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代的文章

  過去的時代是怎麼樣的?現在的時代又是如何?誰能暢想那未來的時代,時代在不斷的變化著。人們的心,人們的夢想將永不停滅。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時代

  作者:mofeng

  對歷史略知皮毛的人都會知道,中國擁有著長達五千年曆史文化,經歷二十餘個朝代。穿越時間,歷經歲月,千年光陰溶解於我們心中。 ---題記

  一 更替

  每一個朝代的更新無不伴隨著血腥和戰爭,血,刀光,劍影,嘶吼,戰士的驍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即使如今刀光劍影早已不在,鼓角爭鳴漸漸遠去,這一幕幕仍出現在我們眼前。時間就是如此無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當年的輝煌成就,昔日的巨集圖霸業如長河沙爍,曾經的盛世繁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一去不返。地位,權利,無數君王為此而戰,有的甚至戰死沙場。時代,卻如此不留情,戰爭,更替,以血寫出了悲壯的篇章

  二.臣子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位稱霸天下的君王,身邊必有得力賢臣相助,墮落者,自有小人相隨。有些賢臣最後得到起用,幫助君王稱霸天下,開創盛世,有些則生不逢時,在傷感與悲愴中死去。小人與君子,一個選擇,代表了你的朝代是強勢興起還是走向滅亡。屈原,眾所周知的賢臣,可惜當時的懷王昏庸無能,以及眾貴族的妖言惑眾,終是讓他帶著沉重的悲傷,以壯烈的方式,離開人間!但是,所謂飛鳥盡良弓藏,這種事,帝王幹過的也不在少數,文種,一代賢臣,與范蠡一起輔佐勾踐成就春秋霸業,戰事平息,范蠡立刻離開,給文種留下這樣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可與之共患難卻不得與之共安樂”文種未聽勸阻,終究被賜死。臣子,終究只是棋子,君王的棋子。

  三.君王

  帝王,古代權勢金字塔最頂尖的存在,一位君王,不只要有才能,更要有坐上皇位的勇氣與力量。曹操,一代奸雄,但當我們細細揣摩,卻發現諸多可取之處。他的一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極深“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君王,一國之王,那種狂傲,耐人尋味。世事更迭,歲月無常,多少帝王都被風雨無情的打去,但昔日英姿,依舊未變。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間,帶來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感悟,亂世之間,唯有靠自己的努力,勇氣,堅韌,為自己開啟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2:跟上時代步伐

  作者:包成海

  我在2001開始上網,去年年底我開始用蘋果手機上網,最近在女兒的幫助下下載了支付寶。我爭取跟上時代的步伐,說啥也不能落伍。

  如今時代變遷,瞬息萬變,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電腦、手機和網路已經被廣為利用,世界正朝著高科技、網路化、資訊化、全球一體化迅猛發展,進入到了一個知識創新和“學習型社會”時代以及“後喻文化時代”。自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有顛覆性思維和勤奮學習才能不落伍,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首先,要刻苦鑽研,對網路知識要融會貫通當今我們生活都在真實世界和資料世界這兩個平行的世界中,我們只有在資料世界中運用自如才能有所作為,才有在真實世界中創造出更多財富。

  我對網路知識知之不多,總是處在初學階段,而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時代的特徵是無界限、全民化、資訊化、傳播速度快。如果自己不快馬加鞭,不刻苦鑽研,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也就很難開展好營銷工作,因此全面掌握和運用網路知識是時代的要求,刻不容緩。

  如今每個企業都在網際網路載體下,要把握什麼、要幹什麼,其實就是追逐著網際網路,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這不是我願不願意的,而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掌握和運用網路知識必須下大力氣,刻苦鑽研,我要每天保證拿出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潛心研究網路只是,努力建立更加廣泛網路聯絡,及時瞭解和通報資訊,加快開啟或拓展網路渠道。

  其次,要改變思維,破除舊框框立足創新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思維必須轉變,不能走老路,不能因循守舊,而要敢於實踐、敢於創新,面對網際網路被廣為利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己要充分考慮到怎樣加快思維改變,考到怎樣通過用網際網路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設計未來的發展前景。

