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在確定營銷計劃之前,應先進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馬乖:株洲女孩微信賣甜橙?月售28萬斤

  80後,“靈泛”,“幫主”。這是馬乖的標籤。

  如今,她又多了一個標籤:美女銷售。

  2014年11月,馬乖擱下服裝設計師的工作,開始與朋友賣甜橙,並創下了“一個月銷售28萬斤”的傳奇創業故事。

  從“服裝設計師”變成“賣橙子的小姑娘”

  馬乖出生於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後在長沙、武漢、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雲遊四方”。

  馬乖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後,有一間自己的服裝工作室。“因從小就養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設計的服裝有點誇張,有股‘江湖風’。”所以,朋友都稱呼馬乖為“馬幫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馬乖看到一組資料: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已有99%的智慧手機使用者使用微信。愛“闖蕩”的馬乖,開始琢磨這一塊大市場。

  當時正值11月份,生產橙子的季節,天生愛吃橙子的馬乖,索性把創業目標鎖定為銷售橙子。

  她自嘲說,“也許我名字的‘乖’,用古靈精怪的‘怪’來形容更貼切。”

  請顧客代表進果園試吃

  哪種橙子好吃?有哪些人愛吃橙子?橙子該怎麼銷售?

  從沒做過生意的馬乖,一開始就面臨各種考驗。好在馬乖有多年的“雲遊經歷”,結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經朋友推薦,我們品嚐了全國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終,選擇了郴州永興甜橙。馬乖說:“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來有種初戀的感覺。”

  “但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果園,長期合作、訂購,賣給相信我們的顧客,還需實地考察。”考慮到不同群體,吃東西的習慣、口味不盡一致,馬乖和3名合夥人,邀請各類客戶群體的代表一起進果園,摘橙子,試吃。“尤其是男性群體,由於嚼檳郎的原因,會不喜歡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選一個特別好吃,爽口的品種。”為此,馬乖還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檳榔歷史的朋友,一起試吃。

  最終,馬乖承包了永興一家果園,每天根據顧客的訂單需求,由果園農夫當天摘下新鮮的橙子,發貨送至株洲地區。

  為客戶準備一個剝橙器、一包溼紙巾

  在微商火熱的當今,怎樣才能立足?馬乖認為,只有想顧客之所想,供顧客之所需,才能獲得顧客的“心”。

  處女座的馬乖,愛乾淨、愛整潔、怕麻煩的特質格外明顯。尤其是吃橙子的時候,恨不得有專人把橙子剝好。“如何才能優雅地吃橙子?”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會用刀切,“送刀太危險,那麼送剝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溼紙巾。”

  “給顧客貼心的感覺,才會選擇我們的橙子。”馬乖表示,雖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長遠來說,獲得了更多的客戶群,“一個月內銷售28萬斤甜橙的業績,是最好的證明。”

  醫院打吊針2小時,賣了400公斤甜橙

  對於一個新微商來說,選產品、產品包裝都不是最難的,考驗人的是“怎麼建立客戶群”。

  和一般的人一樣,馬乖只是通過“使用者新增”的方式,主動新增粉絲,“但這類粉絲活躍度不高,處於被動狀態。”馬乖還有第二套方案,通過自媒體營銷,利用自身優勢,註冊公眾號,並定期推送與橙子有關知識的微信,吸引粉絲。

  剛開始營銷的幾天,馬乖因疲勞過度而生病,需打吊針。

  可去哪裡打針?馬乖也有講究,“中心醫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醫院打針的人群,應該是條件較好的群體。”於是,她也選擇了去中心醫院打吊針。

  打吊針時間長,又無聊。閒不下來的馬乖,手機仍不離身,通過微信與顧客交流,並不斷有顧客來醫院送錢、拿橙子。“旁邊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幹嗎。”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們介紹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處、自己的橙子怎麼好吃。就這樣,2個小時,她在醫院賣了800斤甜橙。

