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用水認識是什麼

  在歷代古茶書中,有不少篇章和專著論及茶與水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用水認識,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用水認識

  其一,水質要清。水清則無雜、無色、透明、無沉澱物,最能顯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體要輕,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輕,故被御封為“天下第一泉”。現代科學也證明了這一理論是正確的。水的比重越大,說明溶解的礦物質越多功能。有實驗結果表明,當水中的低價鐵超過0.1ppm時,茶湯發暗,滋味變淡;鋁含量超過0.2ppm時,茶湯便有明顯的苦澀味;鈣離子達到2ppm時,茶湯帶澀,而達到4ppm時,茶湯變苦;鉛離子達到1ppm時,茶湯味澀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輕為美。

  其三,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損茶味。”所謂水甘,即一***,舌尖頃刻便會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覺。嚥下去後,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這樣的水泡茶自然會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溫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認為:“泉不難於清,而難於寒”,“冽則茶味獨全”。因為寒冽之水多出於地層深處的泉脈之中,所受汙染少,泡出的茶湯滋味純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現代科學證明了在流動的活水中細菌不易繁殖,同時活水有自然淨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較高,泡出的茶湯特別鮮爽可口。

  茶文化的用水指標

  第一項為感官指標。色度不得超過15度,並不得有其他異色;渾濁度不得超過5度;不得有異臭異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

  第二項為化學指標。pH值為6.5—8.5,總硬度不高於25度,要求氧化鈣不超過250毫克/升,鐵不超過0.3毫克/升,錳不超過0.1毫克/升,銅不超過 1.0毫克/升,鋅不超過1.0毫克/升,揮發酚類不超過0.002毫克/升,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超過0.3毫克/升。

  第三項為毒理學指標。氟化物不超過1.0毫克 /升,適宜濃度0.5—1.0毫克/升,***不超過0.05毫克/升,砷不超過0.04毫克/升,鎘不超過 0.01毫克/升,鉻***六價***不超過0.5毫克/升,鉛不超過0.1毫克/升。

  第四項為細菌指標。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 得超過100個,大腸菌群在1升水中不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

  天然水按其來源可 分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 水、雪水等。自來水也是通過淨化後的天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