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姓男孩取名技巧

  如今的社會,韓姓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取名,一方面是借鑑歷史上韓姓先人給孩子起名的技巧,另外一方面則是按照時代特點,隨著時代潮流給孩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

  韓姓的起源

  以邑為氏或以國為氏,為唐叔虞之後裔,韓侯為其得姓始祖。西周初年,周公滅唐後,封叔虞於唐,史稱晉國,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稱唐叔虞。春秋時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後為曲沃武公統一。

  曲沃武公奪得晉國君位以後,滅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韓國,封其叔父姬萬於韓,稱為韓武子,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為氏,稱韓氏。當時的韓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韓氏一直在晉國位列公卿。

  至戰國初,韓厥的七世孫韓虔同趙氏、魏氏一起瓜分晉國,建立韓、趙、魏三國。起初,韓國建都於平陽,到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陽翟。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於新鄭,歷經八代,至韓襄王倉於公元前230年被秦所滅。於是其宗室子孫以國為氏,稱韓姓,並大多聚居在古時的潁川郡。到西漢末年,河南尹韓騫因躲避王莽之亂,移居古時的南陽郡,是為河南、陝西韓氏。

  

  1、拆姓為名取名法

  用這種方法可取出韓以韋、韓斡、韓幹、韓偉、韓韋等名字。

  2、疊韻雙聲取名法

  疊韻,即姓與名的韻母相同;雙聲,即姓與名的聲母相同。這種取名方法一般只適用於二字名。三字名若使用這種方法.可把姓與名字的頭一字盛韻或雙聲,也可把姓與名字的第二字盛韻或雙聲,也可把名字的兩個字登韻或雙聲。中國歷史上兩字名的韓姓名人,登韻的有韓言、韓瑰、韓斡等,雙聲的有韓弘、韓洪、韓瑛等.

  3、姓名互訓取名法

  “韓”.古義為井垣,即水並周圍欄圈或土築圍欄,從韋。韋為違、背之義.姓名互訓取名法.即姓與名的憊思基本相同。用這種方法可以推演出許多韓姓人名,如韓井坦、韓環、韓周、韓延周、韓作周、韓作垣、韓竺***同築坦》、韓竺周、韓回等。唐代人韓遊環.姓與名即可互訓。

  4、韋部取義取名法

  用這種方法可取出韓祖、韓韌、韓韜、韓祖懷、韓祖玉、韓瑄等名字。

  5、成語諧音取名法

  如“韓林”,是由.翰林,一詞轉化而來;“韓夢”,是由“酣夢”一詞轉化而來。這種取名方法還可與諧音取名法相結合.從而起出更好的名字.如從“含英咀華”這個成語中,可起出韓英、韓華、韓英華、韓華英等名字,而且“含英咀華”這個成語是韓愈首先使用的,出自韓愈所作的《進學解》:“沈浸限鬱,含英咀華。”

  6、希賢書古取名法

  這種方法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或有傑出才能的大家.如“韓信同.這個名字,是由崇幕漢代名將韓信而來。“韓如愈.是由仰慕唐代文豪韓愈而來;“韓退”是由韓愈及其字“退之”演化而來。

  7、諧音連義取名法

  用這種方法取名,一般離意深遠。《易·井卦》中有一句話:“寒泉之食,中正也。”由此可取出韓泉、韓井泉、韓中正等名字。韓琦《重陽》詩中有“不羞老困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的詩句.可取韓華秋、韓晚香等名.柳宗元《江雪》詩中有“濁釣寒江雪”的詩句,可取韓雪、韓江雪等名。總之,用這種方法,可起的名字不可勝數,還能顯示出取名者的高深學問。

  韓姓男孩名字

  韓晉圖 / 《高陽臺》 / 李彭老 / 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

  韓澤遠 /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 楊炯 / 祖宗玄澤遠,文武休光盛

  韓澤茂 / 《周祀方澤歌 昭夏》 / 庾信 / 川澤茂祉

  韓澤雨 / 《送元贊府重任龍門縣》 / 盧綸 / 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

  韓軒庭 / 《代鶴》 / 白居易 / 主人誠可戀,其奈軒庭窄

  韓博雲 / 《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 杜甫 / 已收滴博雲間戍,欲奪蓬婆雪外城

  韓風蕭 / 《易水歌》 / 荊軻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韓才俊 / 《題烏江亭》 / 杜牧 /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韓金風 / 《辛亥殘秋偶作》 / 魯迅 / 塵海茫茫濃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韓德聞 /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 / 武元衡 / 高德聞鄭履,儉居稱晏裘

  韓聞聲 / 《發商州》 / 白居易 / 若比李三猶自勝,兒啼婦哭不聞聲

  韓鼎城 /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 韓休 / 受鉞辭金殿,憑軒去鼎城

  韓遠信 / 《玉蝴蝶》 / 柳永 /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