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範文

  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踐行黨的宗旨,用一生的努力去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去實現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幹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廖俊波——這名年僅49歲的優秀幹部曾僅用兩年,就帶領長期位居福建倒數第一的貧困縣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縣幹部無一違法犯罪;曾笑談自己“戀愛快、結婚快、生孩子快”,大家評價其“工作狂”……

  當我學習了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他的那種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熱愛人民、廉潔奉公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動、令我肅然起敬。

  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勤政為民,敢於擔當、苦幹實幹,無私奉獻、忘我工作,是廖俊波同志優秀品質。作為一個領導幹部,他具有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他淡泊名利,淡泊權勢,將黨的宗旨鐫刻在人民心中。

  從廖俊波身上,我體會到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以大局為重。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我們都要向他學習,要以集體的利益為重,個人的利益先放在一邊,先幫集體解決困難,再去解決自己的困難。

  我們還應該學習他艱苦奮鬥的精神。廖俊波在工作中開拓進取,不管身處何處,擔任何職,他對自己的標準都沒有降低過。他擔任地方主要負責同志後,不畏艱苦,為建設地方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他的帶領下,任職地情況有了顯著改善。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力量,我認為只要有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克服任何難關,就一定能夠為國家獻出一份力。

  廖俊波同志的事情看起來都是平凡的小事,但這些事情體現出了他偉大的人格。我們要以廖俊波為榜樣,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篇二

  閩北的春,雨一直下。青翠峻峭的武夷山脈之間,逶迤綿延著的三條溪流在南平匯聚成為閩江,波濤洶湧一路向海,滋養著“八山一水一田”的八閩大地。今年的雨季來得特別的早,淅淅瀝瀝、時斷時續。

  3月18日,週六,晚7時許,一輛略顯陳舊的小轎車行駛在長深高速公路上,大雨如注。“路上下大雨了,估計晚到一會兒,請大家準備8點半開會。”後座上的一位中年男子剛剛掛掉電話,意外發生——車輛突然失控側滑,撞上了右側的防護欄,中年男子在猛烈的撞擊中被甩出車身,重重地砸向了金屬護欄。救護車迅速趕到,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天妒英才!”噩耗傳出,八閩含悲。廖俊波,這位2015年獲得接見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如今擔任南平市委、副市長和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才48歲!

  那個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一身幹勁似乎永遠使不完的廖俊波走了;那個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身影永遠在工地和田間閃現的廖俊波走了;那個誓言改變山區落後面貌、讓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廖俊波走了。

  3月24日,是廖俊波出殯的日子。他家樓下的路上,送別的人群將前後數十里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遺體告別儀式上,來自美國、菲律賓、香港、北京、福州等各地的哀悼者絡繹不絕。在他離開將近一個月之後,懷念他的聲音依然此起彼伏:

  “小橋一滑天地悲,痛斷肝腸武夷泣”“壯志未酬英魂散,音容宛在斷人腸”“俊才為民屢建功,品正德高志如鬆”……各大網站和微信上迅速捲起了一股悼念廖俊波的風潮,悼念的評論和詩句寄託著與他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們的哀思。“我是第75067位來悼念廖俊波的網友……”南平某微信公眾號自發製作的悼念廖俊波的連結,僅5個小時點選量就突破10萬人次,截至3月25日點選量已超過41萬人次。

  廖俊波給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為“樵夫”。這個看似相貌普通的“砍柴人”,到底擁有著怎樣的魔力,竟如此令人念念不忘,如此深得人心,如此聲名遠揚?

  篇三

  6月30日,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強調,作為“一線總指揮”,縣委書記們要做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和班子的帶頭人。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時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就在現場,相信他和其他99名縣委書記一樣,心中洋溢著澎湃之情。而今,廖俊波同志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向我們展示了“一線總指揮”的時代情懷。

  深入一線的情懷。在政和這個山區縣城,發展十分滯後,因為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為此,他剛到這裡,便主動深入群眾,找出發展長期滯後的原因。雖然是縣委書記,他沒有高高在上,沒有拈輕怕重,而是深入貧困村,開展駐村蹲點調研,把脈問診,分類推進精準扶貧。他帶頭撲下身子,捲起褲腿、跑田坎,穿長筒雨鞋走爛泥田。他找到了貧困群眾的癥結,那就是農民發展生產,不知道“錢從哪裡來”,為此,他牽頭帶動政和縣在全國率先開展小額扶貧貸款試點,用200萬元政府保證金撬動支農信貸3000餘萬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廖俊波同志真正領會了“一線總指揮”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線,生活在一線,調查在一線,這樣才能真正當好“一線總指揮”。

  敢於擔當的情懷。要發展,就得招商引資,在重要的招商專案中,他始終做到親自會見、親自接待、親自協調、親自洽談,為的就是給縣裡引進專案。在他的帶隊招商下,組團式引進了65家電機企業,總投資32.4億元。在城市建設中,每個專案的關鍵點,他都親自參與,為的就是讓各個專案都建成精品工程。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真正體現了新時代“一線總指揮”的擔當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在廖俊波眼裡,擺脫貧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他為了23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於打基礎、利長遠。堅持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幹,給後一任打基礎。為此,一年到頭,他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雙休日、節假日,他幾乎都在政和度過,成為了幹部眼裡的“鐵人”、“工作狂”。他讓一個長期處於全省末位的扶貧開發重點縣,走出了一條後發趕超的路子。在他眼裡,能夠當好“一線總指揮”,能夠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線總指揮”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