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你們知道太陽系中什麼行星的體積最大,不知道的同學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

      1.木星簡介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在古代便已為天文學家所知,並出現在許多文化的神話與宗教信仰中。古羅馬人以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位元(Jupiter)為它命名。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週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從地球觀察時,木星可達視星等-2.94,是平均而言夜空中第三亮的

天體,僅次月亮和金星。2012年02月23日,科學家稱發現木星2顆新衛星 累計衛星達66顆,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

      2.基本引數

      自傳週期: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轉週期為9小時50分30秒,兩極地區的自轉週期稍慢一些。

直徑 :142800 千米(赤道),133800千米(兩極)

質量 :1.90×10的27次方千克

平均密度:1.33g/立方厘米(水是1)[3]

核心密度:1600Kg/立方米(水是1000)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質量(與地球比):317.89倍

體積(與地球比):1316倍

表層溫度:其表面有效溫度值為-168℃,而地球觀測值為-139℃。

半長軸(AU):5.20336301

軌道傾角(度):1.30530

升交點經度(度):100.55615

近日點經度(度):14.75385

會合周期(天):398.88

平均軌道速度(公里):13.07

3.物理特性

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行星,最外層是木星的大氣。隨著深度的增加,氫逐漸過渡為液態。在離木星大氣雲頂一萬千米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下成為液態金屬氫。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核區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10倍。核區物質在極高的溫度和極高的壓力之下,物態難以預測,不太可能為固態。核區邊緣與外圍物質沒有明顯的界限,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性過渡。

4.化學組成

木星的表面是由液態氫以及氦所組成的,在深入地心為液態的金屬氫,其核心為一個巖質的核,約有地球的兩倍大,十倍重。

木星擁有非常大的磁場,表面磁場的強度超過地球的10倍。木星的磁氣圈分佈範圍比地球磁氣圈的範圍大上100多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磁氣圈。由於太陽風和磁氣圈的作用,木星也和地球一樣在極區有極光產生。

木星由於氣壓大,溫度低,由80%的氫和18%的氦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頭”組成,也就是說,即使有,也是以固態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