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自駕遊攻略

  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東昌府區路線

  城到東昌府區自駕里程約 2.9公里,花費時間約10分鐘。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

  2.沿東昌西路輔路行駛10米,稍向左轉進入東昌西路

  3.沿東昌西路行駛300米,右後方轉彎進入柳園南路

  4.沿柳園南路行駛2.5公里,到達終點

  ▽光嶽樓

  光嶽樓,亦稱“餘木樓”、“鼓樓”、“東昌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古城中央,始建於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中國名樓》站臺票紀念冊中,光嶽樓與鸛雀樓、黃鶴樓、岳陽樓、太白樓、滕王閣、蓬萊閣、鎮江樓、甲秀樓、大觀樓共同組成中國十大名樓。光嶽樓為中國既古老又雄偉的木構樓閣,是宋元建築嚮明清建築過渡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988年光嶽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之譽。

  ▽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是山西、陝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的傑作。陝西、山西兩省在明清時代形成兩大馳名天下的商幫,晉商與秦商。山陝商人結合後,在很多城鎮建造山陝會館***也稱西商會館***,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著名的山陝會館有社旗山陝會館,聊城山陝會館等,其中河南社旗山陝會館被譽為“中國第一會館”,現已成為文化旅遊資源。

  ▽東昌湖

  東昌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市西南,隸屬東昌府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其東、南、西、北分別以聊城市區主幹道柳園路、湖南路、湖西路、東昌路為界,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

  ▽水城明珠大劇場

  亞洲最大的旋轉活頂劇場。 水城明珠大劇場是這個秀美的城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坐落在煙波浩淼、水天一色的東昌湖畔,以其構思之巧妙、建築之精美、造型之獨特,成為聊城江北水城風景名勝區獨具魅力的靚麗景點,並日益成為聊城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視窗和藝術溝通的橋樑。

  ▽摩天輪

  摩天輪地處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務中心,位於國家級風景區——東昌湖南岸,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13層,共14層,專案裝置總高168米,是亞洲三大摩天輪之一,也是全球首座建築與摩天輪相結合的城市地標。

  ▽中華水上古城

  中華水上古城建設以光嶽樓為中心,利用十字步行商業街將城區用地分為四塊。十字大街為商業步行街,兩側以傳統風情的商業為主。樓東大街以休閒、保健、養生 為主;樓西大街為時尚、高檔商品街;樓北大街為餐飲一條街;樓南大街為文化一條街。城市單元的中心地塊為風情居住區,以四合院形式住宅為主,臨街巷的建築 作民間特色小商業使用,前店後宅,靈活方便。

  臨清市路線

  聊城到臨清市自駕里程約 59.6公里,花費時間約1小時5分鐘。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

  2.沿東昌西路輔路行駛20米,調頭進入東昌西路

  3.沿東昌西路行駛360米,過左側的交運大市場寫字樓約270米後,右後方轉彎進入衛育北路

  4.沿衛育北路行駛2.2公里,左轉進入雙力路

  5.沿雙力路行駛2.0公里,右轉

  6.行駛100米,稍向左轉進入昌潤路

  7.沿昌潤路行駛340米,直行進入S258

  8.沿S258行駛72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聊城立交

  ▽臨清燒麥

  臨清燒賣是聊城臨清的漢族傳統名吃,是一種介於包子和餃子兩者之間,經特殊方法蒸制而成的包餡麵食。臨清燒麥以王家燒麥為最佳,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為臨清麵食行業的四大名吃之一。

  最美↓↓

  ▽舍利寶塔

  臨清舍利塔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大橋村,城北衛運河東岸,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揚州的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臨清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位於臨清市城區內運河旁,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於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也是目前僅存的一處運河鈔關。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鰲頭磯

  鰲頭磯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區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分岔處,有一組明代的漢族古建築群,它佈局嚴謹,玲瓏幽靜,院內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現有建築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是臨清市博物館所在地。1938年,中共臨清縣工委機關報《力報》便在此創刊。鰲頭磯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莘縣路線

  聊城到莘縣自駕里程約 43.9公里,花費時間約54分鐘。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

  2.沿東昌西路輔路行駛20米,調頭進入東昌西路

  3.沿東昌西路行駛2.9公里,過左側的管道大廈約80米後,直行進入昌潤路

  4.沿昌潤路行駛6.6公里,右轉進入南外環路

  5.沿南外環路行駛4.9公里,稍向左轉上

  6.沿匝道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德商高速

  7.沿德商高速行駛17.2公里,從莘縣***北***/沙鎮出口離開稍向右轉上

  8.沿匝道行駛1.1公里,右轉

  9.行駛3.9公里,直行進入鴻圖街

  10.沿鴻圖街行駛91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S316

  11.沿S316行駛1.2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甘泉路

  12.沿甘泉路行駛1.9公里,右轉進入振興街

  13.沿振興街行駛850米,過左側的昌運大廈,左轉進入通運路

  14.沿通運路行駛480米,右轉進入政府街

  15.沿政府街行駛440米,到達終點

  ▽徒駭河溼地公園

  徒駭河溼地公園,自縣城東橡膠壩至縣城西南后王樓橋,全長7公里,效益面積45平方公里,具有防洪排澇、調水灌溉、蓄水補源、改善地下水質等多種功能。集休閒、旅遊、生態保護、環境優化於一體,是全省唯一的由水利系統投資興建,被山東省水利廳命名的水利風景區。

  ▽燕塔

  莘縣燕塔坐落於莘縣縣城中心,是一座存放高僧骨灰的佛塔,舊縣誌中稱“古塔”、“寶塔”,外地人則稱“莘縣塔”。莘縣人因塔上棲息一種體型較大的鐵皮燕子而親切地稱為“燕塔”。建於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竣工於金天眷二年***即公元1139年***前後經歷75年。燕塔為樓閣式十三層平面八角型磚塔,塔底層東西長23米,南北長22米,高40多米。塔有四門,入北門可攀至頂部,南門內有一尊石雕女神像。塔內藏有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蓮花經》,一部寫本《陀羅尼經》,一個精緻的小銀塔和一具石函***棺***。小銀塔用銀質薄片砸合而成,造型優美,玲瓏剔透。石函內有水,水上漂浮著銀質薄片船,水內有舍利子。

  ▽莘縣文廟

  莘縣文廟,又稱孔廟,是尊祀孔子的地方,坐落在縣城商業街東段,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歷史悠久,1990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2439平方米,現存有大成殿、仿古廂房、泮池、狀元橋,百年藤柏古樹,清雍正四年《聖訓》碑,乾隆二十年《平定準葛爾告成太學碑》,《重修莘縣文廟紀銘》碑。大成殿面闊5間,進深3間,單簷歇山式,木柱和樑架為元末明初的楊作物,是山東省現存古代建築中較少見的。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