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鳥是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外表特徵,感興趣的朋友一塊來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

  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為鴕鳥科唯一的物種,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也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生活在非洲草原上。高可達2.5米,全身有黑白色的羽毛,脖子長而無毛,翼短小,腿長。平時速度達60km/h,最快達72km/h。

  外表特徵

  頭小,寬而扁平,頸長而靈活,裸露的頭部、頸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紅色;喙***Beak***直而短,尖端為扁圓狀;眼***Eyes***大,繼承鳥類特徵,其視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Eyfyusfr***。中國古代郭義恭的《廣志》“安息國貢大雀。雁身駝蹄,蒼色,舉頭高七八尺,張翅丈餘,食大麥,其卵如甕,其名駝鳥。”《唐書·吐火羅傳》“吐火羅,永徵元年獻大鳥,高七尺,黑色,足類駱駝,鼓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鐵,俗謂駝鳥。”

  鴕鳥後肢甚粗大,只有兩趾***第Ⅲ、Ⅳ趾***,與一般鳥類有三~四趾不同,是鳥類中趾數最少者,內趾***第Ⅲ趾***較大,具有堅硬的爪,外趾則無爪。後肢強而有力,除用於疾跑外,還可向前踢用以攻擊。翼相當大,但不能飛翔,主要是因為胸骨扁平,不具龍骨突起,鎖骨退化,且羽毛均勻分佈,無羽區及裸區之分,羽毛蓬鬆而不發達黑毛的是雄鴕鳥,缺少分化,羽枝上無小鉤,因而不形成羽片。顯然,這樣的羽毛主要功用是保溫。

  成熟的雄鳥***Adult cock***體高1.75~2.75米,體重60~160kg。雄性成鳥全身大多為黑色,翼端及尾羽末端之羽毛為白色,且呈美麗的波浪狀;白色的翅膀及尾羽襯托著黑色的羽毛,讓雄鳥在白天時格外顯眼,它的翅膀及羽色主要是用來求偶。

  雌鳥較小,兩翼退化,翅羽的功能主要是用來平衡身體,翅羽在寒冷的季節用來覆蓋無羽毛的大腿以保持體溫及交配時用來求偶發情,成鳥也常用翅羽來保護幼鳥及穴中的蛋。雌性***Hens***毛色大致與雄鳥相似,只是毛色棕灰不像雄鳥那麼豔麗。幼鳥***Chicks***羽色棕灰斑駁,須經數次換羽,至兩歲時才能達到成鳥的羽色。此毛色主要是為了便於偽裝。兩性幼雛長得非常相像,甚至年輕的鴕鳥也相差很少,到目前為止仍無法從外貌分辨雌雄,只能從性器官去區別。鴕鳥之骨盆為封閉形,左右恥骨***Pubis b.***在中線形成瘉合。值得注意的是,鴕鳥的排尿和排糞是分開的,這與其他鳥類不同。

  分佈範圍

  鳥類學家發現,根據各地鳥類的特色,可將全世界分成六大地理區,每一區有獨特的鳥類,且同一區內的鳥類有普遍的相似性,這是演化和適應環境的結果,其中鴕鳥分佈於伊索匹亞區和非洲區。

  鴕鳥廣泛地分佈在非洲低降雨量的乾燥地區。在新生代第三紀時,鴕鳥曾廣泛分佈於歐陸,在我國著名的北京人產地──周口店不僅發現過鴕鳥蛋化石,還發現有腿骨化石。近代曾分佈於非洲、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但現今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上的鴕鳥均已絕跡;它們的分佈是撒哈拉沙漠往南一直到整個非洲,而澳洲則於西元1862~1869年引進,在東南部形成新的棲息地。

  食物特性

  鴕鳥的營養來源很廣,主食草、葉、種子、嫩枝、多汁的植物、樹根、帶莖的花、及果實等等,也吃蜥、蛇、幼鳥、小哺乳動物和一些昆蟲等小動物,屬於雜食性。公園裡人工飼養的鴕鳥,用合成飼料餵養。鴕鳥在吃食的時候,總是有意把一些沙粒也吃進去,因為鴕鳥消化能力差,吃一些沙粒可以幫助磨碎食物,促進消化,且不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