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燧人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他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是神話中以智慧、勇敢、毅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燧人的傳說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燧人的傳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是過著一種叫做茹毛飲血的生活的。當天上颳風下雨打雷的時候,人們都怕得要命,躲在了山洞裡,等到雷雨結束,才驚魂未定的從山洞裡出來。

  很多飛禽走獸因為來不及躲避雷雨而被劈死,它們的屍體烤焦了,發出陣陣的香氣。有膽大的人嚐了一塊肉,發現比自己平日裡生吃的好吃多了。樹木上面還有火,人們就把它儲存起來,專門派人看守,不讓它熄滅。一旦火種熄滅,人們就吃不上熟食,看守火種的人就會受到很嚴重的處罰。人們還需要再等待一個電閃雷鳴的天氣收集火種。

  但是這樣太麻煩了,我們偉大的祖先***後人稱之為燧人氏***,他聽從神仙的指引,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找到了王母所在的山上。在那個山上,黑夜也像是白天那麼的明亮。因為山上有一棵很大的樹,樹幹上停著很多的鳥。鳥的名字叫做畢方,它們的嘴巴特別的尖利,它們不停地啄著樹幹,燃起了火星。

  燧人氏頓時靈光一現,回去之後便開始嘗試起鑽木取火。終於成功了,人們再也不用等待火種,自己也可以生火了。有了篝火,人們也不用再怕豺狼等動物的欺負。

  其實在現在看來,所謂鑽木,倒不如說是鑽燧,因為當初燧人氏鑽的東西叫做燧木。燧木易燃,一根棍子平放,用另一根細且尖的棍子緩緩地轉,用力來磨。之後,便會有火花升起來。

  燧人鑽木取火的故事

  起初,遠古時代的人們沒有“生火做飯”的概念,他們捕魚打獵,採摘漿果,食物用石頭簡單分割後直接進食。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他們也只能吃生冷的堅硬的難以消化的生肉。時間久了,消化系統崩潰了,身體垮掉了,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們,壽命都特別短。

  有一個身體強壯的小夥子,看著身邊的老弱病殘心中不免有些難過,他立志要找到溫暖的易消化的食物。他邊走邊找翻過一座座山,涉過一條條河,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了一個叫遂明國的地方。因為太陽和月亮的光輝照不這麼遙遠的地方,所以這裡的人們不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不知道黑夜和白晝交替。小夥子走了那麼遠的路又累又餓,於是在一棵樹下休息。這是一棵火樹,名為燧木,樹幹高聳入雲,樹枝茂盛繁密,盤曲起來,佔地面積有一萬頃那麼大。

  小夥子在樹下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他就坐在這火樹下,有幾隻像鴟鴞的鳥在空中盤旋了幾圈落在了樹枝上。它們在樹杈間跳躍,並用喙啄樹枝,每啄一下,樹木就會發出燦然明亮的火花。有一隻鳥被自己用力啄木迸濺出的火花給燒死了,落在小夥子腳邊。一股被燒焦的奇香引得他食指大動,餓極了的他,嚐了嚐發現味道特別好。

  醒來後他發現,樹枝上果然有幾隻鳥在啄木,每啄一下都有火花迸濺。他深受啟發就折了樹枝,試著鑽出了火來,於是便把這樹枝帶回了家鄉。

  家鄉人用火加熱食物,吃上熟食。為了感謝他,大家都稱他為燧人。自此也就有了燧人鑽木取火的故事。

  燧人結繩記事的故事

  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

  在燧人氏以前,人們把所有的動物都叫作“蟲”。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燧人氏為了向人們傳授各種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在村子裡專門築了個土臺,稱作“傳教臺”。他時常站在臺上為大家講演。他告訴人們:飢餓的時候如何用火來燒烤食物,寒冷的時候如何用火來取暖,打獵的時候如何用火來攻擊獵物,遇見猛獸襲擊時如何用火來把它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