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傳說故事

  頤和園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一年四季,風景不同。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岸有一個被喻為牛郎化身的鎮水銅牛,在西岸有一處被喻為織女化身的耕織圖,它們隔著昆明湖遙遙相望,這兩個景觀的來歷也緣於牛郎織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年***,初建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時,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並傳下御旨,要把御園修成“天上人間”,那佛香閣要建得雄偉華麗,象徵著天宮裡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寬闊,好比天河,並在湖***河***的東西兩側修了一個銅牛和一個耕織圖。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朝西,正好對著織女圖,這樣一來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織女***耕織圖***,地上有牛郎***銅牛***,遙遙相望。

  1860年英法聯軍焚燬“三山五園”,頤和園裡的耕織圖也遭到毀滅性破壞,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題的“耕織圖”石碑。解放後耕織圖被劃出了頤和園大牆之外,成為生產與生活混雜的大雜院年底才被頤和園收回,並逐步按照原貌恢復建設,突出了“耕”與“織”的景題寓意。這裡景色優美,如仙境一般,已對外開放

   篇【2】

  頤和園裡有一座萬壽山。在乾隆十六年以前,這萬壽山原來叫做“甕山”。提起甕山的名字,在北京西郊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在很早很早以前,甕山一帶平地出泉,是一片沼澤水窪,當地的人都以打魚摸蝦、壘磚燒窯、做小買賣為生。除去幾家財主以外,老百姓生活很苦,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家家戶戶為填包肚子四處奔波。 甕山的半山腰裡,有一座又破又小的財神廟,廟裡供奉的是財神爺趙公元帥。老人們說:“趙公元帥心善,他要每年四月十五這天顯靈,賙濟一戶窮人。”

  果然,接連幾年,每到四月十五趕廟會時,總有一個窮人發了財:先是扛活的趙老黑挖出一甕元寶;後是賣豆漿的王瞎子撿了一甕珍珠。這些事傳到有錢人耳朵裡,那些財主和大官們可就急紅了眼!到四月十五這天,他們也穿起破衣爛衫,腰裡系根雜布繩,肩上搭個捎馬子,假裝窮人,在廟會上晃來晃去,妄想讓趙公元帥度化他。

  在甕山西南有一家大財主,叫王有財。他家有一頃水地、兩頃旱地,北京城裡還有幾座買賣鋪子。王有財貪心不足,還想發大財,就在四月十五這天,穿上他家長工的一身破衣裳,到甕山上去趕廟會。他在人群裡走過來闖過去,嘴裡還不停地嘟囔著:“善心的財神爺度化度化我吧!我家有八十老母,都餓病啦!”他從東走到西,從南唸到北,轉了六六三十六圈,還是沒有遇到那位寬衣大袖、鶴髮童顏的財神爺!他累得腰痠腿痛,口乾舌燥,沒精打采地回家去了。

  王有財到家後,喝了兩杯茶,倒在炕上就睡著了。他夢見,從甕山財神廟走出來兩個小孩,一胖一瘦,個頭一般高,都穿著一身紅兜肚,一蹦一跳地往後山走去。那個胖小孩說:“師傅叫咱倆今天晚上,把那一甕金豆度化給一個最窮的人,咱們快去挖金豆吧!”瘦小孩問:“那個最窮的人是誰?”胖小孩說:“咱師傅訪察了一年才找到他。這個人住在山西邊,叫大老李;他有個小孩,眉尖上長著一顆痦子。師傅讓咱們把金豆埋在他家西屋旮旯兒裡。”這兩個小孩走到山後一棵松樹底下,一鍬又一鍬,挖出來一個鬼臉青色的小甕來,細脖大肚子,盛滿了光閃閃的金豆。瘦小孩提起小甕就要走,不小心掰下來一塊瓦碴兒,他把瓦片扔在地上,抱起小青甕就走了。王有財見把金豆拿走了,急得大聲喊起來。這一喊,把他自己喊醒了。原來是做了一個夢。

  王有財急醒以後,跳下炕就往甕山跑。他找到那棵松樹,果然在樹底下發現了一塊破瓦片,跟他夢裡看見瘦小孩扔的那塊一模一樣。他撿起來揣在衣袋裡,盤算著怎樣才能找到大老李,想辦法去那甕金豆。

  第二天一大早,王有財來到甕山西邊青龍橋一帶,到處轉悠。見到小孩就看人家眉尖上有沒有痦子。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就垂頭喪氣地往家走。在青龍橋村西,遇到一個賣切糕,就搭起話來,問:“你貴姓?”賣切糕的說:“我姓李,人家都叫我大老李。”王有財一聽說他就是大老李,就別提多高興了,又接著問:“你家孩子有多大了?”大老李嘆了口氣說:“不瞞你說,我打了半輩子光棍,四十歲才娶親,快五十歲了,還沒嘗過當爹的滋味呢!”

  正說到這兒,從街裡跑過來一個小孩,喘著粗氣喊:“李大叔,我大嬸生了個小胖子!”大老李一聽,拔腿就往家跑,連切糕車和王有財都忘掉了。等他料理好家裡的事,再來推切糕車時,王有財還站在那裡幫他看車呢!王有財問:“你大喜啦!孩子長得很富態吧?”大老李笑著說:“長得又胖又壯實,一臉福相啊!喜眉笑眼,眉尖上還有一顆痦子。”王有財想:果然就是他家!連忙奉承說:“這就是喜鵲***雀***登梅***眉***嘛!”

