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的下場為何這麼慘

  關於名將年羹堯為什麼會失寵,落得這麼一個悽慘的下場,歷史上眾說紛紜。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一種說法是說這是因為年羹堯自己作死,年羹堯自恃自己是從龍之臣,為雍正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是就專權跋扈,任人唯親,對待下屬十分苛刻,引起了公憤,更關鍵的是年羹堯他蔑視皇權,對於雍正沒有應該有的恭敬,甚至還妄圖自立為王,對於雍正的統治產生了威脅。據說當時年羹堯心裡有了不臣之心,他曾經向雍正帝敬獻刻印的《陸宣公奏議》,本來應該雍正親自作序的,但是年羹堯假說不敢勞煩聖上,就代雍正帝來作序,之後還要雍正帝頒佈,這樣的行徑怎麼能不讓雍正忌憚,所以找了個機會將他賜死。

  還有一說是因為年羹堯參與了雍正奪位的大事,知道了雍正的祕密,據說當時康熙並不是讓雍正即位,但是雍正篡改了遺詔,奪得帝位,當時年羹堯受到雍正的指使,在外率領大軍威懾十四皇子讓他不能回京。後來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年羹堯的重用是在麻痺年羹堯,是欲擒故縱的手段,到了時機成熟的時候就將年羹堯賜死。

  年羹堯的一生威名赫赫,曾經位極人臣,到了最後落得一個獄中自盡,除了老父因年老被免死之外,兒子要麼斬首要麼發配邊疆,可以說是悲慘之至。年羹堯最後的遭遇如此悽慘是和他的晚年時期的驕縱跋扈分不開的,明明已經功高震主卻不知收斂,還養寇自重在雍正手下玩些小手段,只能說是自己作死。

  年羹堯是怎麼死的

  年羹堯早在雍正還未登基的時候就是雍正手下的家臣,他的妹妹還嫁給了雍正做福晉,可以說年羹堯的利益是和雍正綁在一起的,所以年羹堯盡心盡力幫助雍正登上皇位。

  果然,雍正登位之後,年羹堯深受器重,成為了軍中的一號人物。後來,在雍正三年的時候,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所有官員都上書以表恭敬,年羹堯在上書的時候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這讓雍正很不滿,認為年羹堯自恃功高,擁兵自重,就將要將他從陝甘總督這個位置上趕下來,調往別處。

  但是年羹堯還新村僥倖,上奏希望繼續留在陝甘一帶,這讓雍正大怒,斥責他有造反之心。雍正這一表態,下面的人就紛紛上奏彈劾怒斥年羹堯,就這樣年羹堯被抓到了京城,臨死前,年羹堯還苦苦哀求“希望留下這條小命,可以繼續為皇帝效力”然而雍正已經下定決心,命其在監獄中自盡,無奈之下年羹堯只好上吊自殺。

  年羹堯的人物性格分析

  年羹堯後期的時候馳騁沙場,建功於戰事之中,以武將而聞名,成為軍中的第一號大人物,但年羹堯早年的時候卻是書生出身,頗有文采。在為官初期,當他剛上任成為四川巡撫的時候,年羹堯對於康熙的賞識十分的感激,曾向康熙表示要竭誠以報恩,而年羹堯所作所為也是如此,沒有辜負康熙對他的信任,剛上任時,年羹堯就提出了很多有利於政事的觀點,很是做了一番實事,而且最為可貴的是年羹堯以身作則,從不不收賄賂,甘於淡泊。由此可見早期的年羹堯還是一個恪盡職守,兩袖清風的好官,對於朝廷也是抱著感恩的心,在盡心盡責的辦事,不辜負康熙的厚待。

  到了後來,雍正上位之後,年羹堯更是受寵,因為其平定青海的功勞,被加封為一等公,可以說是成為了雍正手下的心腹大臣,此時的年羹堯不僅在軍事問題上能一言而決,還能夠直接參與朝政,可以直接向雍正彙報各種時事。雍正在很多事情上也會參考年羹堯的意見,進京之後,曾參與處理軍國大政,可以說是備受恩寵。

  在雍正時期,年羹堯已經被雍正的恩寵麻痺了自己,陶醉在了這種被下面人奉承,在雍正恩寵的環境之中,整個人已經變得志得意滿,不僅是涉及了貪汙還時常有超越本分的行為,已經變得驕縱蠻橫,恃功自傲,對於雍正也顯露出了不敬之意,這是自古以來為人臣者的大忌,但是這時的年羹堯早已經沒有了初為官時的謹慎,也處於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之中。沒有清晰的認識到雍正對於他的態度已經改變,最後被雍正找到機會,定下92項大罪,賜予死刑,最後落得一個家破人亡身敗名裂的下場。可以看出,到了後期的年羹堯已經不像年輕時那樣,性格發生極大的轉變,變得自高自大,盲目自信,找不準自己的定位了。

  可以說年羹堯的一生經歷過大起大落,高的時候曾經位極人臣,到了最後落到了如此一個悽慘的境地,作為一個漢族旗人,其能夠坐到這麼一個位置已經十分不易,但卻因為自己的不慎,沒有守好為人臣者的本分,終究是遭到皇帝的猜疑,落得這樣一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