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欣賞

  散文言辭華美,情感豐富,意蘊深邃,堪稱中華文化的瑰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一個人的地鐵

  在今天才知道,坐地鐵是一個人的事情,和愛情無關,也和他人無關。

  其實提到坐地鐵,真正意義上一個人完完全全不依靠任何人,今天還是第一次。

  鄭州的2號地鐵開通了,在隴海汽車站用手機查了查,回到住的地方,做公交需要倒車,似乎比較麻煩。還好可以坐地鐵,數了數好像也不過幾站而已,應該差不多十分鐘就可以到目的地的樣子。於是,選擇退而求其次,坐地鐵。

  心想,又不是第一次乘地鐵了,都熟悉的逼著眼睛也能摸到家的孩子了。

  揹著書包,拖著行李箱,洋洋灑灑的進了地鐵。過安檢,刷卡,然後呢,我左找右找就是沒有看到地鐵的車在哪,手心滑的有些抓不住行李箱了,過了一會兒,看到一群擁擠的人乘著旁邊的電梯下去了,於是,尾巴似的跟著他們這才找到。

  真是打心眼裡看不起自己,翻自己一個結結實實的白眼。

  在兩邊搖擺不定的時候,我突然間看到車線上面的一個站點東大街下面紅色的標註,寫著乘坐3號線,紫荊山下面寫著乘坐1號線。很納悶,意思是指要到達這兩站必須要換乘路線才可以嗎?這個想法再問了旁邊穿一身經典黑色的高個子男生得到了證實。

  在車上老是感覺那個男生證實我的疑問哪裡不對勁,對自己的解釋存在說不清楚的疑點,發呆很久,我又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我該在哪一站下呢?

  這又是讓我比較頭疼的問題,不過一個問題解決了之後又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似乎這是一場自我的冒險之旅。

  其實我很久之前就已經做過地鐵了,在北京,和表哥一起。那個時候剛中考畢業,正趕上我媽做媒要和表哥說媳婦,她因為家裡離不開,所以讓我陪女方去北京。

  表哥帶我們出去玩,去北京天安門,看毛爺爺,他慈祥的躺在那裡,彷彿睡著了,任人們對他報以深切愛慕的目光,看鳥巢,拜佛等等。

  那時候表哥有好幾張卡,出去的時候讓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告訴我們用這張卡輕輕地一刷能便宜一半的錢呢。公交一元,刷卡有4毛的也有8毛的,確實很便宜,方便。那時候覺得表哥真是個厲害的人,有這麼多卡,而且在北京那個地方還去過很多地方。乘地鐵的時候,就跟著他,他讓上就上,讓下就下,行屍走肉,沒有絲毫的自我判斷能力,再說了,當時眼睛忙碌的都不知道該看什麼好了,對這個繁華的城市目不暇接。

  直到三年之後,高考畢業再一次去北京,跟著姐姐到處遊玩,我還是不知道我們乘坐的是地鐵,只是聽姐姐說,地鐵很便宜,兩塊錢地鐵隨便乘換,還見到地鐵車廂裡有乞丐到處走來走去,端著一個發黑的瓷碗向在座的每個人乞討。還聽姐姐說,北京的地鐵即將漲價,因為太便宜,連乞丐都來了呢。其實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有種經歷危機,入不敷出吧,畢竟每天乘坐地鐵的人摩肩接踵,票價過於便宜。

  後來不知道過了多久,北京地鐵真的漲價了。我真的知道這是地鐵還是上大學的期間,和同學一起去考試,大家說,我們坐地鐵吧。

  很多次的乘坐地鐵都是依賴於朋友,哪怕是兩個人,我就會遠遠的站在一邊等著朋友買票,跟著做乘車之前的所有事情。也許是自身的依賴性和懶惰性,對新事物的滯緩性,我總是不願意嘗試,能拖則拖,大不了最後就是鼻子下面一張嘴唄。

  還真是,在我一個人租房子的期間,我迫不得已乘坐地鐵,購票的時候,站在自動購票機面前捯飭了好半天票還是沒有吐出來,旁邊的人看不下去了,幫助我,教我如何購票。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還是給對方打電話告訴我如何出口,看什麼,該看什麼。可是,有一點就是,我永遠學不會看地圖。

  今天面對糾結的兩站,不知道該往哪站下的時候,我依靠著回憶,朦朧中記得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住的附近有前一站的名字,可是什麼出口呢。然而下一站好像離我住的還有點進呢。

  糾結間,突然間對我剛才換乘路線,又像男孩詢問的問題大徹大悟了,應該是地鐵線的交叉線,可以在標註的站點換乘路線,就像是交叉口一樣。

  隨即我只能在這兩站中,都下車,檢視地圖,哪個有我最熟悉的地點就在哪個站點下。

  輾轉反側間,時間也在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或許這是一次考驗,每個人在有限的生命中,都會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或大或小,或輕或重。

