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書籍的文章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也是一道風景,在書中,我可以領略到喜馬拉雅的雪山美景;感受西雙版納的神祕色彩;欣賞夏威夷的海邊風情,魔鬼三角的可怕氣息……我愛書,它使我“遊覽”了世界的大好山河。我們在書的世界中自由的翱翔。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書的味道

  作者:隨淡隨安

  圖書館的書都借了好久了,今天才想起來該歸還了,可是書還是沒看完。看著不斷上升的電梯,我突然意識到,每次我都是這樣興致勃勃的將書借回去,在這樣惋惜似得將書還回來,中間唯一做過的事就是有事沒事總把書拿在手裡,埋首在其間尋找一種味道——書的味道。

  在陽光下,在累的時候,在迷茫的時候,在寂寥的時候,又或者在某些不知名的時刻,我常常埋首在書間,嗅著這種獨有的味道,在那裡尋找時光靜謐的感覺點,或者什麼都不想,或者想一些人,一些事。也許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動作,但是卻成了我執著的習慣。在這樣的時刻,我心裡總是安然的,靜的像一潭死水,真正的泛不起一絲漪漣,好似生命就能這樣一直靜靜的流淌過去,所有紛擾的凡塵瑣事在這裡都渺小的幾不可見。朦朧的認知裡,我應該是一直喜歡書的味道,估計從識得它的那一刻起就喜歡上了,所以才有了我如此執著的習慣吧!

  有時候真想衝動一把,找一本書,在陽光下,在微風裡,把它一口一口嚼碎在脣齒間,慢慢品嚐,讓這種令我安然的的味道慢慢滲透到我的氣息裡,在我的氣息裡飄蕩,在我的骨血裡流轉,這樣我應該就會一直靜靜、穩穩地前進,不會再被某些事輕易絆住,擾了心神,亂了方向……

  關於2:與書在一起

  作者:木子`李

  什麼是財富?有很多的跑車?有數不完的金錢?有很多處房產?我想這些是對的,但又不全對。這些物質都會隨著歲月慢慢消失。但一種精神上的財富卻不會消失,那就是精神財富——書。

  早晨醒來,做完一系列的洗漱之後。出門,走在清晰、寂靜的校園小道上。與迎面吹來的微風撞了個滿懷,初升的太陽招招手,便攤開隨手帶來的圖書,坐在澗邊石頭上。在蟲鳴鳥叫的伴曲聲中讀上一篇美文佳作。拋開世間的煩惱,陶冶著情操,頓時感覺世界是多麼的美好。

  午後,衝上一杯海南特有的老爸茶。在樹陰的籠罩中,繼續攤開我的書本,低聲讀著書。“知了,知了知了”遠處傳來知了的叫聲,聲音有節奏的響著。似乎在跟著我一起讀書,不過他們的聲音比我的還大,帶著一種不服輸的態度,我的讀書聲也逐漸加大起來。整個下午的時間中都是我們強有力的讀書聲。“嘿”我說:“知了老兄,能不能別再比了,很累了”不再管他們了,累了就喝上自己沖泡的老爸茶吧!甘甜的茶水沖刷了我的腸和胃,感覺真清爽。書的內容正如這茶一樣樸素,帶著甜味。

  夜晚的天空真美,仰望天空,徜徉星星王國。哪個星星最閃亮?我在高興的指點著。“那個那個”“不是,是那個比這個更美”孩子快醒醒,媽媽的叫聲瞬間竄進我的耳朵。我被這聲給驚醒了。看著眼前的媽媽,我不禁驚到,剛才我不是在田野上看星星的嗎?現在怎麼躺在床上了呢?再看看我手中的書,恍然大悟。原來是我看書看得入迷。剛才是我在做夢啊!現在想想也怪可笑的。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逛街時,在挑選衣服的時候,不由得念出《三國演義》中的橋段,周圍人都說這個孩子怎麼了。這都是我看書看到入迷導致的原因,認識我的人都說我看書看得太入迷;不認識我的呢,就說我是個“神經病”。

  可我就是這麼一個人,怎麼說呢?吃飯在看書,走在大街上時也看書,甚至上廁所時也不忘拿我的愛書來翻一翻。書就是我的生命。與書在一起就是一種緣分,扯也扯不斷。

  關於3:領略書籍之美

  作者:馬永歡

  我閱讀了許民彤的《書籍過度設計的啟示》一文,深受啟示。因為我設計了自己的兩本散文集,第一本是《火對冰的表達》,第二本是《神奇美麗的博南》。

  我在設計我的書籍時,參考了相關的書籍,根據我的散文集的內容,進行設計。在設計第一本散文集時,天龍印務有限公司的書籍設計美女對我說:“馬老師,需要我設計嗎?”我說:“不需要,我設計。”我這個人,素來喜歡創新,特別是自己的東西,即使搞不好,也無所謂,總結經驗,下次力爭做好。

  其實,我不懂書籍設計,只是從感覺上感知書籍的裝幀,一是好瞧不好瞧,二是封面封底的圖片及圖片鑲嵌的底色,是非符合書名所包含的內容。如果好瞧,如果裝幀符合內容,就行。就像我買衣服,自己認為從顏色,從款式,從大小,從價錢,符合自己的需要,就行,就是好的。至於要從理論上說出,為什麼好?我就弄不清楚,因為我不是服裝設計專家。

  通過仔細閱讀許民彤的文章,我才進一步認識什麼是書籍之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的,書籍之美,其中之一就是高尚。有了高尚,書籍就美,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與書籍中的高尚之人談話,談話如同談戀愛,如痴如醉,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

  “無論從閱讀中發現美,還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美的主觀體驗,高貴與美好是閱讀的本質,是閱讀物的本質,是我們許多人所追求的閱讀的精神和靈魂,這是我們所需要的最美的書。”從一個讀者的內心需要說,通過閱讀,應該獲得一定的高貴,一定的美好;從一本書籍來講,本質就是要高貴與美好。這高貴與美好,是作者與讀者共同追求的,共同需要的。在文化生活中,我既是讀者又是作者,雙重身份的我,經常變換角度,體驗書籍的高貴與美好。

  “從書籍裝幀藝術的角度說,書衣***裝幀設計***如人衣,讓一本書穿上得體的服裝,它們就從一疊印刷品變成了一件藝術品。”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形式,二是內容,二者都重要,不可偏廢。書籍的裝幀設計,不能僅限於自己的主觀想象,要三貼心,“一是作者”,也就是要讓作者滿意,感覺美好。也就是說,自己出版的書籍,或朋友設計,或自己設計,感覺應該十分滿意;“第二,跟讀者貼心”,書籍是給讀者閱讀的,所以,我在書籍裝幀設計時,多問未來的讀者,“這樣設計好嗎?”。

  書籍,不僅在裝幀上要設計好,而且在內容上一定要錦上添花。因為“一本書的歷史價值、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是書中的思想、理性和情感,這是一本書的核心和靈魂,也是書美不美的根本。”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在著《神奇美麗的博南》一書時,特別注意這本書的歷史價值、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因為我的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或全部,都是博南神奇的傳說,都是博南歷史上的歷史景觀。正因如此,書一出版發行,時間不長,一千本就銷售一空。我無意間採訪了讀者,好多讀者說,“感覺很好”。

  最美音樂,是聽不到的,叫大音希聲;最美圖畫,是看不見的,叫大象無形。這是我的追求,這是我理想,一生一世;這是我閱讀後的感悟,這是我實踐後明確的方向。這,就是我領略書籍之美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