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與文明同行的日記作文

  文明,想必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吧。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與文明同行的作文吧!

  與文明同行說明文篇一:

  文明是個極其古老的話題,也是個極其永恆的話題。

  “孩子,叫叔叔。”這是母親的囑咐。“聽老師的話,不能欺侮小同學。”這是父親的叮嚀。“努力學習,做一個文明學生。”這是老師的期望。

  的確,回顧我們的成長曆程,文明伴我們同行!我們一直依賴“文明”這根支柱,沒有它,我們可能摔跤,可能走不過風風雨雨,更不可能到達人生光輝的頂點。

  文明對於我們是很重要的。它的意義,小而言之,關於到自己身心健康、和諧發展;關於到學校環境的優化、淨化與溫馨。大而言之,關於到民族的前途,國家的昌盛,關於到千家萬戶的幸福與歡樂。

  文明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一聲“你好”給別人帶來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陣陣溫潤的春風。

  同樣,文明意識的淡薄,禮貌知識的貧乏總是讓我們看到、聽到我們所不希望看到、聽到的現象,甚至還有血的教訓。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隨意停放自行車、亂扔廢棄物、用餐不排隊等不文明現象還經常出現。

  同學們,十月的秋風已經吹紅了南國大地,也必將吹開我們心中的文明之花。彎彎腰,撿張紙;抬抬手,擦門窗;開開口,問個好;讓讓路,請你行。願文明的春風永遠吹拂我們的心靈,願我們與文明同行,願文明永遠伴隨我們的成長!

  與文明同行說明文篇二:

  文明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它不僅是個人思想素質高低的外露,更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展現。

  文明不僅僅是舉止談吐文雅,不做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事。它也要求我們學會尊重他人,不做有損他人利益的事。文明不僅僅是不闖紅燈,遵守交通規則。它更要求我們要以自己的行動去感化他人,達到正面的“第一人效應”。

  個人的文明是狹小文明,世界不會因個人的改變而改變對一個國家的評價,所以我們應積極構建大方面的文明——社會文明。它不再需要道德法則的約束,靠的僅是一個個文明心靈的交結。一雙雙文明之手的緊握,就如一條環環相扣的鎖鏈,靠的就是環環相扣的力量。同樣,它也不允許任一環有裂縫,因為一環的脆弱導致的將是整條鎖鏈的斷裂,所以它不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文明的根基,切不可因個人的舉止粗俗而影響社會文明的發展。

  車水馬龍的現實社會中或許有太多的不文明現象,但我們一定要樹立自身的文明形象。或許你的文明舉動正在引起眾人的關注,你的文明形象正在被他人複製,你的文明事蹟正在激勵著他人行動。所以千萬別低估自己文明行為所產生的力量,千萬別折斷文明的雙翼而不想去飛翔。別忘記崛起的中原亦需要文明的力量,騰飛的祖國亦需要文明的翅膀。

  相信文明是一縷陽光,總能照亮粗俗蠻橫下的黑暗;相信文明是一陣清風,總能拂去道德準則上積累的灰塵;相信文明是一絲綢雨,總能衝涮掉善良心靈上的一層汙垢。文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品格,它拒絕一時良心發現所表現出的高尚道德,亦不懈於虛假的故作高尚以博得他人的稱讚。它是一種內心品格的真實流露,一種習慣性行為舉止的真實體現!

  與文明同行,結文明為友,凝聚文明的力量,把這力量化作一聲聲吶喊,相信覺醒的巨龍定會長嘯於世界的東方。

  與文明同行說明文篇三:

  現在全國正在評選文明城市,我作為一名小學生也做了不少好事,要不,我說來你們聽聽:

  一、做助人為樂的小市民。

  這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地上有一些垃圾,有一位清潔工奶奶正在清除這些垃圾,看樣子那位奶奶已經很累了。這時我心裡想,唉!反正我今天作業也不多,要不就..........這樣辦吧!然後我就上去幫助清潔工老奶奶。我用手撿一些大的垃圾,像什麼零食品袋;塑料瓶和果皮等等,老奶奶用掃帚掃地上的小垃圾。就這樣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我和老奶奶就把這裡打掃乾淨了,老奶奶說:“謝謝你了孩子”。我說:沒關係,這是我應該做的。

  二、做遵守交通法規的小市民。

  昨天中午我和媽媽要去姥姥家吃飯,從我們家到那兒正好要經過一條馬路,我和媽媽來到馬路邊,媽媽正要從能達到姥姥家的馬路橫穿過去,被我拉住了,我說:媽媽,我們還是從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上過去吧!媽媽說;離紅綠燈太遠了,還是從這兒過去吧!我說;不行,這實在是太危險了。媽媽笑著說,兒子,你懂事了,你真是一個遵守交通法規的文明小市民,媽媽剛才是在考你呢!

  文明就在我身邊,我已嚐到了它的甜頭,你們呢?

  與文明同行說明文篇四:

  文明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根。

  我們的祖先是充滿智慧的,也許他們並不真正瞭解文明的意義,可是,他們一定知道文明的價值,因而倡導了文明,發展了文明。

  我們都知道,由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就是國。而家又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是最重要的。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啊!”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又發現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些市民身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

  有些人外出遊玩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

  有些人在街道上行走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走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有沒有人行道;

  有些人駕駛的時候,總是搶車道、夾塞兒,遇著斑馬線也不知減速;

  有些人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

  這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文明又從何談起!

  就我們凱裡市而言,目前正迎接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檢查驗收,怎樣體現凱里人民的有禮、有節,文明友好,是我們全體市民應積極參與併為之付出努力的一件大事。

  常言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們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們能夠帶好頭;在單位,如果領導能夠帶好頭;在視窗服務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

  讓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我們的文明禮儀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凱裡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小手拉大手,與文明同行。朋友,今天你為“創優”做出表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