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心理散文

  如果害怕失去你就放棄擁有的權利,那麼人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渡你,便如渡眾生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萬千眾生皆被世俗所迷,我佛慈悲渡化眾生,佛是什麼,曾經無數次我也這麼問過自己,佛到底是什麼,我不懂,身邊也沒有人告訴我,我不想去看那些禪語,因為我知道佛不是人能說得通的,我愛看《西遊記》,小時候我總是覺得孫悟空,頂天立地為什麼大鬧天宮,卻無法逃出佛祖手心呢,那時的我不懂,每當我看著唐僧因為悟空殺人,而在念著緊箍咒時,我覺得唐僧便是一個泥古不化之人,無知,迂腐,是我當時對唐僧的評價,懵懵懂懂的我長大了,那時的西遊記已經翻拍了好多的版本,有好的,有壞的,我也曾經看過很多版的西遊記,就連當時的後傳也不下十幾遍,我身邊的人告訴我說這部劇很爛,不要再,什麼叫爛,後來我懂了為什麼他們要說這部劇爛。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劇情,而沒有看到佛的奧義。那時的我慢慢的領會到了,自己心中的佛是什麼,佛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種形態,我們看西遊記從來都是隻關心它的劇情,但是我們慢慢想一下,西遊記只是告訴了我們這些嗎,我不這麼認為,吳承恩老師當年寫出這部書絕沒有能想象到在未來會給他拍成電視劇,他的書是用來給大家閱讀的,如果只是因為故事的情節好看,這部書就有了現在這個地位,我不這麼認為,吳承恩老師在寫書時一定也把一些人生的感悟告訴了我們,不是嗎。

  我認為吳老師之所以會讓悟空遁入空門,不是因為個人喜愛,我覺得吳老師是真正的看懂了佛,吳老師心中的佛可能和我的佛不同,但是那有什麼關係,佛本來就不是唯一的,當我明白了佛是什麼是,我也就懂了唐僧的“迂腐”是為了什麼了,所謂的迂腐,其實只是我們自己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了,正如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我們自認為旁觀者清,其實我們也只是世俗的當局者而已,當我們看到孫悟空因為看透了妖精的本來面目時,其實我們自己和孫悟空一樣,只是看到了真相,沒有看到那份心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是佛的原因,因為當我們在看到真相之時,我們便已經與佛的差距產生,佛之所以為佛,不是因為他的法力多麼高深,是因為他看到了,我們沒有看到的那份心相,玄奘為什麼能取得真經,其實不是玄奘取得了真經,而是吳老師取得了他人生的真經,因為他已經成為了佛,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歷史上真正的玄奘和吳老師相差數百年,吳老師只是依據了玄奘取經的故事寫出了西遊記,但是真正的玄奘取經的歷史卻有人真正瞭解嗎,雖然有史書記載,但是那些人不是玄奘,所以史書所講也未必真實,所以我才說吳老師才是真正的得道了,因為他明白了真正的佛是什麼。

  如今我們再看西遊記,我們也只是單單的去關注西遊記的劇情怎麼樣,從沒有真正的去了解西遊記深層的含義,佛是無處不在的,這幾天我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許多人都告訴我不值得一看。其實我們不懂,那些位元效和劇情更為重要的是道理,唐僧一心想要度化白骨精,孫悟空卻是一心想要滅了白骨精,其實悟空的正義與執念就是現在無數人都會有的,當我們瞭解了一件事情的真相時,我們從沒有去往深處看,所以我們成不了佛,所以我們才是凡人眾生,一念覺是佛,一念迷是眾生,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其實就是對人們的束縛,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法律,但是心中的那個金箍我們卻總是在逾越它,他從來都沒有禁錮我們,那就是道德和人性。

  事事如此,我們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俯視他人,其實我們都已經掉進了道德的低谷,劇中的白骨精便是我們對人和事的看法,我們總是拿著金箍棒去揮舞剷除所有的邪惡,卻從沒有吧邪惡剔除乾淨,因為我們只是在打殺他們,卻從來沒想到去度化他們,佛從來沒有因為他人的眼光而放下自己心中的理想,唐僧為什麼要度化白骨精,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邪惡的本質其實人心所發出的,佛是要把恨度成愛,試想全世界沒有了恨,那何來的戰爭和殺戮,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很多人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要度化惡人,所以以殺止殺只會陷入死結。

  現在我才懂佛的偉大,其實唐僧一心想要度化白骨精實則是在告訴我們,心才是我們要去看到的,度化白骨實則是在度化眾生之心,這才是佛要告訴我們的。

  :抒懷心緒淡然若水

  人生是平凡的,平淡的生活成就了時光的婉約,在紛繁紅塵中,唯心之真誠使人生彰顯出珍貴與高尚,令人怦然心動。晨鐘暮鼓敲醒迷路之人,青山綠水洗滌俗世心靈,淡泊名利雲水襟心似白雲,意如流水。沒有精神的人生是荒蕪的、沉寂的。唐人李商隱在《錦瑟》中寫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人生恍惚迷離、如夢似幻,如果稍不留意,就會唯餘一片空白和沉寂的悵惘心情。真誠使高尚的人格更光芒,純淨的心靈更璀璨。擁有一種無拘無束的胸襟,在浮雲閒日的禪意裡,一盞燈,一壺茶,淡看花落雲起,心無掛礙故!讓自己的心境開闊空明,世事如花落;心淨自空明。讓一泓雲水胸襟,超然於環境之外,瀟灑自在。真誠如歌,天地遠。

