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腦溢血如何搶救_關鍵時刻能救命

  腦出血,俗稱腦溢血,屬於“腦中風”的一種,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一種常見的嚴重腦部併發症。那麼突發腦溢血應該如何急救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突發腦溢血急救措施

  1、一般治療:安靜休息,一般臥床休息2~4周。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舌根後墜,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有意識障礙、血氧飽和度下降的患者應予以吸氧。危重患者應予以心電監測,進行體溫、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徵的監測。

  2、控制血壓:腦出血患者血壓會反射性升高,而過高的血壓則會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過低的血壓又會影響到健康腦組織的血供,所以對於腦出血患者,應該選用較為有效的降壓藥物將血壓控制在發病之前的基礎血壓水平。

  3、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顱內壓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較為明顯的症狀如噁心、嘔吐等,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疝導致生命危險。所以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是腦出血治療的總要措施,發病早期可用甘露醇脫水,並輔助以呋塞米進行脫水,同時注意監測患者腎功能,注意複查血電解質情況防止水電解質紊亂。

  4、預防併發症: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胃酸分泌的藥物防止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應激性潰瘍的發生。早期可行胃腸減壓一來可觀察是否存在應激性潰瘍,二來可減輕患者胃腸道麻痺引起的腹脹,避免胃內容物因嘔吐而發生吸入性肺炎。

  預防腦溢血的方法

  1、控制血壓: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控制血壓相當於預防了一大部分的腦出血可能性,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應用並調整降血壓藥物,定期進行血壓監測,血壓不能過高或者過低,既可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害,又可防止血壓過低可能導致的腦灌注不足。飲食療法上限制鹽的攝入量、減輕體重、降低血脂、適度運動、生物反饋療法等,可以鞏固和促進藥物的降壓作用。

  2、保持心情舒暢:高血壓的發生環境因素有飲食、社會環境、生活改變、精神衝突等。高血壓患者在緊張時血管收縮反應比正常人持久,精神緊張、自主神經活動及條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壓。保持心情舒暢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有午睡習慣者尤應堅持***,文體活動***特別是打麻將、打橋牌、打保齡球、跳舞、爬山、競走、觀看電視和上網等***力求適度和適量,保持大便通暢和勿使勁搬抬重物。

  4、注意飲食安全,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因一時飲酒、進食或抽菸過量而導致腦出血發病的例項時有所聞,應忌暴飲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勸酒和抽菸,同時不宜進食過於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過濃的咖啡和茶等興奮性飲料,但應多次少量地適量地飲水。

  5、注意身邊的症狀警告:腦出血的發病雖多較突然,但部分病人在發病前數小時或數日內還是會有一些輕重不等和易被人們所忽視的先兆症狀。故建議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一旦突發頭痛加重或由間斷性變成持續性;突發頭暈或原有頭暈明顯加重;突發—側肢體或頭面、舌部短暫性發麻、乏力或活動欠靈活;或突發嘴角流水漏氣、舌頭髮硬、咬字不準、吐字不清;或突發血壓持續升高不降等症狀時,應儘快就醫和採取正確的防治措施,以確保安全。

  腦溢血的症狀

  腦出血的症狀與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腫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況等有關,通常一般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突發頭痛、噁心嘔吐、言語不清、小便失禁、肢體活動障礙和意識障礙。位於非功能區的小量出血可以僅僅表現為頭痛及輕度的神經功能障礙,而大量出血以及大腦深部出血、丘腦出血或者腦幹出血等可以出現迅速昏迷,甚至在數小時及數日內出現死亡。

  典型的基底節出血可出現突發肢體的無力及麻木,語言不清或失語,意識障礙,雙眼向出血一側凝視,可有劇烈疼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小便失禁症狀;丘腦出血常破入腦室,病人有偏側顏面和肢體感覺障礙,意識淡漠,反應遲鈍;而腦橋出血小量時可有出血一側的面癱和對側肢體癱,而大量時可迅速出現意識障礙、四肢癱瘓、眼球固定,危急生命;小腦出血多表現為頭痛、眩暈、嘔吐、構音障礙等小腦體徵,一般不出現典型的肢體癱瘓症狀,血腫大量時可侵犯腦幹,出現迅速昏迷、死亡。

  腦出血的併發症較多,人腦是生命的總司令部,腦出血的發生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腦功能的正常執行,腦出血併發症常常為多發的,全身各個器官都可以成為併發症發生的器官,所以在治療腦出血的同時應該注重併發症的治療,常見併發症主要有以下幾條: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腦出血患者最為常見的併發症,腦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動障礙,而長期臥床成為肺部感染併發症的最常見的原因,腦出血最主要併發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為肺部感染,腦出血後3~5天內,昏迷患者常合併肺部感染,表現為多痰、呼吸受損,需要引起重視,必要時需要行氣管切開手術。

  2、上消化道出血:又稱應激性潰瘍,是腦血管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腦出血合併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內囊內側型出血居多,分別佔45%和40%。腦出血後全身血管收縮,胃腸功能下降,胃腸對細菌屏障減弱,區域性供血不足,可出現消化道的廣泛出血,甚至出現致命性失血導致休克,是嚴重的併發症。

  3、褥瘡:腦出血患者長期臥床,不能進行自主的體位變更,是軀體長期不變動體位,導致區域性面板及組織受到壓迫時間過長而發生缺血、壞死的一系列表現。腦血管病患者,由於高齡患者較多,肢體癱瘓,長期臥床,活動不便,容易對於骨隆起等部位壓迫,使區域性組織缺血及缺氧,區域性出現潰爛,褥瘡形成,且經久不愈,是腦出血患者護理的一大難題。

  此外,腦出血還常見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MOF***等併發症。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各臟器功能,必要時需要採取一定的措施。

看過突發腦溢血如何急救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