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裝啞巴的原因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穆宗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隆慶皇帝的記載很少,因為他從未作出任何重要的政治決定,大學士高拱後來回憶,皇帝智力平平、笨口拙舌,優柔寡斷,經常不說話,有的大臣甚至以為自己的皇帝是啞巴。

  一方面沒有證據表明,隆慶皇帝是如何英明果斷;另一方面,也沒有證據表明,他智力遲鈍。文官們有時拉他參加一些場面盛大的典禮中,想讓隆慶皇帝的到場來使百官萬民獲得深刻印象。但是隆慶皇帝甚至不把在這種場合該說的套話說完,就讓大學士們代他講話。

  隆慶皇帝顯然對明朝制度和自己能力有明白認識,他即無力像孝宗那樣勤勞、又不想象武宗那樣離經叛道和世宗那樣剛愎自用,他也知道自己手下的大學士徐階、高拱、張居正都是精明強幹又野心勃勃的人精,他不想讓自己捲入大臣的人事鬥爭中去,於是他選擇了默不作聲。

  但隆慶一朝的內政外交都有了進展,除了隆慶開關外,北方邊疆又重現和平。

  原來蒙古俺答汗娶了自己的外孫女三娘子,結果三娘子的未婚夫不答應,俺答只好把孫兒把漢那吉的未婚妻給了三娘子的未婚夫,把漢那吉大怒,投奔了明朝。

  結果俺答的原配妻子恐怕她的孫兒被明朝殺掉,日夜不停地向俺答哭鬧,俺答無奈,於是率領十萬人前來要人,王崇古派人前去談判和解,保證他的孫兒還活著,俺答不肯相信,差遣他的親信到大同窺探,看見把漢那吉穿著蟒衣貂帽,和明朝軍官們一起騎馬,俺答大喜,和明朝相約和好了。

  柏楊說明朝是‘斷頭政治’,但明穆宗統治時期的穩定和繁榮證明,國家事務可以沒有皇帝的親自指導而繼續進行,明穆宗的無能或不願干預國家事務,實際上使得有能力的大臣們幹得更好。

  明神宗繼位時,年紀還小,國家大事完全由大學士張居正決定,張居正實際上行使了皇帝的職責,他可以指揮東廠和錦衣衛對貪官汙吏進行調查;隨時可以用以前只屬於皇帝的權力進行懲罰,還對以往獨立的都察院進行控制,以避免以前彈劾奏章滿天飛的情況。

  他不但起用水利專家潘季馴、名將戚繼光、李成樑等人,還派人清量全國土地、創立‘一條鞭法’,而且利用科道以加強行政紀律,他要求科道官員們運用他們的彈劾權力支援他的計劃,而不要在瑣碎而膚淺的問題上互相攻擊,張居正要求報告中提及的任何問題都必須在按時解決。

  他要求富人的欠稅必須全部徵收,盜匪必須全部捕獲,還要求中央每月和每半年要總結任何沒有完成的公務,不然長官就要受罰。

  總之,張居正就象鳳姐掌管寧國府一樣,在不對行政機構進行改革的前提下,通過施加壓力,使明朝的國家機構以驚人的高效進行運轉。

  同樣,他也受到過慣了好日子的官僚們的憎恨。

  明穆宗的政治事件1:革弊施新

  隆慶帝即位後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一改朱厚熜時期的做法,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獄,宣佈“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後,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諫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沒者恤錄”。其中就有海瑞獲釋出獄,恢復官職。並罷除一切齋醮,撤西苑內大高玄殿、國明等閣、玉熙等宮及諸亭臺齋醮所立匾額,停止因齋醮而開徵的加派及部分織造、採買。施新,即“正士習、糾官邪、安民生、足國用。”所謂“正士習、糾官邪”,就是整治吏治。隆慶帝加強對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員也在考察之列。對於廉政官員給予獎賞和提拔,對於貪官罷免官職,對於“贓多跡著者部院列其罪狀,奏聞處治”。所謂“安民生、足國用”,即蠲免救濟,減少百姓災後的痛苦。抑止土地兼併,一方面限田,制定了勳戚宗室依世次遞減制度,另方面清田,清查詭寄、花分錢糧和皇室勳戚田莊。

  明穆宗的政治事件2:親賢遠佞

  穆宗一上臺,就有人要倒黴、有人要歡喜。倒黴的人是那些呢?就是世宗相當信任與寵愛的方士,也就是那些道士。方士王今、劉文斌等等一併逮捕,下獄論死。是因為穆宗為裕王時,其父世宗為方士所惑,相信“二龍不相見”之論。穆宗深受其害。十幾年未與其父親相見。並且他即位時已是成年人:29歲。對方士亂國,浪費錢財的惡跡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一上臺就毫不手軟的處死了這些大賊。歡喜的是誰呢?就是那些在世宗一朝因為敢於冒犯皇帝,勸諫的那些忠臣。例如海瑞,穆宗不但沒有追究海瑞不尊敬世宗的大不敬之罪,反而釋放了他,官復原職,不久又提升大理寺丞。海瑞看皇帝明辨是非、知人善任,更加的賣力,殺貪官、除惡霸,贏得百姓稱讚,過了三年,海瑞遷僉都御史,歷應天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