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道的文章精選

  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難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茶道的經典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茶道的文章篇【1】:茶道

  大千世界各有品性,因此,生活就豐富多彩起來。對於外面精彩世界有點熟視無睹的,只知品茗和讀書者恐怕不多,而我集茶痴書痴於一身,也可謂集之小成。

  小城人的喝茶品性不一,屬於此道中人,或三五人一群到茶莊一坐,拿出各自珍養價值不菲的紫沙壺,不言語只管品味茶性,繼續養壺。偶爾一高興就泡出了靈感,茶自然色香味齊全。但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往往取決於泡茶人的心境。時下,專賣茶葉茶具的小店,擺一張根桌,桌上設一副茶道,再放幾張精緻的椅子,專等這批茶客。一般的茶友,大抵都上西洋式的咖啡店,泡一壺陳茶,打發無聊的時光。

  飲茶,講究的是情趣,夜深共語、小橋畫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環境和時機。錢塘茶人據說是品牌連鎖加盟店,是國內具有品牌規模的中國式茶樓代表作。小城的錢塘茶人店的規模不大,但格調不低。我聞訊而去,飲出了茶的滋味,久久難忘。

  走入錢塘茶人,映入眼簾是一樓的茶葉、茶具展覽區,一入此境就湧上要嚐嚐茶味的衝動。而過道上端請的三世佛笑迎茶友,使人不由得體味禪之三境,忘卻了塵世的繁瑣。養民也惠的匾額引我走到一個卡座,靜心而坐。人說悟道是茶藝的一種最高境界,也許會在此地品味。卡座不大隻可四五人相聚,但房內的擺設別緻,懸掛的燈外圍有三層,最外的象鳥籠,中間似燈籠,內層是半球的和光燈,唉……萬變不離三,一生二、二生三,謂之道。此燈有一種古典雅緻之美,細問服務生,答是鳥籠燈。茶桌、茶椅也非平常,巧匠用山藤在木桌外包裹了一層,打蠟後透出原色的光澤,名之藤木桌、藤木椅。泛著暖紅色的燈照著桌、椅,營造了茶藝的氛圍。

  服務生熱情地推薦了一道花香元寶,我欣然同意。心想,茶房外的三世佛、觀音、皮影畫、蓮花缸、八卦爐、八仙過海的排窗以及名人的字畫,有一些雅趣;房內的江西小窗、鳥籠燈、藤椅桌也有情調;背景音樂迴響著古箏撫出的高山流水,不知茶具、茶葉如何?正想著,服務生挑起暗紅色的絨簾進來,端上了九品香蓮壺和幾隻透明的雙層情趣杯。點上紅蠟燭,在壺中注入開水,片刻,花香元寶悄然開放。嚴冬夜見其在沸水中漾開一瓣瓣茶葉,中間的白菊有如春色託護,懶洋洋地展開。“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境界表露出賓主的和諧歡愉,這時不覺有點遺憾,沒有邀上幾位茶友,卻獨自在此享用。茶熟香溢,那淡淡的清香隨著瓣瓣茶葉張開而飄出,不由得使我心醉。——怪不得,法國總統密特朗訪華期間,專愛此物。

  奉茶、聞香、品茗,一口得香、二口得味、三口回味,茶水從舌尖緩緩地流到舌面到了舌根,細細體味,不覺得傻住了;品茗的天時、地利,我不是有緣巧遇到了,還有一條件人和,而我此時如此專注茶道,也算人和了吧。

  關於茶道的文章篇【2】:茶道人生

  看吧!眼前呈現的這個杯子是否讓你眼前一亮,潔白的杯身呈圓柱形,高約9.5釐米,瓶口直徑為8釐米。杯身的側面有一個彷彿一彎新月的杯把。

  杯身上描繪了這樣一種景象:深秋後的林子裡一片蕭條淒涼,樹上葉子落光了,赤裸裸,光禿禿的樹枝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秋天的蒼涼。一個少女緊閉雙眼,雙手緊握站在林間。格外顯眼的綠髮沒有遮住她滿臉的愁雲。她在默默祈禱,暗暗企盼,她企盼著陽春三月取代悲寂蕭條。她企盼把溫暖帶給人們,把生機灑遍人間,她正象徵著一種對光明溫暖與生命的渴望與嚮往,也正是人們所追求的崇高的精神。身邊的小貓也閉著雙眼,似乎與少年共分擔這份孤寂。旁邊的長椅子落著幾片枯葉。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邊上花瓶裡嬌豔可人的花朵,它們是一片死寂中為秋天氣息奄奄力挽狂瀾。