  真誠對於人生是從容,對於靈魂是清澈。經常去聆聽“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空靈。讓心靈的塵垢在自然的吟唱中滌盪,身心清朗通透。讓淡然平靜的心態,涵養性情,曠達通臆。林肯說過,許多事就是這樣,對了未必得到獎勵,但做錯了,就一定會受到懲罰。人生就像K線圖,有高潮有低谷,我為生活中某些願望的達成而竊喜,也為風險後的損失而“捶胸頓足”。我後悔做過的很多事,炒股是其中之一。幸好股票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股票。難過之餘還不忘安慰自己,起碼沒有***到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崇尚想開了的真實微笑,而並非一口一個再苦再累也要擠出的微笑。所以我會心地笑了,為生活中更多的美麗。

  向前走,往昔的時光,依然閃著淡淡的光芒。記憶如同飄舞的花瓣,片片散落,往事慢慢沉澱下來。好喜歡寂靜的夜晚,一個人獨自陶醉在自己的靈魂深處的美好。遠離了一切喧囂的外界,遠離了一天的繁華,遠離了一天的責任。靜聽心靈譜寫著悠揚的樂曲,靜聽天籟之音的彈奏,靜靜的欣賞著來自心底的聲音的期盼。漸漸明白,塵世的眷戀,不是轉山轉水的一程相攜,而是,彈指一瞬成永遠,淺淺的相望。人的一生詮釋著太多的繁華錦簇,褶藏的歲月在眼角年年刻畫著滄桑。一秋繾綣的思緒隨心路鋪展,悽迷孕育了一份淡淡而又揮之不去的情愫。面對著繁華散去的悽美,把哀傷的過往掩埋在了寂靜的黑夜裡,把情感的羈絆用夜色掩埋在了星空中。仰望漫天的群星,我細數哪個星星才是我的星座。感嘆似水流年的美好,感嘆歲月無情的拋棄了一個人的一生。年復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的是什麼。為了詮釋著一生的責任嗎?

  來不及拂去自己眉間的哀傷和思念的敘言,一晃人生已過半,收攏好一切的一切,卻寫不完那深深的眷戀。雖然不堪滄海桑田蘸風雨,但卻不知淚溼素箋情深能幾分。遠去的不再回首,消散的不再出現,昨日的夢,舊時的傷,經年的挫敗,以及那飄落的心事,都將塵封在記憶的河流,讓過去成為過去,讓風吹過心頭,讓雨淋漓靈魂,讓夢依然永存。在寧靜淡然的世界裡,臨窗聽雨,且聽風吟。怡情山水,耳聽天籟。深夜獨處,品味淡然,抒懷心緒淡然若水。讓心靈擁有一份清新和寧靜——世事若落花,心境自空明。

  時光悄然地滑過流年,當思緒輕輕撩開歲月的帷幔,跨入記憶虛掩的門楣,塵封的往事便再次將過往的風景綻放。善良的心扉執著一顆善良的心,一生詮釋著愛的世界,遵循著寧可別人負我我不負任何人的做人的原則。世事紛雜,人心冷暖。時光漸遠感悟的是一種生活心境,淡然沉靜,在眸光所及的每一個角落萌發,那是久違的幸福。一縷曉風踩著春的腳步,從季節裡穿塵而過,送來花香。是誰在花間淺淺的低語,訴說著惆悵?又是誰在飄飛的花瓣上印滿書香?陌上花初開,驀然回望,春,搖落無香的寂寞,在天涯外,落花逐水,淺吟輕唱,細數著花開花落的輪迴。讓我們疲憊的心靈得到一些寧靜吧,在喧囂中迴歸純淨,迴歸這本位和自然。學會淡然地看淡一切,以平靜的心態接受生活中公平和不公平的待遇,接受生活中隨心或不隨心的安排!

  學會在自己的情緒裡尋求解脫,當如蘇軾的《定***》詞作所言:“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如清茶經過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熱,秋風的清涼,冬霜的清冽。在薪燃火熾、浮沉不已之時,愈加散發自己的醇香。無論處貴處賤,順遇或者逆境,都能保持本真,釋放生命的滋味。沐浴煦風和暢,聆聽耳畔鳥語清脆,頓悟天地之悠然。感懷人世間此樂,挪步山巔,俯攬萬物,千山萬峪而盡入視野。生命是一抹平淡的痕跡,終會隨風而去。時光荏苒的思緒,蟄伏於光陰的兩岸,默然無語,曼舞著一季的風景。塵世的風月中,有些人終是無緣,一次次的擦肩而過,空留遺憾在心間。懂了忘了,丟了放了,風花雪月猶如天上明月鏡中花,一切本是虛,何必去較真!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