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優秀文章

  誠信已成了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品德,誠信能完善我們自己,它對自己、他人都有好處,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業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進步,這些比無誠信要好上許多。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誠信的優秀的經典文章,歡迎閱讀!

  篇【1】:當誠信離我們遠去

  誠信,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可我卻始終無法真正理解這個詞的含義。誠與信,拆開意思好懂,可一但合起來,

  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真正做到它呢?

  我只是一名中學生,無法從社會上獲取誠信的價值,但我從電視上卻;瞭解了當代人的誠信觀念。

  喜歡看法制頻道。一天,從電視中又看到了一個“犯罪”團伙。這個團伙的成員過於簡單,只有兩個成年人而已。他們的“犯罪”途徑並不複雜,只是欺騙人們的感情,利用人們的同情。他們是兩個無業遊民,好吃懶做,自己掙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於是他們決定上街去騙吃騙喝。他們編造出各種謊言,如:家裡窮,沒錢給自己的父親看病;自己的身體有病,不能下地勞作,但家裡還有一個要上學的孩子……諸如此類,人們同情他們,給他們錢。他們拿著這筆本不該屬於他們的錢,去另一個地方消費,用完了,再轉戰到另一個城市繼續去乞討。他們心安理得,可他們並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為他們的家庭擔心。這就是他們的誠信觀念。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有錢花比誠信更重要。

  在我們當今社會,誠心十分重要,可這個社會卻在遠離誠信。我在想,如果有一天,誠信拋棄了我們,離我們遠去,這個社會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最根本的信任,這個世界還會充滿愛嗎?

  作為一個現代人,更應該注意誠信問題;作為一箇中學生,更應該樹立誠信意識;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更應該講誠信進行到底。

  誠信,請不要離開我們!

  後記:社會渴望誠信,人類渴望誠信,生存渴望誠信,將誠信進行到底,不僅是我們的責任,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篇【2】:誠信是福

  誠信是每個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種品質,在我們這個人文社會,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都要講究誠信,誠信是福,一個擁有誠信的人不管在事業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取得成功,所以誠信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一項方面。

  誠信是講究方方面面的,商業、工作、生活、交友……都要講究誠信,人們需要誠信維持關係;商業需要誠信來維持自己的生計,維持與其它公司的合作。誠信可以使他人對自己有好感,誠信也可以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得到提高。誠信小到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高,大到可以使自己一舉成名。誠信能夠幫助自己取得在事業上的成就,也能取得在生活上的快樂。

  誠信不僅是說,也要行動,學會誠信還要學會謹慎,不能對他人坦白對自己對他人不好的事,一顆誠實的心還需要謹慎,謹慎他人,當別人信任自己時,也要小心。誠信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提高,有一個成語叫做日行一善,我們也要做到日行一誠,只有堅持才能保持自己不變的品德,在誠實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練自己的耐力,這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嗎?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一個守信用的人往往會被他人所接應。誠實需要勇敢和謹慎,信用需要堅持和完善,只有做到這樣,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誠信的人。

  誠信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不欺騙他人、不守信用,一個無誠信的人就是喪失了品德,是一個身心不健康的人,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可以說就是騙子,這樣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賴,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這樣的人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們在哪裡,都要具備誠信。

  誠信需要經得起誘惑,無論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違背誠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會對自己將來有著很大的影響。和無誠信比起來,誠信要好得許多,既然誠信好,我們為什麼又要去選擇無誠信呢?

  誠信已成了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品德,誠信能完善我們自己,它對自己、他人都有好處,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業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進步,這些比無誠信要好上許多。懂得誠信,做好誠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說誠信是福。

  篇【3】:誠信——人生的準則

  松下集團的創始人松下幸之有一句有關誠信的名言:“長期守信得來的信用,很可能只因為一次失信就人格破產,所以,愛惜信用的人一定要謹慎行事,千萬不可走錯一步。”這句話言簡意賅,告誡我們要守信,不要因為一次失信而遺憾一生。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有一個人去國外出差,因為沒帶夠錢就向當地銀行借了一筆錢,回國後,他把這筆錢還了。幾年後,他女兒要出國留學,可人家學校不接受,一問原因才知道,他有一筆滯納金沒交,所以他的誠信度被銀行打到最低。這下好了,女兒留學不成,只有在家後悔了。

  在1797年3月,拿破崙在盧森堡第一國立小學演講時瀟灑地把一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給該校的校長,並且說了這樣一番話:“為了答謝貴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夫人約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現上一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裡,只要我們法蘭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價值相等的玫瑰花,作為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徵。”後來,拿破崙窮於應付連綿的戰爭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並最終因失敗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自然也把對盧森堡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

  誰都不承想到,1984年底,盧森堡人竟舊事重提,向法國政府提出這一“贈送玫瑰花的諾言,並且要求索賠。他們要求法國政府:第一,要麼從1798年起,用3個路易作為一束花的本金,以5釐複利計算,全部清償;第二,要麼在法國各大報刊上公開承認拿破崙是言而無信的小人。法國政府當然不想有損拿破崙的聲譽,但電腦算出來的數字讓他們驚呆了:原來3路易的許諾,至今本息已高達1375596法郎。

  上述兩個例子的後果都很嚴重,也都告訴了我們一次不經意間的失信,引起的後果往往很嚴重,又難以預計。

  我們要想成為誠信的人,就應該在作出承諾時量力而行,許諾是鄭重的行為,在許諾前考慮多方面因素,確保自己能實現諾言,不失信;在許諾後,我們要盡力而為,只有盡力了我們才能將諾言實現並做好;在諾言無法實現時,我們要向受諾人解釋清楚,以求得受諾人的諒解,還要尋求解決的方法,爭取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從現在起,我們都要做誠信的人,不再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