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散文大全

  青春,沉醉在極富濃厚的書香中。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覺:每當翻開史書,就像是在品嚐一杯濃濃的咖啡。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引領你成長;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走過我成長的腳印

  中國大江南北,美景數不勝數,青山綠水,美不勝收。黃山,對我來說是另一種含義。

  都說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起初我半信半疑,但自從去過那裡後,我就真的忍不住讚歎了。

  今年夏天,去了黃山,走了一天的路,到了南大門之後,看到路上的人成群結隊,大部分人拿著柺杖,心裡難免會有會有些疑惑,後來才知道,那是爬山的時候走不動支撐著向前走的工具。

  第二天起一大早,天剛泛起魚肚白。我們一行人去了黃山市的一家早餐店,黃山市是充滿徽韻的一個小城市,還沒有我們縣大,那裡最出名的也就是“老街”了吧。裡面賣的東西都是一些比較有古韻味的東西。

  有種江南水鄉的味道。我們上山的時候是坐纜車上去的,纜車慢慢升空,附近的景色變得越來越朦朧,雲霧繚繞,這時候的我忍不住拿著照相機一直拍照。之後去了很多個景點,到了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已經是筋疲力盡了,爸爸問是坐纜車下山還是走著下山,我本要坐纜車的,可是爸爸卻又先我一步說要走著下山,內心掙扎了好半天,最後還是跟著他們一起走下山。本以為很快就會到,沒想到到最後我們走走停停走了兩個多小時,下山也這麼累!在路途中我跟爸爸跑在前面,可最後我還是跟不上爸爸的步伐,本來想要放棄坐在原地等後面的大批人馬,可是爸爸勸我說:“這點困難都要退縮嗎?你以後還要面對許多個困難,難道你也要像這樣放棄嗎?”

  聽了這些,我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向山下跑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到達了終點,這次我學會了克服困難。並且決定以後不管有再大地挫折和困難我都會盡自己之所能去克服它,翻越它,超過它。這裡見證了我的成長。

  從小學五年級都初中九年級,五年時間,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年。我跌跌撞撞地成長,走過的路上都有我的足跡,或深或淺。

  黃山下山的路上有我成長的腳印,學校的各個角落有我成長的腳印,家裡,街上,到處都有我成長的腳印,是它們見證了我的成長到成熟。

  :軍訓中的成長

  成長是快樂的,但肯定也伴隨著挫折,只要我們想辦法,動腦筋,不要輕易言敗,定能把他們一個個克服,成功以後將是給我們帶來一段美好的回味。比如說,小學畢業後的那次軍訓就是一次美好的回憶。

  七年級初,老師剛剛宣佈我們要去軍訓時,我們班上便炸開了鍋,有高興的,有沮喪的,也有一言不發的。我想:這可怎麼辦哪,我可從來沒有獨自出門一天以上的,如果發生了某些我沒遇到過的事我該怎麼解決?此刻,我不禁為五天軍訓擔憂了起來。

  第一天,過得還蠻順利的。

  第二天,我們將迎來整整一天的軍訓,分好組後,我們隨著一個教官,來到了一片陽光下,教官嚴肅的說:“開始上課!”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都被這氣勢鎮了一下,我心中暗暗對這個嚴謹的教官有了好感。

  “第一個動作,立正與稍息!”胡教官話音剛落,同學們就開始操練起來,但沒掌握動作要領,不是這裡錯就是那邊錯,動作顯得那麼笨拙,一點都沒有胡教官做的那麼瀟灑自如。接著又教官又指導了下,才稍稍進步了點,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輪到我們來做時,卻那麼難,我們真是感到慚愧……

  “第二個動作,原地踏步!”我們懶懶散散地踏了起來,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後,大家才認真,有力的踏了起來。教官總算露出那副滿意的笑臉。

  到休息時間了,教官一改那嚴肅的表情,與我們雜談,我們愉快極了,大家都對他留下了好印象。

  晚飯是自己在家包餛飩吃,那張餛飩皮在我手上,可我好象覺得皮都特別小,根本包不住餡,勉勉強強包了幾個自己認為不錯的,下到鍋裡才發現餛飩都“骨肉分離”了,吃飯時,吃著自己做的“麵糊糊”,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層的感悟……

  到了最後一天,我們乘上了環城車之後,我在環城車上美美的回味軍訓的過程,感覺真實好極了。

  或許,這次的軍訓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卻是我人生當中一次難得的磨練,讓我終身受益匪淺。

  :好書伴我成長

  什麼書才算是好書?這個問題在我不同齡年段有不同回答。

  小時候,媽媽總會拿一些名家名作給我看,可那時候的我不愛看它們,因為那一些文字對於當時的我還不易懂,但是聽媽媽說這種書有助於我的寫作,我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開始看這一系列書籍,雖然我對他們並沒有興趣,因為不感興趣,所以一般其中的內容我都是印象不深,往往是今天讀的,到下週就全忘了。

  這種為了讀書而讀書的行為,直到現在我都認為很慚愧。

  但是隨著年齡漸漸增高,當我再次拿起魯迅的文章看時就不會像兒時那樣被當時“人吃人”場景所困擾。而是有了一種更深刻的領悟,在哀嘆中國過去歷史的同時我也不忘感慨新中國成立的艱苦。從那次“重拾舊書”後,我便開始對書有了興趣。起先,我開始從家裡看書。這一看,才發現原來這麼多好書長時間都被我忽略。我細細研讀每一本書,不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能讓我學到許多。有的是讓我學到其中的心境,有的是讓我學到其中的寫作手法,這些都能在我的作文中體現出來。

  讀得書多了,自然能總結出一些經驗。

  書也需要挑選著看。時間少了,但是書不能不讀。為了加深印象,我會在書上點評和圈畫。如果遇到好段落,我會將它摘抄下來,方便時常翻看。

  可是讀書也需要那份心境。

  讀書時只有靜下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特別是閱讀古詩、古文時,多幾分想象,多幾分寧靜,就像在銀盤裡盛雪般透徹。如果能做到這點,可能在公交車上也有幾分感慨。在眾多詩人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杜甫,他的詩是如此的深沉,對情感的流露豪不掩飾。我是在讀了他的詩作後才對古文感興趣的,我甚至已經會作詩,並受到同學的肯定。我想,任何一本書都是作者花心思的作品,好書這個詞只是在不同人眼裡不同的含義。但是每一本書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只是它存在的方式不同。有的格外引人注目,有的是通過他人介紹面向大眾,還有一些是默默無聞來尋求你的發現。

  只有一個人真正愛上書籍了,才會有好書與他接近。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