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平安夜讀後感

  平安夜寫了一個八歲男孩任小小和“宅男”爸爸在一起生活的故事。那麼,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近日,我讀了《平安夜》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任小小是個“00後”的孩子,他的見識,他待人接物的能力,簡直成熟得令人驚訝。所以他外婆稱他叫小人精。

  因為媽媽和爸爸離婚了,爸爸是個部落格寫手,沒時間管家,所以任小小要做一個小當家。每天一到放學,任小小就像兔子一樣帶著自己早已收拾好的書包,奔出教室,向家跑去。一到家,任小小就跑進老爸的房間。這時,老爸正穿著衣服什麼也不蓋的躺在床上。任小小把爸爸的衣服、襪子統統扔進洗衣機裡。然後再圍上圍裙開始做飯。吃了晚飯後,任小小還要拖地、洗碗、寫作業、擦桌。

  看看任小小,再想想我,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很餓,可是家裡沒有吃的了,看著冰箱裡的雞蛋還有昨天剩下的一碗飯,我束手無策,只能乾瞪眼。於是,我趕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急匆匆地趕回來,給我做了蛋炒飯。

  任小小的爸爸不會照顧他,他沒有抱怨,而是像小大人一樣照顧自己,還要照顧爸爸。而有許多同齡的孩子呢,在家裡什麼活兒都不肯幹,嬌生慣養,整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不如意還要耍點小脾氣,跟任小小比起來,真有天壤之別呀。

  以後我要向任小小學習,要學會自理、堅強、獨立。我也想對爸爸媽媽們說,不要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放開你們關愛的手,讓我們這些被寵壞的孩子學會獨立生活吧!

  篇二

  我很喜歡看黃蓓佳寫的書,這個暑假,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套六月剛出的“獻給100年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們”的系列長篇。裡面有五本書,寫了五個不同年代的五個八歲孩子的事,分別是《草鐲子》、《白棉花》、《星星索》、《黑眼睛》和《平安夜》。今天我就先說說《平安夜》吧。

  這本書寫的人物就是我們這一代,是2009年的事。主人公叫任小小,讀四年級,他的爸爸是個"宅男",今年30歲,職業是替別人寫部落格。每天的晚飯都是任小小去買熟食。後來,他的爸爸又接了另一個工作,去少管所當老師。他想當好這個老師,令人意想不到是,他的得意門生張成竟然自殺,獲救後,又“越獄”了。一番勸說後張成回到了少管所。

  我喜歡任小小爸爸的率真和同情心,比如,他為了讓得意門生張成減刑,用遍地撒網的辦法,幫張成往各種報紙、刊物、幾十個郵箱中投稿,還給遍佈各地媒體的大學同學打電話,他強調說:“會減刑啊!才16歲的孩子啊!”人家沒激動,他先激動了。還有一次,就是張成“越獄”那次,他為了不讓張成加刑,決定不報案。他還去幫張成死去的姐姐申冤、打官司,為這家人伸張正義。

  為了幫助張成,他趕到鄉下,把張成的癱爺爺和瞎奶奶接到自己家,給他們買了新衣服,安排他們去看望張成。在他無微不至的關愛下,張成積極勞教,爭取減刑。在我的眼裡,任小小的爸爸真是個稱職的老師。

  篇三

  我這個寒假閱讀了黃蓓佳寫的《平安夜》。故事中說到任小小的爸爸是少務所裡的一位文學老師,他的學生裡有一個叫張成的少年犯,他的姐姐被他的姐夫逼得他姐姐自殺了,張成知道後把他的姐夫當成“禽獸”來罵他,故事的最後部分講到張成最後受傷住院還跑出醫院找任小小的爸爸來借錢想回老家和他的姐夫拼命,最後被任小小的爸爸制止了

  我被書中有趣的語言所吸引住,在作者筆下“爸爸”不再那麼嚴厲,而是和小孩子一樣喜歡玩電腦的爸爸。喜歡玩電腦的“爸爸”總是玩得不亦樂乎,任憑誰怎麼叫他,他也不會把屁股挪動一點,好像屁股上塗上了強力膠水似的。“爸爸”喜歡玩電腦的缺點,讓他的妻子和親人對他十分不滿,最後導致他妻子和他離婚。

  當我繼續閱讀《平安夜》的時候我感覺到的不是批評、斥責,而是一種純潔、樸素的父女之間的親情。這親情讓我陶醉,同時也讓我羨慕,因為我和我爸爸之間沒有一次像他們一樣那麼有感情。

  《平安夜》讓我明白了父女之間的感情是可貴的,是有趣的。我認為《平安夜》這本書還可以,我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