  她說,要想讓別人瘋,自己得先瘋。考慮到水果是季節性明顯的產品,馬乖正在籌劃“果然是你”品牌,讓顧客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能吃到當季最新鮮的水果。目前,已與葡萄、櫻桃等水果生產商簽約。

  記者手記:把自己當顧客

  甜橙,並不新奇的產品,但是,馬乖找到了一種新的營銷手段:通過微信銷售。在微商雲集的時代,她抓住了客戶的“心”,才有足夠的競爭力立足於市。

  線上消費模式,對首次消費的客戶而言,產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馬乖認為與傳統銷售模式一樣,要讓顧客能“看得見”、“摸得著”商品,邀請各類客戶群體代表,去果園試吃。

  其次,就要拼服務。只有把自己當成顧客,打消顧客的顧慮,並提供解決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動顧客。一把剝橙器、一包溼紙巾,看似費錢的細節,卻是抓住客戶的“心”的必殺技。

  二

  李晶和羅丹:創業賣香腸和雞蛋 平均每天賣蛋3000枚

  香腸、雞蛋、農家罈子菜,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食品,但現在人們很難吃到這幾樣食品的原味了。在邵陽,兩位美女通過電商平臺又把它們原汁原味地擺到您的餐桌上,吃上一口就喚起兒時的記憶。她們把土雞蛋和手工自制的香腸通過電商銷到全國各地,近一年已發展代理商150多家,微商們送給她們兩個既別緻又貼切的外號:“蛋姐”和“腸妹”。

  她們愛好旅遊和跳舞唱歌,喜歡參加文藝活動。她們說,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文藝範兒”讓創業更有激情、更有趣。當然,“兒時的味道,媽媽的手藝”背後,蘊含的是有詩意的情懷和說不盡的故事。

  “腸妹”叫李晶,90後;“蛋姐”叫羅丹,80後。她們是湖南某公司的創始人。文藝女孩為何選擇做“村姑”忙農活?在山茶花盛開的季節,三湘都市報《創週刊》記者聞著“記憶中的味道”採訪了兩位美女。

  A

  一見如故,姐妹相遇碰出創業火花

  邵東靈官殿鎮大雲山遠近聞名,李晶和羅丹的家就在這裡,一個家住民主村,一個家住夫和村。

  小時候,最讓李晶和妹妹高興的是家裡殺年豬,母親會做出讓人“嘴饞”的香腸。從小,香腸製作工藝就刻在了李晶記憶的底片。

  高中畢業後,李晶選擇了湖南農大動物醫學專業,希望學成回家後能幫到父母擴充套件自家的養殖場。2013年大學畢業後,她真的回到家鄉與父母一起養起了豬。2015年,她開始發展豬肉加工產業鏈,香腸成為首選。

  無獨有偶,與李晶相隔不遠的夫和村,有一位姑娘叫羅丹。小時候,放學回家幫媽媽撿土雞蛋是她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將來一定要辦一家好大好大的養雞場,撿好多好多的土雞蛋。”夢想,在少女的心裡紮下了根。

  羅丹家裡條件苦,初中畢業後就跟著院裡的堂哥堂嫂到深圳打工。兩年後,她聽說玩具廠毒性大,便回到了家裡。在家鄉邵東,羅丹先後做過茶館、飯店、麵包店等行業的服務員。“那時候很苦,每月工資才三四百元。自己留點零用錢,剩下的寄給爸媽。”羅丹的眼裡泛著淚花。

  2007年是羅丹人生的轉折點,她跟著遠嫁浙江的表姐一起到浙江開店做服裝生意,表姐出錢開店,羅丹進貨賣貨,幾年下來羅丹掙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既然創業就要做自己的品牌。”2014年冬,羅丹回到家鄉重拾兒時的夢想,決心辦一家養殖場。

  2015年初,李晶和羅丹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初次見面。她們聊兒時的夢想,聊家鄉的趣事,當聊到養殖和電子商務時,兩人相見恨晚。聚會後,兩人合計著一起創業。

