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頤和園的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篇【1】

  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宮皇后,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她輔佐忽必烈治理天下,滿朝文武和三宮六院沒有一個不佩服的。後來,她忽然得了重病,臨死前,對忽必烈說:“臣妾死後,只有一個要求,望陛下把我埋在丹稜北邊的那個小山包上。”忽必烈流著眼淚問:“為什麼偏葬在那麼荒涼的地方?”甕娘娘說:“日後有天子給我看墳。”說完沒多大功夫,就閉眼了。忽必烈按照她的意思,把她葬在了那個小山包上。從此,那小山也就叫甕山了。但到底是葬在甕山的哪一塊兒,地面上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為的是防備有人決墳盜墓。

  五百年以後,清朝皇帝乾隆看這兒山清水秀,風景幽靜,心裡很喜歡,就想在這兒建座皇家園林。他徵調民工,把甕山泊開鑿成昆明湖,並在甕山上大興土木,修建行宮。在半山腰挖地基時,忽然發現下邊有一個大地穴,都是用三尺見方的大石塊砌成的,還有一個大石門,關得很緊實。監工的太監把這事立馬稟告了乾隆。乾隆心想:“這準是甕娘娘的墳,要能把這墳挖開,說不定裡頭盡是奇珍異寶!”於是,他親自跑去,命令工匠們悄悄把門撬開,可那門太嚴實了,工匠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撬開了門前的一塊擋門石。翻過來一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一看,臉色立時摻白,嚇得差點背過氣去,慌忙命令工匠把石頭重新砌好。就在甕娘娘墳的上邊,修建了佛香閣,把墳給壓住了。這一來,甕娘娘的墳沒人敢動了,乾隆認為自己的江山也就牢靠了。果真應了甕娘娘:“日後有天子給我看墳”那句話。

  這事聽起來好象很神,其實並不神。甕娘娘是個有學問的人,他見丹稜北邊那地方風景好,知道日後準被皇家看上,在這兒修行宮,所以她才說“日後有天子給我看墳”。至於石板上的字,那是防人掘墳盜墓為嚇唬人而刻的。正好碰上了乾隆,乾隆這人講風水,好迷信,就給唬住了。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篇【2】

  有的書上說,長廊是乾隆為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乾隆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代皇帝,他酷愛園林藝術,又對母親非常孝順乾隆十五年,為了給母親辦六十大壽,他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擴充套件昆明湖,修建清漪園,在翁山上修建大報恩延壽寺,此後,改翁山為萬壽山。乾隆的母親常在園中游覽賞景。為了讓母親遊圓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飽攬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遊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覆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裡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後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樑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樑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為年邁眼拙,看不清樑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據說,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篇【3】

  據說在慈禧登上佛香閣,向下一望,總覺得昆明湖邊缺點什麼,就回頭問一個建園的老匠人:“這湖裡、湖邊沒有龍?”老匠人見慈禧沉著臉問他,忙說:“回老佛爺,佛香閣上只有‘鳳尾廊’,湖裡湖邊都沒有龍......”慈禧一聽大怒,臉色煞白地命令:“把附近耍龍的百姓召來,讓他們在湖邊舞上幾天,不許停歇!我要看見龍。”這下可苦了那些舞龍的莊戶人。他們拼出全力,從早上舞到天黑,又從天黑舞到早上。累倒的不計其數。一夥兒倒下了,一夥又咬牙替換。慈禧一天只看半個時辰,但從不叫耍龍的人停歇。那老匠人想著因為自己一時疏忽而連累了大家,如萬箭穿心。苦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想出個辦法。這天夜裡他剛剛閉上眼,忽見走進來一位老人,口口聲聲向老匠人要口飯吃。老匠人見是個要飯的,忙把一碗沒吃的肉面端來。這白髮老人會兒肉面,嘆了幾口氣說:“我心裡堵的慌,吃不下去!”說完把肉面呀碗扣在飯桌上,從碗裡取出幾根麵條圍在那個低朝天的碗邊,嘆了幾口氣就走了。

  老匠人猛然驚醒,原來是一個夢。他回想著那位老人的面容、舉動,越想越象傳說中的魯班師傅。他對著桌上的扣碗和碗邊的幾根麵條思索起來......忽然,他心裡一亮:著底兒碗朝天的飯碗多象萬壽山呀!只碗邊的幾根麵條多象一條龍,彎彎曲曲地圍在“山”下,麵湯在麵條邊濺了一片,多象昆明湖啊!為什麼不設法修建個龍一樣的長廊呢!老匠人趕忙稟報慈禧說:“三個月內讓她看見湖邊的龍,還請求放了舞龍燈的窮苦百姓。慈嬉放了舞龍燈的人。馬上傳令,全國一流匠役再這裡集中。三個月過去了,當慈禧登上佛香閣,猛地發現昆明湖邊真的有一條長長“龍”。這就是那個二百七十三間的長廊。慈禧心滿意足地重賞了那位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