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值得大家思考的感悟文章

  人生路漫漫,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如果想通了那些問題,這會是我們人生中一筆珍貴的財富。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獲得快樂,需要一點智慧

  比賽沒獲獎,義大利人卻能夠狂歡、祝賀;獲得了第三名,中國隊員面露不快。這鮮明的對比,怎能不讓人唏噓感懷?箇中原因令人深思:國人的“第一”情結,國人的功利心態,像一把無情的掃帚,幾乎將人生的快樂清掃得乾乾淨淨了。

  看來,獲得快樂,真的需要一點智慧。

  得獎固然可喜,而享受比賽過程的快樂,更不可或缺。比賽是這樣,學習、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太看重第一,太過於功利化,凡事都要名列前茅,什麼都要金獎、銀獎,那麼,在人生路上,你將始終揹著沉重的十字架,不僅步履維艱而且可能苦不堪言。

  所以,快樂的人生,一定是悅納自我、揮灑自如的人生。就像義大利人那樣,大家盡心盡力沒有差錯,人人表現出色,人生便可無悔矣,於是,便能夠開懷大笑,便有理由狂歡、祝賀。所以,真正的快樂必然在功利之外;太多的慾望,有時可能就是精神的枷鎖。

  看我們的教育,似乎也走向了極端。舉國上下,成才教育大行其道;大江南北,成功學長盛不衰。學生、家長甚至學校,把成功定義為考高分上名校獲大獎。而“成人”的教育卻被淡化了,快樂的教育被忽視了。

  整個社會幾乎都把目光盯在高考上,都把心思用在六月的衝刺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觀景象,像好萊塢大片一樣,每年都隆重上演。金榜題名,則皆大歡喜;萬一名落孫山,就可能成了難與人言的災難。狀元,自古以來就令人豔羨,無論在哪裡都受到追捧。而很少有人心懷悲憫地問一聲:你們的人生快樂嗎?

  獲得快樂,其實需要一點智慧:減少一點慾望,減少一點苛求,不走極端,不求完美,盡力就好。因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來壓自己,不用拿別人來逼自己,不要用名次來惱自己。站在人生的舞臺上,無論是旦末,還是淨醜,盡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心滿意足了。是鯉魚,就在自己的清流裡盡情遨遊;是雄鷹,就在自己的藍天裡任性飛翔;是駿馬,就在自己的草原上自由馳騁。

  人生就是一場場馬拉松比賽,你爭得了第一,你享受了鮮花與喝彩,但也無需趾高氣揚春風得意;他落在人後,他折戟沉沙,也不必因此就一蹶不振痛不欲生。享受了奔跑的過程,鍛鍊了堅強的意志,認識了參與的價值,這就是莫大的收穫。生命的快樂與魅力,不就是一次次勇敢的參與,一次次無悔的進取嗎?做事盡心,則人生無悔;工作盡力,則事業無憾。

  就像劉翔那樣,獲得冠軍則享受鮮花和掌聲;比賽失利也無怨無悔,不言放棄,一直堅持走好自己的路。既能安享成功的喜悅,又能承受失利的考驗,這是做人的風度。

  若是得亦憂,失亦憂,老是給自己一個難以企及的標準,老是把自己放在與人競爭的關係上,患得患失,憂心忡忡,痛哭流涕,那麼,人生何時而樂?

  得之,不狂,失之,不悲;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在競爭中共生,在共生中獲得快樂。

  可見,獲得快樂,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其實它是一種很簡單的智慧:不求完美,不苛責自己,不管結果如何,“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

  2.雨什麼時候下

  雨什麼時候下?風什麼時候起?只一個“等”字。

  等待即是整個生命,有時是盲目的,有時是清醒的。

  當希望的未到來之前是等待,當它到來以後還是等待,因為那時又有一個新的希望了。但是有些希望的不會到來,於是生命在不斷等待中還有失望。

  不過不會徹底失望的,因為人的一生當中不止一個希望。

  在等待中不停問自己,那希望的是否真會到來呢?或許這疑問太多太重,會失去一些勇氣、一些致趣,有時也會反而因此勤奮起來。

  等待得太久,也不免令人灰心,世界真的昏暗了嗎?那為什麼有陽光、藍天和白雲?風景的自欺,心情的自欺?自然,不自然?迷惑,清醒?輕鬆,沉重?飄,飛?浮,沉?解釋不清又何必解釋?不如不說,只等默默走過,走過歲月,走過時空,走過許許多多,不說,用心地等。

  等待的時候可以什麼事都不做,也可以什麼事都做;可以做每天在做的事,也可以做些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等待其實是很隨意的。

  等待既然是人生之路不可迴避的事情,那麼,我們究竟應該選擇怎樣的等待呢?

  3.朋友比不上敵人

  他在街上遇到以前一個好朋友,他說:“我故意掉頭走了。不讓他看到我,何必要大家碰頭。然後虛偽的演一場戲?我不會原諒他從前出賣我。”

  過了數天,他在街上遇到他的敵人,這個人以前曾做了很多事情攻擊他。他看到他,不但沒有避開他,反而上去和他打招呼。兩個人客客氣氣的寒暄了幾句。他說:“算了吧,他以前那樣對我,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人總是自私的。”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

  我們從來沒有對敵人付出感情,但是對朋友。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感情。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

  原諒敵人,那是風度和器量的表現,我們可以原諒一個敵人,就是感覺在他之上,有權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和他一般見識。

  但我們對朋友卻是很苛刻的,原諒他,就是縱容他,就是自認傻瓜。他知道太多關於我們的事了,我們對他的要求不同的。他對我們也應該有別於其他人,所以朋友對我們不好,是很難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