  “既然選擇回鄉創業,那麼專案肯定要和農村、農民、農產品聯絡起來,高大上的東西我們不去沾,紮紮實實圍著土特產做好文章。”採訪中,李晶笑著說,“人們總是懷念記憶深處的那種味道。其實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想還原食物的本味,把記憶中的那種味道呈現出來。”一拍即合,李晶和羅丹註冊了湖南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B

  微商代理,產品暢銷全國

  “現在養雞都工廠化了,在商場買回的雞蛋硬是少了點什麼味道。”於是,她們下定決心,產品一定要最正宗的土雞蛋。愛吃雞蛋的“蛋姐”羅丹就發揮特長,負責土雞養殖專案。

  “現在市場上香腸品種繁多,口味也是千奇百怪,還有些香精味甚至蓋過了肉質的味道。只有農戶養殖的豬肉純手工製作、炭火烤制,顧客才會喜愛。”“腸妹”李晶對香腸情有獨鍾,說起香腸滔滔不絕。

  公司成立一年,她們已建立4個土雞養殖基地,生態山林裡五穀雜糧放養。因為品質有保障,土雞蛋有了一群相對固定的“粉絲”,3元多一個的雞蛋平均每天能售出3000多枚。去年春節前還出現了一蛋難求的局面,有一家企業一次就下單1100箱,過了5天貨才發出去。

  “腸妹”李晶則師承當地一位做了幾十年香腸的老師傅,用什麼部位的肉,放多少鹽,醃漬、熏製多長時間都很講究,反覆試驗並改進後,香腸專案也正式上線,原味、甜味、麻辣等多種口味可滿足不同人群。“絕對不加防腐劑等新增劑,倉庫也沒有一根事先做好的香腸,都是按訂單現做現賣。下一步我們要推出香腸熟食,開啟包裝直接可以吃到屋裡的味道。”李晶一臉嚴肅。

  “你看,又有一位廣州的客人發微信要訂20斤香腸。”這是李晶當天的第16單生意。

  現在,公司已在全國各地有158個微商代理,也為其他電商平臺和線下供貨,並建有網站、公眾號微信商城和淘寶店鋪。

  C

  堅守傳統,做中國第一生態農產品

  “山村林地好風光,阿妹來把土雞養,生態養殖雞兒歡,土雞蛋啊不愁銷。”5月3日,在邵東魏家橋鎮包留村一組的土雞養殖場裡,李晶和羅丹提著籃子,哼著自己編寫的歌謠撿拾土雞蛋,歡快的歌聲在養雞場迴盪。

  雞蛋真不真,一掃便知曉。員工在每個綠殼土雞蛋包裝盒上貼上二維碼標籤,只要拿手機掃一掃,就可在視訊上看到土雞養殖的整個場景。“傳統推廣太貴也不夠精準,我們會深耕微信,做一對一的互動平臺。”李晶說,當第一批貼上二維碼標籤的綠殼土雞蛋發到微信上時,沒花一分錢的推廣費竟獲得了數千瀏覽量,一時訂單不斷。

  “農村有很多的好農產品,這些東西又是城裡人夢寐以求的,我們通過‘網際網路+農業’平臺,實現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對創業魚***微訊號:cyy2022***說起規劃,李晶思路非常清晰,要以“發現鄉間美味”為宗旨,提供“媽媽手藝和兒時味道”,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只要我們不改初心,用心經營,相信‘土裡生金’絕對不會是一句空話,我們用行動證明,生養我們的這片土地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實現夢想!”對未來,她們信心百倍。

  如今,李晶和羅丹在當地已小有名氣,經常會有創業青年上門取經。李晶和羅丹說,公司將遷往新邵縣電商產業園,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開發新品,年底之前想推出黑豬香腸。“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中國第一原生態放心綠色農產品,讓您感受純正的傳統美味。”

  創客說

  “不改初心,生養我們的這片土地依然可以實現夢想。”——李晶

  “創業花朵,只有奮力拼搏全心澆灌才能絢麗地綻放。”——羅丹***三湘都市報 文/圖尹建國 陳志強 陸益平***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