  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成長。

  二:一念,似夢

  端起紫砂壺,倒出清冽的茶水。在窗邊,升起嫋嫋水霧,在似幻的清香中,一念,曼珠;一念,沙華。

  苦澀的茶水在身體裡流動,最終化為清香,流淌在心底。慢慢回味。品茶,如今,為那記憶中的清愁灑下點點憂傷,何時,已成習慣。

  記憶中,夏天的小鎮,在喧囂中沉澱著千年的精華。在那,蓮花清婉香迷離,紫薇簇簇惹人憐,櫻花似水為柔情,凌霄豔紅擬鳳凰。無人知,角落裡,彼岸花盛放著妖冶的紅,如同墮入凡塵的魔,迷失在記憶中。你那純淨的雙眸中,只餘得下,這抹色彩。你那澄澈的笑顏,為之綻放,你愛它。

  你說,愛它那魔的慈悲,在黑暗中,獨自,引渡著靈魂,引領著死亡。

  你說,你無情無心,其實你只是活的孤獨。在那離開家的一刻,心揪著,不痛,卻酸得窒息。你說,只是受不了那氣氛,其實你懂,你終究不是無情,因為,你的眼淚,比你的心誠實。

  你說,你只為自己,其實你只是活的迷茫。在大街上,人流中,經常忘記身處何地,然後漫不經心的走著,路途的盡頭,回到了家。其實它知,你不自私,在深夜夢裡你不止一次的在它的面前祈願——用自己的壽命換取一家人的同生共死。

  茶香依舊,茶苦消散,淅瀝的小雨在窗戶上濺起顫音。拾起一本書,品詩,味意。此刻寧靜的心靈忘卻了前塵、往事。餘下,茶香清幽,雨聲清明。

  茶香越來越清幽,雨聲越來越輕,終歸於淡。起身,佇立窗前,望著洗淨的大地,若重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我道:一念一人生,一生似夢,夢非夢。

  三:昆明的秋

  在人墨客的筆下,每個地方的秋天都是不同的。我不是詩人,也不是作家,但是我所寫的昆明的秋天大概也不同於其它地方的秋天吧。

  自古以來,秋天都是遷客騷人寄寓情感的最佳時節。無論是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還是陶淵明《酬劉柴桑》中的“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其中都蘊含著作者內心的惆悵與失落。但是,倘若你來到昆明,即使在深秋,也全然不會讓你與惆悵失落等字眼有聯絡。在昆明的秋天,你會驚奇的發現,即使是在10月份,海棠還稀稀疏疏的開著幾簇,那綠綠的托兒捧著粉粉的瓣兒,顫顫地站在枝頭,也不管合不合時宜,自顧自憐著,實在是可愛得緊,蓮花也不時露個臉,溫溫柔柔地綴在本該涼透的秋水上,搖起一池暖意。更不要說那桂花了,正在盛放時,風一帶,搖頭晃腦的白色小朵便一群群地歌起來,讓人只覺得花香就在耳後,暖著脖頸。還有那盛開在公路兩旁,萬紫千紅的格桑花,她隨著氣溫的變化而呈現出多種顏色,恰好適應昆明秋天早晚乾冷中午燥熱的深秋特點。

  昆明的秋是溫柔的。既沒有秋風蕭瑟秋草黃的悲涼,也沒有草木搖落露為霜的冷峻。這一點,我想生長在昆明的樹和寄住的昆明的他鄉人是最有感觸的。長在昆明的樹,秋天大多不落葉的,反而還像春天剛過不久那樣生機昂揚,在陽光下甚至熱熱鬧鬧的反著光,蕭索啊、蕭條啊,統統沒有;就連少數落葉的樹,也完全不見涼涼的悲,更像是它們好心抖落一地金黃為路面鋪一層陽光的味道。居住在昆明的外地人,他們完全認可了昆明“四季如春百花開”的春城美名,又怎麼會感覺到秋天的悲涼與冷峻呢?

  昆明的秋是歡快的。試想一下,正值北國寒風刺骨、雪花飛舞,北疆的人們一個個裹上厚厚的棉襖,整天躲在家裡取暖的時候,昆明的大街小巷依然是裙衫飄飄,秀髮飛舞;在週末的廣場上有放風箏的,有拍地攤的,有跳舞的,有……好一派熱鬧的場面。這樣的秋天,你能否認她是歡樂的嗎?

  昆明的秋天是美麗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是對她的最確切的寫照。在這個可愛的城市裡,你不必去羨慕春花夏草:公園裡晶瑩剔透的銀杏葉會讓你如痴如醉,湛藍的天空會攫住你的雙眸,清新的空氣令你心曠神怡,落霞的餘暉會為你洗去一天的疲倦。

  這就是昆明的秋天,她像一個調皮又可愛的孩子,那麼的聰明,那麼的可愛,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生不知鬼不覺地喜歡她,愛上她。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