  改變思維的中心意思就是將過去的傳統生活理念改變為現代的網路生活理念,運用好新一代的資訊科技,把我們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貫串起來,使其具有資訊感控自知,高智慧優化決策和準確自控制執行,適應資訊化的發展,通過不斷地創新觀念和思維,努力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發展。

  第三,要在網際網路浪潮裡,迎風博浪,勇往直前。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在資訊化的大海里暢遊需要自己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自己有決心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爭取實現自己延年益壽的人生夢想!

  3:時代的記憶

  作者:徐琦

  2015年4月26日,一顆曾照亮90年代青年人心中那顆星星從璀璨的星空隕落,這顆星喚作——汪國真。但在我們心中深邃的天庭,依舊有他,永遠閃爍著光,有他尋覓的目光。

  80年代的喧囂突然以沉寂,90年代以絕望和沉默開始。90年代的社會是轉型期的迷惘,90年代的人,憂鬱、彷徨、墮落甚至自殺。他出現了,言人人心中所有,道人人筆下所無,他像一縷春風,吹融了寒冰,攜帶著希望,直撞青年人的心牆,為他們呈現豐富多彩的世界,溫暖撫慰他們的心靈。

  隨著1992年思想大開放,市場經濟與大眾文化的勃興,人們的觀念有所改變,對於詩歌,態度也有些轉變。人們開始厭倦了朦朧詩,厭倦了海子詩歌的沉重與嚴肅,而汪國真的詩歌,正當契合了當時的時代精神轉型,成功地俘虜了人們的心,成為了青春勵志格言,供不應求的心靈雞湯。

  汪國真的詩歌是對於青春的緬懷,是時代的記憶,那時候“練龐中華的字,抄汪國真的詩”是一種時尚。他的詩短小精悍,富有哲理,朗朗上口,具有韻律美。他的詩離我們很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他的詩中找到答案。他的詩大都關於理想與追求、人生道德、愛情、親情、分別、歌詠風物。很多人說他的詩是心靈雞湯,但我想,他至少是味道純正的、真誠的。

  他告訴我們,學會等待,走過漫長黑夜就是黎明;

  他告訴我們,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他告訴我們,假如不夠快樂,就讓陽光灑滿每個角落;

  他告訴我們學會跨越,跨過高山,跨過真實的自己。

  然而這走進90年代千千萬萬青年的詩,卻保受排擠,質疑,唾罵。在流派林立、從來無法形成統一意見的詩歌界,對他的態度出奇一致:看不上,遠離他。沒有多少人把他當回事,嗤之以鼻,在其他詩人眼中,他是偽詩人,他的詩膚淺單薄,登不了大雅之堂,無文化底蘊,無生命力,不深刻,不純粹。許多人認為,要是這種詩可以稱之為詩的話,那麼千千萬萬人都可以是詩人。

  在詩歌界,顛覆似乎是一種傳統。那時候的“倒汪運動”曾讓汪國真壓力很大,像之前,北島與舒婷剛剛火的時候,也有“打倒北島,pass舒婷”的口號,那時候的詩歌界,其實也是在捍衛純文學的尊嚴,文學還未進入多元化,詩人們還未能接受其他的詩歌形式。

  面對各色的聲音,他說:“你想讓我哭,我卻偏要笑,每一次低我,總使我更高。讚美似露珠,詆譭是肥料,風來樹更長,雨去山更嬌。檢驗詩歌價值的權威標準只有2個——時間與讀者。”自1990年成名至今,汪國真的詩歌被盜版20多年,時間證明了一切。

  如今的5月,天氣微悶,細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陣雨,都是世界悼念你的淚。你像雨後那股清新,沁人心脾。我眷戀你的“味道”,尋覓你的背影,追隨你步伐,我也會想,成為那碗味道純正的心靈雞湯,不膩口,溫暖至心。

  文字不滅,詩歌永存,你永遠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