  沸騰的開水奔湧進茶杯裡,千枯的茶葉好像久旱逢甘露,立刻熔光煥發,活力四射地湧起,使人也為之振奮。雙手觸到杯壁,伴著茶杯底部音樂的響起,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端起來茶杯,用鼻子仔細去聞,一股淡淡的酸撲鼻而來,酸中夾雜著幾絲甜味,一種沁人心脾的甘甜。揭開瓶蓋,水氣嫋嫋,輕輕地喝了一口,口中頓生酸意,酸中略呈苦,仔細品味,清新的甜氣縈繞口中,久久不願散去,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仔細品味著口中酸甜苦味具佳的茶,我恍然大悟:平心而論,人生中難勉遇到辛酸與挫折,但受到這一點打擊與坎坷又算得了什麼。只有真能把辛酸與困苦忍耐著嚥到肚中,才能體味到人生真正樂趣與甜頭之所在。一口茶進肚,苦盡甘來,意猶未盡呀!樹,也不再是那美麗的畫圈。而是生活,的確,生活就是一杯茶水;清香裡有一絲苦味。既然人的一生是漫長的,那就一定有挫折,只有克服它們,才能生活在甜美中,感受到透人的清香……

  關於茶道的文章篇【3】:閒適與茶道

  說起茶,說起茶文化,有人便說,不就是日本茶道嗎?問什麼是日本茶道,當然知道了,不就是:身穿和服,跪在地上,喝幾口,磕幾個頭,目不斜視,口不亂言,賓主肅穆,此為茶道也。其實,“和、清、靜、寂”的日本茶道乃世界茶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因其儀式性強,特別容易被展示,便家喻戶曉了。

  中國人喝茶,是把物質喝出精神,把生命品入自然。與日本人的以茶道是來修煉人是完全不同。日本人喝茶,自八百年前榮西大師兩次西渡中國帶回宋代茶文化始,翻開了歷史新篇章。日本茶道,自18世紀實行家元制度,至今數十個流派,各有自己家元,這大概和中國武術界亦各有其山門的道理一樣。茶道的過程,自然嚴謹,它帶有把茶人的茶道觀與茶會表演的情趣統一起來的性質。飲茶時吃的小點心,稱為“懷石”。

  據《南方錄》載,取修行中和尚為忍耐飢餓而在懷中溫石之意,即“粗茶淡飯“的象徵。日本茶道的重要特徵,是建築、園藝、美術、工藝、宗教、思想、文學、烹調、技能等文化諸種類的融為一體吧。步入這個脫離現實的、虛構的世界,懷著一生一世只有一次機會的“一期一會”情懷,在露地***庭院***這個人造烏插邦,世外桃源鄉,洗淨雙手,以期與神聖會合。

  然後,進入一個高六十釐米的四方小門,一個隱祕場所的***,一個非現實的空間,在這裡進行尚美、品味、聚會的活動。它既有遊戲的特徵,又要求有脫俗的非現實性。因此,它應該說是一種知性,精神性極高的審美活動。古來日本茶道中人,多有雄赳赳的武士,他們從四分五裂中走到一起,即使來到和平之飲的茶前,依然平息不了心中的怒氣。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此刻不得不用環境來制約了。

  所以日本人的品茶之處,專門有個露院,那是清潔身心的所在,然後,一扇小到剛夠一個人跪入的門等著你――茶道的門之所以那麼小,實在因為是腰中的劍過於逼人,人進得,劍進不得。

  從前的日本人習茶道,對房子也有特殊要求,小得讓你不得不“促膝談心”。日本茶道中人認為,只有這樣,鼻頭碰鼻頭面對面人才可能心心相印和推心置腹。看來日本人是要拿茶來修煉人的了――那把劍果然放在門外了嗎?中國人不要過這一關的。中國茶人的內在的和平精神,和達到這種和平精神的平和的外在形式,其呈現於世的,往往是一種閒適的生命狀態。

  即使是作為那種閒適生活的主要文化載體――傳統的士大夫文人,已經流水落花春去也,但這種閒適依然有著頑強的遺傳基因。它彷彿已經消失,彷彿已經成為了失落的人文精神中的一項內容了。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一聯極妙,其實下聯也不遜色“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彷彿見到在晴朗的天光下,於窗明几淨之中寫幾行草書,心中有幾分閒適,又有幾分落寞,便取天目碗、徑山茶,戲而分之,詩而吟之。此等閒情雅興,的確,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人一向就有露天飲茶的傳統,那個曾經寫了如何把七碗茶喝下去的玉川子,常常被後世的畫家拿來當模特,超然地坐在院中的芭蕉樹下,靜候著茶童煎茶。這一個畫面如今已見不到了,倒是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茶藝館象雨後的春筍一樣的冒出來。

  茶藝館裡,首先得有一種閒適的藝術,因為今非昔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又很無奈。但中國人卻離不開閒適,外面找不到,我們就到裡面來找,自然中消失了,我們就自己來營造。營造閒適,還是有些造作的,但總比沒有要好。人不妨有點閒適,大男人因此而添幾分平靜,小女子則因此而加一份大氣,生活也因此籠罩片刻溫情。

  關於茶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