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長的牆

  要說中國哪一堵牆是最結實的,最長的,我們肯定會想到萬里長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萬里長城的基本資料

  萬里長城永不倒!!

  萬里長城是新七大奇蹟之一,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長城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建於十四世紀的明長城。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釋出資料,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而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公佈明長城調查資料,中國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長城修築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新七大奇蹟之一,並在“世界新七大奇蹟”評選活動中名列第一。***由於是網上投票評選,中國的人口眾多也讓長城佔了些便宜***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 甘肅、 寧夏、 陝西、 內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蹟。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裡。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線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而現在北京市延慶縣的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護的最好的部份,也是最陡峭的部份,還是客流量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