  大老李推著切糕車回家去了。王有財跟在他後邊認準了家門。

  過了幾天,王有財提著餑餑匣子和兩瓶白酒,到大老李家去賀喜。大老李也留他在家吃飯。以後,兩人越混越熟,經常來往。

  一次下大雨,大老李家的房子塌了。王有財說:“我家祖墳的幾間房歸你住,你這房就歸我啦!行不行?”大老李說:“那敢情好,我們全家就謝謝您啦!”

  大老李前腳搬走,王有財後腳就邁進家門,到西屋牆旮旯去挖金豆。挖來挖去,果然挖出來一個鬼臉青的缺沿小甕。他從兜裡掏出那塊甕片一對,正好對上。他剛一提起甕蓋,就從甕裡鑽出幾條毒蛇來,緊緊地把他纏住,有咬得他渾身是傷,不久就死了。

  後來,大老李有搬回青龍橋,他在重新蓋房時,也挖出了一個鬼臉青的小甕,甕裡盛滿了金豆。

  因為這一甕金豆,是從山坡上松樹底下挖出來的,這座山就叫做“甕山”了。

   篇【3】

  庚子那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慈禧還沒瞧見洋人的影兒呢,就逃到了西安。王公大臣們一看太后帶頭兒顛了,也爭先恐後,攜帶金銀細軟,四散逃命。守城的八旗兵軍心渙散,群龍無首,和洋人沒打幾仗,也各想各的法兒去了。

  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殺人放火搶東西,幹盡了缺德事兒。他們闖進頤和園,又搶又燒,把園子弄得烏煙瘴氣。

  天擦黑兒的時候,一幫洋鬼子竄到了萬壽山頂的智慧海。他們一看這智慧海,一個個全愣了:好傢伙,世界上竟有這麼漂亮的房吶!牆是琉璃的,瓦是琉璃的,整個建築沒用一磚一石,也沒有一檁一柁,全是用琉璃攢成的。每塊琉璃磚上,還雕刻著一尊佛像,都盤腿打坐,雙掌合十,慈眉善目,象活的一樣。

  鬼子們越看越紅眼,就用槍砸開了琉璃佛像。低處的砸完了,又搭起人梯砸高處的。剛才還是好好的佛像,不一會兒就被砸德不是缺腿就是少頭。

  洋鬼子們正砸得起勁,忽聽的嗷嗷兒幾聲怪叫。鬼子還沒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兒,有的就被順風颳來的沙土迷了眼,有的被石頭砸破了頭。他們嚇得撒丫子就顛,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就在這時,從智慧海後邊的松樹林裡躥出十幾個怪人來,全是黑衣服,短打扮,硃砂塗臉,手拿刀劍,嗷嗷兒叫著衝進鬼子群裡。

  洋鬼子哪見過這種場面啊,一個個嚇得渾身篩糠,兩腿發軟,盡剩了哭爹喊娘了,哪裡還跑得動半步。這十幾個人就象猛虎撲羊一樣,揮舞刀劍,一頓猛殺猛砍,直殺得鬼子人頭滾滾,血流滿地,不一會兒,都倒在了智慧海周圍。

  過了有兩個時辰,從死人堆裡晃晃悠悠站起一個鬼子來。該著著傢伙走運,沒受致命傷,剛才是連驚帶嚇暈過去了,因此就成了落網之魚。他聽聽四下沒什麼動靜,就連滾帶爬地跑下萬壽山,把這事兒報告了洋鬼子頭兒。

  洋鬼子頭兒帶著人跑到智慧海一看,立時就傻了眼。他越看越納悶兒,怎麼他們一槍都沒放,就老老實實讓人家把腦袋切下來了呢?這是什麼人乾的,這麼大本事?他讓人找來了看頤和園的老頭兒,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

  兩個老頭兒看說,他們這是叫閻王爺拿了去了。這智慧海本是一座佛殿,裡邊兒供的是地藏王,他是陰曹地府的頭兒,誰要是在世上為非作歹,專幹壞事,他就派追命無常把誰拿了去,根據罪過的大小,分別押在十八層地獄裡。你們今兒個在園子裡又燒又搶,還跑到智慧海來砸佛像,閻王爺不拿你們還拿誰去呢!你們再放火搶東西,閻王爺要是再一發火,你們的小命兒就全得留在這兒。

  洋鬼子們一聽,差點兒全嚇暈過去。有的立馬就衝智慧海下了跪,一邊嘟囔一邊畫十字兒;有的拔腿就跑,連頭都不敢回,生怕讓閻王爺勾了魂兒去。轉眼功夫,鬼子們屁滾尿流地逃出了頤和園。

  砸智慧海的洋鬼子真叫閻王爺拿了去了嗎?不是,哪有閻王爺呀!他們是被人殺的。那是一些練過武術的村民,都在頤和園附近住家,他們看洋鬼子在頤和園裡邊兒燒殺搶掠,實在氣憤不過,就假裝成鬼神模樣,把砸智慧海的洋鬼子送上了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