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要提高高一文言文閱讀的得分,就要通過閱讀練習強化文言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高一文言文強化閱讀原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編修,尋兼司經局校書。與修《大明會典》成,遷左中允。武宗立,以東宮恩,進左諭德,充講官,纂修《孝宗實錄》。時詞臣不附劉瑾,瑾惡之。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費巨集為禮部尚書。禮部事視他部為簡,自珪數有執爭,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稱“大慶法王”。番僧乞田百頃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聖旨並。珪佯不知,執奏:“孰為大慶法王?敢與至尊並書,大不敬。”詔勿問,田亦竟止。珪居閒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持,人不能奪,卒以此忤權幸去。教坊司臧賢請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請改鑄方印。珪格不行。賢日夜騰謗於諸閹間,冀去珪。流寇擾河南,太監陸誾謀督師,下廷議,莫敢先發。珪厲聲曰:“師老民疲,賊日熾,以冒功者多,僨事者漏罰,失將士心。先所遣已無功,可復遣耶?今賊橫行郊圻肘腋間,民囂然思亂,禍旦夕及宗社。吾儕死不償責,諸公安得首鼠兩端。”由是議罷。疏上,竟遣誾,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張羽奏雲南災。珪因極言四方災變可畏。八年五月,復奏四月災,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災變六十九事。今自去秋來,地震天鳴,雹降星殞,龍虎出見,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與焉,災未有若是甚者。”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會戶部尚書孫交亦以守正見忤,遂矯旨令二人致仕。兩京言官交章請留,不聽。珪歸三年,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無儲蓄,日給為累,乞頒月廩、歲隸,以示優禮。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五十七。遣命毋請卹典。撫、按以為言,詔廕其子中書舍人。嘉靖元年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諡文毅。

  高一文言文強化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B.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C.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D.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擠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B.教坊司是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的教習等演出事務。

  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

  D.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後的南北兩處京城。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頂是***3分***

  A.傅珪進入仕途,參與纂修文獻。弘治年間,他兼任司經局校書,參與編修《大明會典》得以升職;武宗繼位,他進位左諭德,充講官,修撰《孝宗實錄》。

  B.傅珪任職禮部.勸諫講究策略。他擔任禮部尚書時,由於屢有爭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頃,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稱大慶法王,不理會給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誣衊報復。每遇大事,他都能堅持己見,不肯隨意改易,因而觸怒許多人;後因得罪權貴被迫退休,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

  D.傅珪為官清廉,死後受到好評。御史盧雍稱讚他在位時有古代大臣風範,歸鄉後家無積蓄,艱難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為先朝守正大臣,追諡為文毅。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

  ***2***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

  高一文言文強化閱讀答案

  4.B

  5.A

  6.C

  7.***1***極力奏陳其時社會弊病十件事,話語多指斥受寵的權貴,權貴愈加痛恨他。***譯出大意給3分,“權幸”“嫉”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又認為傅珪剛正忠實,敢於直言,應當起用,吏部按照盧雍的話上奏,沒有回覆***譯出大意給3分,“忠讜”“報”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再根據職位的變遷進行斷句即可。標點如下:謂《會典》成於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5.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名著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項“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有誤。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注重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