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到烏鎮旅遊攻略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距桐鄉市區13公里,與周莊、同裡、甪直、西塘、南潯並稱為江南六大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武漢到烏鎮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烏鎮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週預報景點之一。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作為典型江南水鄉,烏鎮完整地儲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樑、石板巷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

  烏鎮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烏鎮的東柵景區主要聚集了老街傳統的居民區和作坊區,你可以選擇上午遊覽東柵,去感受古風猶存的民居格局,中午可在傳統小吃一條街品嚐風味小吃。到了下午則可以去聚集商鋪區的西柵逛逛。

  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烏鎮真正是“百步一橋”,現存30多座。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雲橋和利濟橋。

  擇一兩日在江南的梅雨季節到來之時,來到烏鎮靜靜享受慢時光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休閒方式。清晨的烏鎮一如著了古樸素群的少女,靜默著等待愛人;夜晚的古鎮又似一位哀愁的閨怨婦人,回眸點點灑落一河星子。恍惚來到《追憶似水年華》的故事裡。

  烏鎮小巷道旁許多老人守護著這方水土,抽著旱菸,唱著小戲,搖著破船,走著他們的日子。可約上三兩好友,圍坐烏篷船一品阿婆茶,泊在清秀碧水上,大快朵頤地享用白水魚、三珍齋醬雞,再添以三白酒,散卻一段過往。

  此外,烏鎮還有許多地方特產,包括烏錦、絲棉、篦梳、藍印花布、湖筆等。

  烏鎮交通

  烏鎮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烏鎮為小鎮格局,周邊沒有機場和火車站,因此抵達烏鎮需要轉車才可到達。省外遊客可乘坐飛機抵達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或者杭州蕭山機場;亦或乘坐火車抵達桐鄉站,轉乘汽車即可抵達烏鎮。長途汽車到達烏鎮十分便捷,上海以及浙江省內均有車到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出行交通工具。烏鎮周邊公路交通較為發達,也可開車自駕前往。在烏鎮內交通方式主要以公交、計程車為主。另外,烏鎮景區內大多數遊客選擇步行和遊船遊覽。

  烏鎮住宿

  在烏鎮旅遊很多遊人會選擇民宿,烏鎮民宿分佈於西柵市河的南北兩岸,或面水或臨街,出門跨入綿延的西柵老街,推窗可攬市河秀色。烏鎮民宿客房形式多樣,都充滿了濃濃的江南人家風情,房客可選擇自己下廚過把癮,也可讓房東準備菜餚。當然如果覺得房屋因古老而潮溼或者是覺得不舒適的話也可以選擇距離景區較近的硬體良好、服務標準的酒店。

  烏鎮美食

  烏鎮菜系,隸屬中國四大菜系中的江浙菜,講究清、鮮、脆、嫩,注重原汁原味。民間流傳的眾多古菜餚流傳至今。烏鎮人制作菜餚,根據時令就地取材,按照季節而調配飲食。濃冬時節土灶木柴大鍋烹製的湖羊肉,民間傳統技藝燒製的醬雞,農曆新年的傳統長街宴,鮮嫩美味的水鄉特色河鮮,皆是讓五湖四海的食客為之歡欣鼓舞的烏鎮當地傳統特色菜。

  烏鎮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紅燒羊肉,酥酥的,甜中帶辣。烏鎮白水魚也是當地特色菜。有名的小吃有臭豆腐乾、定勝糕、青糰子等。這些美食背後的民間故事也讓人回味無窮。一座白牆青瓦、精巧雅緻的明清古建築,案桌上擺放幾道烏鎮特色菜餚,窗外小橋流水人家。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沉醉其中。

  烏鎮購物

  烏鎮商業區以中市為中心,東南西北四柵又有自己的商業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商業網路。在烏鎮,你可以隨處買到頗具烏鎮色彩的特產,如姑嫂餅、杭白菊、藍花印布、三白酒等,帶一瓶三白酒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藍花印布回家,心情也會雀躍不少。

  烏鎮特產

  烏錦

  烏錦源於烏鎮民間的織造業,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烏錦的織造工藝極為繁複精細。織造師傅選用最優質的天然蠶絲為基本原料,再輔以純金線編織而成的嵌金烏錦質地堅實,色澤豔麗,立體感強,具有雍容華貴和超凡脫俗之感。烏錦編織工藝吸收了中國最原始的錦緞編織工藝,又融入了烏鎮當地的提花絲織手工藝,是現代機器無法替代的。由於是純手工編織,所以編織速度異常慢,一天僅能織出5、6釐米,可謂“寸錦寸金”。各種精美的手工烏錦是饋贈親朋的最佳禮品。

  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原料土布、染料均來自鄉村,工藝出自民間,純手工、極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 、摺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揹包、各式各樣的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值得購買。

  杭白菊

  杭白菊又名杭菊、甘菊、茶菊,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是菊花中最好的一個品種。杭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經現代醫藥理證明:杭白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可用作泡茶或沐浴。

  姑嫂餅

  姑嫂餅是烏鎮的傳統糕點,名聞三府。它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鹹,有芝麻、花生等各種口味。人們一聽這名字,總以為這餅是姑嫂商量著做出來的。可是恰恰相反,它竟是小姑和阿嫂鬥氣出來的,非常有趣。

