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自駕遊遊路線

  廬山有著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是一座集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且歷史悠久的千古名山。廬山也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其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下面小編就為您介紹廬山自駕遊路線,讓您親身體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真諦。

  廬山自駕遊路線一: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廬山自駕遊路線二:植物園

  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植物物種遷地儲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餘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植物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鑑賞。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

  廬山自駕遊路線三:黃龍寺

  坐落於廬山玉屏峰麓。所在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後枕玉屏峰,西為賜經亭,下臨大溪。寺宇為“萬山環抱,鬆杉碧繞”,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勝地”。相傳早在晉代,釋曇詵在此修持,並栽下2株婆娑寶樹、1株銀杏。

  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於萬曆年間***1573—1620***肇建的。相傳,當年釋徹空雲遊至玉屏峰下,目睹這裡“山勢環擁”,叢林茂密,清潭飛瀑,風景幽邃,即“心愛之”,並有住下弘法之願。但當時看到山麓之中,千鹿成群,遊嬉其中,不可接近,有礙建寺。當即默唸祈禱“此間於我有緣,群鹿為徙”。次日,釋徹空再往探看,果如所願,“不見鹿蹤”。於是,釋徹空就地殊茅立寺。初以此處曾是群鹿出沒之處,山野空曠,名之“鹿野”。

  廬山自駕遊路線四:蘆林湖

  蘆林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幹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更加美麗。

  廬山自駕遊路線五:三寶樹

  由黃龍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此處濃廕庇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樹齡600餘年,一棵為銀杏,樹齡1600年,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鐫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已被重點保護。

  廬山自駕遊路線六:黃龍潭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迴盪在密林之中。

  廬山自駕遊路線七:烏龍潭

  烏龍潭位於東谷山衝底頭 ,兩山夾峙,中為一線幽澗,樹木交翠,綠蔭掩映。潭上平列著一排一丈多高的巨巖,彼此亂雜形成瀑床,泉源來自長衝、蘆林之水,終年流不間斷,水分五股從隙縫中輕飄而下,就象五把燦爛銀梭斜立崖前。下端潭面平闊不深,河水清澈,是觀瀑佳處。潭旁石上刻著“龍泉”二字。相傳潭裡有條烏龍,性情溫順,修煉從善,樂施好助,每逢大旱,便為山林噴雲生霧,脆降甘霖,因而深受民間崇敬,每年農曆六月六日,山民們都到這裡來祭祀。

  廬山自駕遊路線八:廬山懸索橋

  當地人又稱鐵索橋,座落在神龍宮地帶,橫跨於將軍河面,懸空險秀,為廬山添一景。此橋,1993年修。它的建成,既溝通他遊覽路線,又為提供觀賞鐵船峰和石門創造了最佳觀景點,可謂一舉兩得。橋以四根鐵管對應相參,再在上端並架鐵索連線兩巖高立鋼盤水泥柱,斜拉組合吊力,加鋪預製板面,牢固安全。登臨橋上四顧神龍宮境。清幽雅然,鐵船峰姿顯示清晰,而傳說中所講帆船墜化巔上的輪廓歷歷映目,兩峰並立有若門框之構成石門,溪流通過石門瀉澗之聲激昂悅耳,橫生妙處。

  廬山自駕遊路線九:大天池

  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巖,西眺白雲峰。二水縈迴,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臺,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臺。現存之臺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臺。登臺眺望,山戀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閒坐檯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宋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臥此臺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臥文殊臺,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佈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它頗似一杆乘風破浪的船桅,盪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現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臺,名天心臺,為林森所建。臺下有碩大臥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臺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準備的廬山自駕遊路線。廬山之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樹……似乎,廬山的一切都是美妙無窮的。含鄱口壯觀的氣勢,植物園的豐富的樹木,蘆林湖如鏡的湖水,三寶樹千年的歷史,烏龍潭美麗的傳說,廬山的一切都讓人驚歎,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