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幸福家庭演講稿_你值得擁有

  沒有家庭就不會有社會,沒有和諧就不會有幸福。下面小編整理了和諧幸福家庭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和諧幸福家庭演講稿篇1

  家庭、幸福、和諧——多少溫馨美好的字眼兒!充滿著神聖的詩意,令人想往。俄國的一位文豪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今天站在這裡,我要自豪的告訴大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家庭的幸福是源於和諧。

  我的家庭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是一個極普通的家庭。在我的家庭概念中,我認為有三個層面是奠定家庭和諧幸福與否不可或缺的天然情結,那就是父母,公婆和獨立生活的小家庭。這三個層面在我看來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鏈條。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在家中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我的家庭並不富有,也沒有顯赫的社會關係,但我感到很溫暖,很幸福。因為我們有非常善良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間互相關愛。爸爸媽媽沒有多高的文化,對我們從不講大道理,他們所擁有的就是勤勞的雙手和一顆善良的心,與人和善,助人為樂。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深夜,鄰居家的馬走失了,那個年代一匹馬可算是一個家庭的值錢家當了。當女主人帶著哭腔跑到我家說明情況後,爸爸二話沒說,穿上衣服就出門了。結果三天之後我們才看到爸爸,蓬頭垢面,腳上的布鞋都磨破了,終於把馬找了回來。那時的生活條件很艱苦,誰家也不富裕,但只要家裡來了客人或做點好吃的,媽媽總要給鄰居家的老人和孩子送去點嚐嚐。父母的言傳身教,舉止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們經歷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使我們也變得善良起來,懂得了關愛別人就是在關愛自己的深刻道理。

  我的公婆都是中級知識分子,公公是醫生,婆婆是教師。從我結婚的那天起,媽媽就告訴我,要真誠的對待家中的每位成員,要孝敬公婆,與之和睦相處,因為他們也是你的親人了。公婆一家待我很好,我覺得很幸福。公公婆婆為人善良實在,他們經常教導我們,年輕人要以事業為重,並主動承擔起家務勞動,從無怨言。看到我們在工作上有了成績,哪怕是點滴的成就,公婆都喜出望外,愜在心頭。應該說這些年我沒有辜負父母、公婆的期望,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獲得了許多榮譽。多年來我在工作崗位上曾獲得全國財政系統“十佳教師”、縣“勞動模範”、“十大傑出青年”、“個人三等功”和“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是與他們的大力支援分不開的,我從心眼兒裡感激他們,為擁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

  我的愛人也是一位醫生,女兒現在高二了,可以說是一個比不上足比下有餘的和睦小家庭。愛人在單位鑽研業務,一心撲在患者身上,在家裡力所能及,從無半點非分之想,他待人以誠,重情感。我的女兒很懂事,而且有愛心。今年五月的汶川地震,那些慘不忍睹的場面深深的震撼著她,當看到電視上可以簡訊募捐的資訊後,馬上給我打電話:“媽媽,我也想捐點錢,你說我該捐多少?”我告訴她:媽媽支援你,這奉獻的不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愛心,但愛心是不能報銷的,應根據你自己的實際能力。女兒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捐了三十元。並且決定每天節省五角錢,兩個月就能解決這筆支出。看得出女兒長大了,成熟了,我很自豪。

  我們與公婆不在一起居住,父母也不在本鎮,但我們以家的理念相互牽掛,相互溝通。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深有體會,他們缺的不是錢,更不希望我們浪費,他們要的就是一種天倫之樂,一種和諧美滿的家庭氣氛。正象那首歌唱的那樣:要《常回家看看》,這一點我們做到了,老人高興了。其實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寂,天下父母同一心,他們的所期所冀都在兒女和內孫外孫身上,他們本無所求。

  家庭是什麼?家庭是一個接力棒,是一種文明的傳承和幸福的承載,傳承著過去、現在和將來,傳承著古老的人倫與遺風,傳承著溫馨與詳和。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感受,是用愛鋪墊的坦然,是給予與回報的愜意。幸福就象無價的美玉,一旦與心靈組合,就會產生和諧的意念。

  和諧是什麼?和諧是一種美,一種力量,和諧是一支歡樂的歌,一條幸福的路,和諧是一部真善美的交響樂,和諧是文明的象徵。

  沒有家庭就不會有社會,沒有和諧就不會有幸福。祝願我們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祝願我們的身旁和整個社會都充滿和諧溫馨的局面,祝願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在和諧中感受到溫暖和幸福。謝謝大家!

  和諧幸福家庭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和諧家庭用愛鑄就》。

  有一首歌每天都會產生新的旋律,每天都會譜寫新的篇章,這首歌擁有永恆的主題,那就是——家。

  家是什麼?

