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殘守缺歷史故事簡介

  抱殘守缺是指: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也指儲存價值較低或與當前社會脫節的習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這句成語初作“保殘守缺”,見於《漢書·劉歆傳》:“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西漢時,有一個叫劉歆的人,字子駿,是著名學者劉向的兒子,曾拜為黃門郎***內廷侍從官***。後來與劉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進行學術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閱讀了不少祕藏的古籍,發現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傳》,愛不釋手。經過研究,劉歆認為,《左傳》是一本珍貴的文獻資料,便建議為《左傳》等古籍建立學官。漢哀帝***劉欣***知道此事後,就命劉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左傳》等一批古書的義理。但諸博士既不同意為《左傳》等建立學官,又不肯討論研究此事。劉歆對眾博士的這種態度很氣憤,給管博士的太常寫了一封公文,對此提出了批評和抗議。

  劉歆的信中寫到:這些博士不學無術,孤陋寡聞,懷著害怕別人識破他們的私意,沒有服從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殘守缺,因循守舊,而不肯探求新的學問。由於劉歆的信言詞痛切,引起了博士們的怨恨並因此遭受到了誹謗。後來,劉歆自請到地方做了個小官。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原意為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現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殘守缺歷史成語解釋

  又叫抱殘守舊

  發 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釋 義 :抱:堅持不放。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迂腐且不懂得變通。

  出自《漢書·劉歆傳》:“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示 例: 這些似乎都是~,彙集眾說而成。***朱自清《經典常談·周易第二》***

  例句

  ***1***不清除~的舊觀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改革任何舊制度;總不免要受到~的人的阻撓。

  詞語辨析

  近義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膠柱鼓瑟

  反義詞:革故鼎新推陳出新 自我作故***古*** 標新立異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貶義詞,常用來形容人守舊,不肯接受新事物,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故步自封”、“墨守成規”;都有“因循守舊”的意思。但~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進;不求進取;“墨守成規”偏重在按老規矩辦事。

  [例句]

  ***1***不清除~的舊觀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改革任何舊制度;總不免要受到~的人的阻撓。

  [英譯] retain what is old and outworn

  [燈謎] 抱殘守缺***打一字***謎底:導,抱及守的部分偏旁部首組成。

 

  的人還:

1.忍辱負重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2.墨守成規成語故事典故

3.關於人的寓言故事

4.兒童勵志小故事10則

5.兒童經典益智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