軟,頭眩,眼花,耳鳴,性功能下降。病情發展很慢。

  ***3***氣血瘀滯型:下肢疼痛劇烈,位置固定不移,活動加劇;肢體有麻木感。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

  一、 低頭作業一小時之內,要起身活動一會;

  二、 避免受涼,特別是出汗後,不要被冷風吹著;

  三、 避免肩扛重物,勞累過度;

  四、 放鬆情緒,平和心態,長存喜樂***發自內心的高興***之心;

  五、 堅持經常五分鐘自我按摩法:兩手大拇指點按風馳穴一分鐘;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

  頸椎病的訊號

  1、有不良姿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戰立,體重應該相等地分配在兩個腳掌。否則就是你的脊椎或頭、臀部不在身體中心線上。

  2、有頭痛或頸、腰、背部的疼痛及肌肉或關節的軟組織疼痛。通常是具有脊椎半脫位的訊號。

  3、身體有一種持續的緊張皺縮感和壓力感,尤其是在肌肉和關節中有發緊的感覺。

  4、感到背和頸僵硬不適。僵硬不適也許是脊椎半脫位的訊號。

  5、只是感到輕微的不舒服,但你的健康狀況並不,脊椎半脫位也能影響你的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