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當下的文章

  做好當下,做好自己。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

  好長的一段日子裡,心一直像被一塊石頭一樣壓著,沉悶得讓人無法呼吸,讓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是如此沒有意義。走在路上,看著別人臉上透著那種明媚的陽光氣息,心裡好羨慕,為什麼人家的生活能那麼快樂,我的生活卻這麼灰暗?

  我迫切需要一個長假出去走走,尋求答案。

  十一長假終於來臨,我迫不及待地乘車離開了這個我不想呆的家,離開了坐累了的辦公椅。儘管那個夜晚因爭吵而一夜未眠。

  第一件事,我要見兒子。兒子在我的朋友家裡。夜晚,我和朋友帶著各自的兒子一起去遊樂場玩玩,看著朋友和她兒子坐在一輛碰碰車裡,像孩子一樣興奮地笑著,臉上洋溢幸福的光芒。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生活因為簡單而快樂!

  帶著孩子和老人一起去登號稱“楚南勝境”的武岡雲山,走在“秦人古道”的青石板路上,追朔歷史的腳步,聆聽遠古的聲音。眺望雲山七十一峰,山巒重疊,煙雲變幻。

  人在山中走,雲霧在山間縈繞,似乎觸手可及。只聽得對面山裡傳來遊人的喊聲,頓時,又淹沒在茫茫山林之間。山裡的空氣透著一種浸入肌骨的冰涼,讓人感到無比的清爽。

  孩子們在山林裡快活地跑著,很快就把我們幾個大人拋在了身後,老人在我們的身後艱難地跟著,我們一邊擔心著山上的孩子安全,又擔心著山下老人的健康。我們拼命地向上攀登,不斷地向返回的遊人打聽離山頂還有多遠?

  終於累了,我停在路上,啞然失笑:“我們此行目的,到底是為了登頂,還是為了欣賞這沿途的風景?”我們在急匆匆地趕路,早忽略了身邊的風景,也忘了觀賞雲山的初終。

  其實人生就猶如登山。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人生活在這世上,無不是赤裸裸來,赤裸裸去。可為什麼人們總是在短短几十年生死之間,無盡地追逐名利,金錢,愛情。所有的人都在朝著前方急匆匆地趕,忘卻了身邊的一切。

  放下,放下慾望,放下貪念,放下一切……

  讓內心充滿安詳,享受生活,活在當下。

  關於2

  一直都很喜歡《明天會更好》這首歌,雖然它沒有酷炫的舞姿與華麗的音調,但是那簡單的歌詞裡卻寫下了對於未來最美好的祝願:“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80年代臺灣的流行歌壇,有那麼幾首歌曲,一直都是80後們念念不忘的旋律,例如永遠青春迸發的小虎隊的那首《愛》,例如張雨生那首充滿正能量的《我的未來不是夢》,以及齊秦的那首頗帶憂傷的《大約在冬季》等等。

  流行歌曲對一個人的青春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還記得讀高中、初中的時候,班裡每個人都有一本裝飾精美的本子,裡面記錄著許多當時流行的歌詞,同學之間相互傳閱,彼此摘抄,休息時間就喜歡聚在一起唱歌。這在許多青春懷舊的影片中,都能夠看到。在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當中,女主角在典禮上搶過話筒,大聲地唱著《紅日》,而在最近熱播的《匆匆那年》裡,青春年代風靡的電視劇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懷舊符號,參加完高考的畢業生們,集體在KTV裡唱《還珠格格》主題曲《當》的情景,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也難怪前幾年小虎隊在多年之後闊別重逢登上小虎隊會讓眾多80後熱血沸騰了,而周董的大婚也讓許多資深歌迷必須經歷一段心理的除錯期,放不下的,其實並不是那些所謂如何有才華的明星,而是那些我們追星的日子,那些沒心沒肺的青春時光。

  年少的時候,除了擁有那些曖昧不安的情感,單純美好的友情,閃閃發亮的夢想之外,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情緒因素就是——憂傷。不然大詩人辛棄疾怎麼會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愛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發惱說多不多,說少也確實不少。比如說,無法告白的愛戀,總是提不起來的數學成績,對於未來的恐懼與迷茫,對於某個特別優秀的人那種“羨慕嫉妒恨”的感情等等。年少時期的我們,有著比普通人更為敏感的心緒,也有著比其它年齡段更為豐盛的激情與精力。所以才會對於許多事情耿耿於懷。畢竟,那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路口,對於未來,似乎有著各種各樣美好的夢想,但是現實的單調與無聊,那日復一日的為高考而讀書的日子,確實很容易讓人心胸鬱結。

  記得年少時的我,對於自己的未來特別恐懼,害怕自己考不好,害怕自己讓家長和老師失望,就連做夢的時候,也會夢見自己考數學,可是我卻一道題都不會做。當時,每天傍晚會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寫日記,看著我的考卷上的作文分數,然後在心理絕望地想:“那就是我一文不值的本錢,誰想要誰就拿走吧,我現在只想要一張120分以上的數學成績。”那時的我,晚自習的時候,總是最後一個回到宿舍,摸著黑洗衣服的時候,總能夠聽到隔壁宿舍樓的那些精力旺盛的男生們在一起大聲地唱著歌,當時自己心裡酸酸地想:“為什麼呢?為什麼我不能像他們那樣,活得如此快樂。”後來,看到一句話,漸漸明白了,那就是,許多人,可以像豬一樣懶,但卻不能夠像豬一樣心安理得。為了讓自己活得無愧於心些,我只能繼續默默努力了。在心情鬱悶時,我總喜歡聽《明天會更好》這首歌來鼓勵自己。

