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服飾圖片

  中國茶道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

  2

>

  3

>

  4

>

  5

  茶道的步驟

  靜氣,即排除雜念,靜下心來,營造一種安詳的氣氛;

  烹湯,即取泉水***或河水***燒沸烹氣一般用瓦器、錫壺,要潔淨無異味,火須旺熾無煙,文武相宜;

  焚香,敬茶聖陸羽;

  滌器,洗滌茶盞,茶盞要用白瓷,潔淨無瑕,洗後用乾布擦乾;

  燙盞,用開水湯一遍盞,以蕩祛寒氣;

  賞茶,察茶色,觀察形,聞茶香;

  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盞中,一般每盞以3-5克為宜;

  洗茶,用一沸水少許浸潤茶葉,而後將頭湯倒去,使茶葉溼潤漲發;

  注湯,用三沸水,提壺急水下衝,但茶湯要均勻,水至七分,加蓋少頃;

  敬茶,舉案齊眉,以茶敬客,以茶會友;

  聞香,約三分鐘,將茶蓋輕輕揭開一縫,使香氣溢位,沁人心脾;

  觀色,綠茶已青翠為勝,觀之湯清葉綠為上品,渾黃者次之;

  品味,輕啜一口於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

  茶道的茶具介紹

  置茶器

  ①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

  ② 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

  ③ 茶漏***鬥***: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④ 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還可視茶形、斷多寡、聞幹香。

  ⑤ 茶擂:用於將茶荷中的長條形茶葉壓斷,方便投入壺中。

  ⑥ 茶倉:分裝茶葉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 茶夾:將茶渣從壺中、杯中夾出;洗杯時可夾杯防手被燙。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針:用於通壺內網。

  ④ 茶槳***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於通壺嘴。

  ⑤茶刀:取、倒茶葉。

  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壺中的茶湯泡好後可倒入茶海,然後依人數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數少時則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產生苦澀味。茶海上放濾網可濾去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於品啜茶湯。

  ② 聞香杯:藉以保留茶香用來嗅聞鑑別。

  ③ 杯託:承放茶杯的小托盤,可避免茶湯燙手,也起美觀作用。

  滌潔器

  ①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也用於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是養壺的必須器具。的

  ③ 渣方:用以盛裝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於盛接棄置茶水。

  ⑤ 滌方:用於放置用過後待洗的杯、盤。

  ⑥ 茶巾:主要用於幹壺,可將茶壺、茶海底部殘留的雜水擦乾;其次用於抹淨桌面水滴。

  ⑦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

  ① 煮水器:種類繁多主要有炭爐***潮汕爐***+玉書碨、酒精爐+玻璃水壺、電熱水壺、電磁爐等。選用要點為茶具配套和諧、煮水無異味。

  ② 壺墊:紡織品。用於隔開壺與茶船,避免因碰撞而發出響聲影響氣氛。

  ③ 蓋置:用來放置茶壺蓋、水壺蓋的小盤***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

  ⑤ 茶拂:置茶後用於拂去茶荷中的殘存茶末。

  ⑥ 溫度計:用來學習判斷水溫。

  ⑦ 茶巾盤: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溫度計等。

  ⑧ 香爐:喝茶焚香可增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