  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烏鎮的木雕竹刻取材豐富,有“八仙過海 ”、“郭子儀祝壽”等民間傳說 ,有“打漁”、“鬥蟋蟀”等生活場景,也有“龍鳳呈祥”、“松鼠吃葡萄”等傳統圖樣,以古樸的風格、細膩精巧的表現手法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烏酒

  烏鎮“烏酒”以本地特產糯米為主要原料,以民間釀製技藝用於選米、浸泡、蒸飯、攤冷、發酵、壓榨、陳釀、冷凍、過濾、灌裝等多道民間傳統工序。該酒具有烏紫晶瑩、芳香馥郁、醇真甘爽、營養丰韻之特點,是宴請、禮送、烹飪的最佳酒品。

  生鐵鍋

  烏鎮西柵的亦昌冶坊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如今的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製作鐵器,選料仍然是優質的純生鐵,製作工藝也一如祖輩時那般繁複精緻。純生鐵鍋雖然比現在的鋁鍋、不鏽鋼鍋笨重一些,但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鐵元素、能減少烹飪中蔬菜維生素的損失,對人體健康更有好處。

  三白酒

  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採用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麵、白水成之,故有是名”。這其中白米是指白糯米,白麵是指白色的酒麴,白水就是當地的深井水。三白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綿甜、回味爽淨、餘香不絕而名聲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

  敘昌醬品

  烏鎮人陶敘昌在清咸豐九年***1859***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它是烏鎮有記錄以來最早的醬園,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敘昌醬品採用優質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晒露、發酵,手工精製,古法釀製,不含任何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劑,醬香濃郁,天然風味,獨具特色,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蠶絲被

  烏鎮的桑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烏鎮蠶絲被秉承古人精髓,繼承傳統工藝並融合現代科技,採用天然桑蠶絲等手工絲綿精心製作而成。經過長期研究證實,烏鎮所產的天然蠶絲含有特殊的“絲膠”成份,具有抗過敏、親膚等保護作用,長期使用蠶絲被,確能促使人體健康,可促進睡眠、預防風溼症等等。

  烏香

  烏鎮香文化由來已久,每年穀雨清明時節舉行的烏鎮香市便是香文化的盛典。烏鎮的主要香製品有采集本地杭白菊為原料精製的白菊香;有富有濃郁烏鎮地方民俗特色的香品——“烏將軍香”、“地藏香”、“昭明智慧香”、“烏梅香”等等,還有從各類花卉製品中提取精華的茉莉香、綠茶香、安神香、養生香。

  花燈

  烏鎮花燈種類繁多,秉承傳統工藝,手工精製。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烏鎮花燈融合時尚元素,五彩繽紛,生動可愛。您不妨選擇一個心儀的花燈,夜色中提燈走橋,感受烏鎮濃濃的水鄉氛圍,體驗烏鎮的民風民俗。

  絲棉

  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堅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勻薄如紙。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它的輕薄、保暖、透氣是現代“太空棉”所不能比擬的。

  布鞋

  在中國人原生態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烏鎮布鞋手工精湛,用料實在,買上一雙舒適、通氣的千層底布鞋,慢悠悠地穿越江南水鄉。

  篦梳

  烏鎮竹、木、羊角、牛角等物產豐富,經選料、開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藝,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貴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湖筆

  烏鎮歷史上隸屬湖州府,所以湖筆的製作工藝在這裡十分盛行。湖筆採用山羊、黃鼠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七十多道手工工序製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書寫繪畫得心應手。

  本草烏茶

  本草烏茶是經過對傳統古方十餘年的挖掘恢復後,精心研製的由烏梅、桂花、桑葚、茅根、杭白菊、竹葉、神仙草、烏龍、龍井茶、紅花、枸杞等製作而成的保健飲品。

  烏鎮青梅

  烏鎮青梅的顏色是水靈靈的綠色,酸酸脆脆,味道可口,烏鎮街上家家戶戶幾乎都賣青梅。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以青梅製作的小飲品,如青梅酒、青梅汁等。

  烏鎮購物好去處

  女紅街

  女紅街是一條有著濃濃古樸遺風的老街區,明清時期,這裡曾雲集了江浙湖一帶的精美繡品,一個個以刺繡為特色的繡坊在這裡成型,在烏鎮西柵形成了獨特的“女繡一條街”,也稱“繡坊一條街”,這也是“女紅街”的由來。如今,女紅街依舊保持著歷史原貌,街兩邊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包括一些手工藝品、木雕、編織品、絲織品、瓦畫,烙畫、明信片,還有咖啡店、甜品點等,即使不買東西,到這邊來逛一逛也是很有意思的。

  地址:烏鎮西柵女紅街

  仁慧橋傳統作坊區

  仁慧橋傳統作坊區彙集了各種特色商店,絲棉、藍布印花、手工布鞋等等各種商品都能在這裡找到,來這裡逛一圈一定會有所收穫。

  地址:烏鎮東柵仁慧橋一帶

  烏之屋語

  烏之屋語大概是女紅街遊人光顧最多的店。黛瓦白牆下的老屋,色彩斑斕的小店,點綴在西柵冶坊橋下。店內集合了創意手工飾品和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擺飾、掛件。遊客經過西柵冶坊橋十有八九都會進入烏之屋語轉上一圈,淘幾件喜愛的飾物,或贈人,或留念,或表達自己的喜愛與羨慕。

  地址:西柵女紅街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