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讀的勵志書籍有哪些

  我們的一生中,應該多花些時間去看書,閱讀裡蘊藏著可能改變自己的機遇和力量。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人生必讀的勵志書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生必讀的勵志書籍

  1、《陌生的中國人》

  楊猛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推薦:這是一本非虛構作品集,作者楊猛是著名特稿記者,曾兩次入圍“開發亞洲新聞獎”,並在2010年榮獲日本舉辦的“開發亞洲新聞獎”一等獎。作為一名作家,他一直對遙遠的陌生人的生活充滿好奇,作為一名記者,讓他有機會接觸光環以外的中國,接觸那些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它們不只是歡呼和煙花,還有一些傷感、陰暗、遺憾和荒誕。就像野夫所說: 中國故事有兩面:一面精彩,一面悲傷。作者用嫻熟的非虛構敘事技巧,展示了中國沉默的一群人為了創造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2、《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阿列克謝耶維奇 花城出版社

  內容推薦:本書為斯維拉娜-阿列塞維奇代表作。斯維拉娜-阿列塞維奇是世界一流作家,本書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級別的作品。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車諾比。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作者訪問了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出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鉅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歷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3、《留守女人》

  方格子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內容推薦:當代中國鄉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況實錄。江南才女方格子行走鄉間,記錄中國大地上的苦難、矛盾、希望和榮耀。《留守女人》涉及了很多兩性之間的隱祕話題,那種女人之間掏心窩子的話……“‘那’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尤其對年輕的男女。”方格子說,“但在巨大的經濟壓力面前,這一切都變得不重要。”

  4、《天使飛行》

  ***日***佐佐涼子 江蘇文藝出版社

  內容推薦:本書刻畫了幾位性格鮮明的人物,女漢子範兒的總經理木村利惠,技術精湛、一絲不苟的董事長木村利幸,帥氣勤奮的年輕員工川崎慎太郎,本分盡職的司機古箭厚志等人,都被作者刻畫得有血有肉,個性十足。他們對死者的敬畏與敬業精神令人欽佩,發人深省。這本書其實更像是一場生動形象、直達心底的人生教育課,“以死觀生”,尊重死者,敬畏死亡,才能夠真正體悟到活著的意義。

  5、《臺灣娘子上涼山》

  張平宜 上海文藝出版社

  內容推薦:有人問我,如果時間倒流,你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嗎?我希望自己有先知般聰明,因為這是一份獨特的工作,無法跟別人競爭,也無從比較,我因為這份工作傾聽自己進而發現自己,我不是白日做夢而是出自內心的覺醒,它讓我心甘情願放棄計劃好的人生,但也只有我放棄後,才知道在某處等待我的是更有意義的人生。

  人生必讀的文學書籍

  1、《漫漫歸途》

  約翰·格羅根

  語錄:“那是生命旅程的最後一站,而且入場券要用丟掉一個人終生追尋的一切來換取。”

  內容簡介:他曾經是個開心的頑童,調皮而叛逆,毀壞鄰居家的房子,偷喝聖餐裡的酒,和朋友偷偷抽菸,還和女孩們胡混……他不是父母期望中的孩子,而父母的愛也成為了令人窒息的桎梏。於是他離家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以為這樣,心便是自由的了,他便可以無視父母的一切意願。然而,父母終有老去的一天,在接到父親病倒的電話的那一刻,他幡然醒悟,世界上再沒有這樣一個安全、溫暖的地方可以肆意縱容自己,我們終要回歸。

  2、《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

  語錄:“我想成為 海里的浪,風中的雲, 但我還只是小小的我。 有一天我要 跳出自己的身軀, 我要搖晃天空, 像一百把小提琴。”

  內容簡介:《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優美純淨的小書,一本“詩小說”。它由幾十個短篇組成,一個短篇講述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夢想、幾朵雲,幾棵樹、幾種感覺,語言清澈如流水,點綴著零落的韻腳和新奇的譬喻,如一首首長歌短調,各自成韻,又彼此鉤連,匯聚出一個清晰世界,各樣雜沓人生。所有的講述都歸於一個敘述中心: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群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語裡的希望***。生就對弱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覺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圍的世界,用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講述滄桑,講述生命的美好與不易,講述年輕的熱望和夢想,夢想著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夢想著在寫作中追尋自我,獲得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3、《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雷蒙德·卡佛

  語錄:“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瑣碎日子,就這樣成了永恆。”

  內容簡介:《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出版於1981年,是雷蒙德?卡佛的成名之作,同時也是其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本書由十七篇短篇小說組成,講述瞭如餐館女招待、鋸木廠工人、修車工、推銷員和汽車旅館管理員等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的生活。這些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願望,做著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他們發現自己在為生存而掙扎,無法獲得在常人看來並不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業,酗酒,破產。卡佛用“極簡”的遣詞、冷靜疏離的敘事,表現了現代社會中人的邊緣性以及現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識。

  生活中永遠有艱辛也有希望,有困苦也有希望,所以,不管到了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有所期冀,看到美好,就像馬克?李維在《第一日》中說的那樣:“在人生的某些日子裡,總會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你感到異常幸福,把你的生活照亮。例如在某個閒逛的下午,你在某個舊貨攤上發現了童年時珍愛的某個玩具;或者是某隻牽著你讓你感到溫暖的手;或者是某個意想不到的電話、某一句甜言蜜語;又或者是你的孩子突然跑入你的懷中,並無他求,只想要一個愛的抱抱。在人生中,也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時刻能讓你心中充滿感激:當某種味道讓你的靈魂舞動;當一縷陽光透過窗戶將溫暖推送;當道路兩旁白雪皚皚;當春天的腳步臨近,新芽欣欣向榮……”

  人生看的外國書籍

  1.《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作者:【英】珍妮特•溫特森 譯者:於是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小說,作者試圖把一段怪異的童年和一種非同尋常的個人成長史講清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作者的一部自傳,書中的點滴都能折射出作者從少年到青年時期的故事。橘子代表什麼,橘皮代表什麼?一切都似乎有其隱喻。故事從珍妮特來到養母家開始,這裡是怎樣一種環境?她又是因為什麼而愛上梅蘭妮,因為什麼被趕出家園?在她外出經歷一切回到這裡的時候,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2.《一九八四》 作者:【英】喬治•奧威爾 譯者:董樂山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意,且充滿幻想的小說。作品完成於1948年,是作者幻想30多年後世界會因“極權主義”而變成什麼模樣。世界被三個大國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三個國家戰事不斷,內部又是高度集權統治,人們的本能與思想被機械控制……那是怎樣一個世界,如果世界真的變成這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3.《水泥花園》作者:【英】伊恩•麥克尤恩 譯者:馮濤

  傑克和父母以及姐姐弟弟妹妹共同生活在一幢荒島般孤立、封閉的房子中,周圍一片荒野,彷彿與世隔絕。父親母親相繼離去,於是朱莉、傑克、蘇和湯姆便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水泥花園中,4位少年試圖捍衛自己的家園,卻也因過度的封閉而出現了超越倫常的情節,他們的命運如何,作者又將怎樣大膽的去描繪這個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