  家是你、家是我,家是夫妻兩人間,互相的擁有,相伴的一生。

  家是妻子的溫柔,子女的孝順,天倫之樂的源泉。家是廚房內飄出的菜香,室內柔和燈光散發的溫馨。家是母親放飛風箏後,又緊緊攥在手心裡的的末端。家是一種對父親堅實脊背的感恩、母親溫暖懷抱的緬懷。家是一種對根的追尋,追尋那縷縷炊煙中的遙遠記憶。家是一種離開後掛念、掛念後迴歸、迴歸後盡責的最終歸屬。

  說到底:家是孤舟遠航歸來後,平靜的港灣;家是拼搏後疲憊,慰藉的溫泉。

  和諧的家庭,離不開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關愛和責任;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情感支援。有一個瘸腿的小男孩,他常常自認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有一次,父親要幾個孩子?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砸豢檬鰨?⑶宜擔??氖髏緋さ米詈茫?透??蛞患?裎鎩S捎謐員埃?∧瀉⒕齠ǚ牌?S謔牽?詬?髏緗攪艘渙醬嗡?螅??馱僖裁揮洩芄?強檬鰲3齪躋飭系氖牽?∧瀉⒌氖髏縟幢繞淥?⒆擁某さ酶?謾8蓋贅??蛄艘患?釹不兜睦裎錚?⑶頁圃匏?院笠歡?艹晌?桓齔鏨??a href='//' target='_blank'>植物學家。從此,小男孩變得自信樂觀了。終於有一天,他發現父親一直在偷偷地護育著自己的那棵小樹……幾十年過去了,那個小男孩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但他卻成了美國總統。

  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給孩子一點自信和勇氣,多給孩子一點支援和鼓勵,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態的具體表現。而在很多家庭中,這種情感支援是極其缺乏的。當今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那些只顧忙著掙錢,忙著官場追逐,忙著應酬的為人父母者,捨不得將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情感支援越來越少,家庭和諧愈趨愈遠。因此,我想在這裡強調,愛,是家庭和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源泉,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有人說:家是青磚灰瓦紅窗花,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人說:家是一面飄搖的帆,單薄、弱小卻與每個人風雨同舟。一個和諧家庭的穩定與和睦,其承受挫折程度,與災難抗爭的堅韌性,往往體現了家庭成員的精神境界。而家庭成員的這種精神往往影響鄰里及社會,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正負反射點。

  農墾建社群居民徐亞傑數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拉扯孩子、孝敬父母、鄰里和睦團結,承受了驚人挫折,經受了巨大的磨難和壓力,使眾人看到了一顆善良而火熱的心,受到了居民的交口稱讚。

  徐亞傑和丈夫都沒有固定的工作,僅靠打零工維持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孩子上學、老人吃藥看病,她瘦弱的雙肩承載了太多的擔子。而五年前公公又因病癱瘓在床,使得這個家雪上加霜。剛開始的時候,婆婆受不了打擊,病倒在床榻,丈夫外出打臨工幫不上任何忙,孩子還小也需要照顧,她一個人幹著幾個人的活。夏天天熱,過一陣就要給老公公翻個身,每天要擦洗好幾遍身子,才不至於起褥瘡,就算再忙再累,她也堅持每天推著公公出去晒太陽、按摩。

  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都要清洗被褥、髒衣髒褲,家裡收拾得妥妥當當,沒有一點異味。她沒有什麼高的追求,也沒有什麼奢侈的慾望,只想撐起這個家的整個天,讓老人、丈夫和孩子少受點罪,再少受點罪;自己多苦點,再多苦點也無怨無悔。多少個含淚不眠的夜晚,思緒翻滾,但是她還是選擇了堅守。鄰里看在眼裡,都對她豎起大拇指。家和萬事興,在她的影響下,孝敬老人、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已經成為農墾建社群和諧家庭建設的主旋律。

  音律和諧,能彈奏出優美的樂章;家庭和諧,能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和諧家庭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佳境,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讓我們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知識興家,勤勞富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使家成為永不消竭的力量源泉、情意綿綿的溫暖港灣,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盡職盡責,共同譜寫家庭與社會雙贏的時代凱歌!衷心的祝願各位,家庭幸福,事事順心。

  今天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和諧幸福家庭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

  大家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在這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季節,我們踏著和煦的春風,沐著溫暖的陽光。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同時,也作為一名普通的女性,能有機會參加今天的演講,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構建和諧家庭--讓女性的世界更精彩》

  “和”是中國古典哲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二千多年前,我們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和為貴”的思想觀點,並把建立“天下為公”的和諧社會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這種理想在封建主義的束縛下,也只能停留在“理想”這個階段,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這項偉大事業的征途中,在黨的xx屆四中全會上,我們的黨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要任務。古語有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這不僅是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目標,同樣也是每個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俗話說:“婦女能撐半邊天。”女性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社會的全面發展,需要我們女性的廣泛參與,也為廣大女性發揮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同時,女性也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家庭的程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充分發揮女性在家庭領域中的工作優勢,引導廣大女性科學教子,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樹立新觀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創造新業績,爭做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新時代的新女性。以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構建和諧家庭重要的一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學校負責團委工作的親身實踐,使我更加懂得家庭和諧對於下一代的意義。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曾經說過:“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是啊,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我在工作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發現,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充滿自信的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而相反地,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少的恰恰是為人立世最需要的這種自信、這種朝氣、這種活力。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手一投足,對孩子的都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所以,父母應該努力為孩子創造健康的、平等的、民主的家庭環境。優化成長環境,構建和諧家庭,使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遠離陰霾和傷害,灑下一路陽光。

  社會的發展需要和諧,人類的進步需要和諧。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嘯千里的猛虎,不是搏擊長空的雄鷹,也不是直入雲霄的參天大樹,但作為新時代的新女性,我深深懂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道理。我願意做一顆默默無聞的小草,或是田野中一朵叫不出名字的小花,為構建和諧安寧、和諧家庭增添一份綠色和春意。

  “誰說女子不如兒男?”幾百年前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的力量。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女性,在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家庭的大好契機中,又有什麼理由不為社會盡一份力、為自己闖出一片更加精彩的世界呢?

↓↓↓下一頁更多精彩  構建和諧家庭演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