  長大之後,漸漸明白,歌詞字面上所表達的東西,也不一定真實,因為誰也不明白明天將會發生什麼,雖然青春作家七堇年在多年前有一句很出名的話:“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所謂的成長莫過於,你漸漸懂得了那些難熬的日子存在的意義,過了那一段青春路口,即使你對未來依然感到迷茫,但卻不會再恐懼,畢竟“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把握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喪失了當下,也就喪失了未來。

  而多年以前的情緒了,現在的我慢慢地將它們訴說,語調竟是如此地自然和平靜。我想,那就是成熟之後的心態吧。又或許,真的如辛棄疾所說的吧:“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關於3

  時光留不住,一切太匆匆。年少不諳事,率性任憑風。而今知孰重,青春已無蹤。且惜今宵月,夢裡幾回同?

  身處浮躁之世,要想堅持一點什麼真的很難。周遭的人與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每個人似乎都被世俗的鞭子抽趕著往前衝,物化與虛名就像是跑狗場裡的電兔子,總在前方誘惑著,大家都在爭著向前追逐,儘管彼此都已跑得筋疲力盡,但依然不肯放棄,無法放棄。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一個除了崇拜成功便沒有信仰與信念的社會,一個只看結果而不論過程如何的人群,很多人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的人與迷失的人群互相裹挾著,爭著向前,目標確定內心茫然。

  堅持純淨理想與崇高信仰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都彷彿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蛻變,為了名利,這樣那樣的“門”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只要能出名能得利,有的為官者耍盡手段,極盡阿諛之本事;有的為商者繳盡腦汁,極盡坑蒙拐騙之能;有的這樣那樣的星,不惜拿身體說話……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政治胸懷,成了當政者說給百姓聽的空話;顧客就是上帝,為你服務是我們唯一的宗旨,是商家誘騙天真消費者的習慣用語;燦爛的群星身後,誰也免不了有那麼點那些事…… 愛情離開物質便無從附麗,成功離開鑽營便痴心妄想,單純和誠實成了不懂社會的***。那些堅持理想,信仰光明的力量正在消失,很多人忙於這樣那樣的應付、應酬之中,忙得身心疲憊,忙得忘記自我。

  前幾日看《星光大道》節目,一位的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說到:“一個人要想成功,須堅持“四份”,即:天分、勤奮、緣分、本分。”我很欣賞這句話,也非常敬重這位老藝術家。在他看來,這“四份”很重要,尤其要堅持做好“本分”的自己。我個人理解為:即保持內心的純潔、真誠,堅持用勤奮的方式將個人所具有的天分極盡開發和利用,一旦機緣到了,成功就會自然降臨在這樣的人身上。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追求急功近利而不擇手段,違背原則,喪失本心,是失去自我的表現。也許他們比很多默默努力地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但這種所謂的成功,是遭人鄙棄的。歷史上那些曾風光顯赫的奸臣賊子之所以留罵名於千古,莫不如此。當今那些靠潛規則,靠一“脫”成名的所謂“星星”們,不管日後演技如何飛長,即使他們華服拽地,恐怕觀眾眼裡看到和心裡想的始終難以一致吧?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是為堅持做潔身自好的自己;魏徵面對天子痛陳時弊,是為堅持做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自己;李白不願俯首低眉侍權貴,是為做一個率真有氣節的自己;窮人不食嗟來之食,是為做一個有人格尊嚴的自己。古往今來,那些堅持理想,堅持信仰,堅持自己位置,堅持做好本分自己的人,都留下了美名。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在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誰更重要的選擇上。星空固然很美,但如果成為一顆拖著不怎麼幹淨的長長尾巴的彗星,人們就要叫它“掃帚星”了,那是倒黴的字眼,不太光彩。腳踏實地的人,也許最終平凡,但活得乾淨,活得真誠,活得自在和坦然,那也是令人讚賞的。他們堅持了自我的本分,真真實實地做好了自己。知道自己是誰,一生想做什麼,一生可以做什麼,從現在起應該怎樣做?然後就為了自己的目標前進,不一定非要成功,但一定要做到盡力。因為他們懂得,正視現實的基礎,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人生的過程才會既有憧憬的美好,又不至於每一步下去會踏空。

  做好自己,為官者要知道權利是人民賦予你的,不可濫用於個人斂財牟利坑害國家坑害百姓的武器。

  做好自己,為商者要懂得商業道德,不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巧取豪奪禍國殃民。

  做好自己,公眾形象要知道人民愛你捧你,你必須具備人民愛你捧你的品質與能力。

  做好自己,草根百姓要知道為人妻為人夫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應承擔的責任,自自然然做人,認認真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