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員工鼓舞的文章

  企業應該學會鼓勵員工,動員員工,使員工得到肯定。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碰到低潮,自己鼓勵自己

  我常常想,當我們碰到低潮時,會不會有人來拍拍我們肩膀,給我們打氣呢?

  說實話,當你碰到低潮時,看你好戲的人多,真正能為你打氣的人少!看不得別人好是人的天性,因此你也不必對人性的這種現象概嘆。或許你的老師、長輩會為你打氣,但他們也沒法子天天拍你肩膀。

  所以,我主張,當你碰到低潮時,要自己鼓勵自己!

  我並不否定別人的鼓勵的作用,事實上,別人的鼓勵會讓你有“畢竟我不孤單”感覺,於是生出一股奮起的力量;但是,我要告訴你:

  ——千萬別乞求、冀望別人的鼓勵,因為那隻會讓你像個可憐蟲!而這種鼓勵也帶有憐憫的意味。

  ——千萬別依靠別人的鼓勵來產生勇氣和力量,因為你未來的路還會有許多坎坷,可不一定每一次你低潮的時候,就會有人來鼓勵你哩!

  所以,要自己鼓勵自己,讓勇氣和力量自己在心中產生,好比開了泉孔,泉水自己源源湧出那般!任何狀況,你都可“自己取用”!

  不過,人在低潮時,有時連“活”都不想了,怎麼來“鼓勵自己”呢?

  因此,遇到低潮時,你第一個要有“活下去”的決心,因為這是自己鼓勵自己的先決條件。

  之後,你要告訴你自己:我要走過這個低潮,我要做給別人看,向所有人證明我的強韌!換句話說,你要為自己爭一口氣,不要被別人看輕!

  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接下來就是“做”了,這當中會有挫折、沮喪和“不知何日出頭天”的漫漫長夜等待,而你也很有可能再度被打倒!

  怎麼辦呢?

  有人在牆上貼滿勵志標語,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默唸;有人找個僻靜的地方,痛快地流淚;有人拼命看成功人物的傳記,有人藉運動來強化意志,忘卻沮喪……。

  方法很多,不一定生個人都適用,但不管你的方法如何,你一定要做到“自己鼓勵自己”——人遭逢低潮就有如孤身闖入原始雨林,在這種時候,你不靠自己又要靠誰呢?

  能自己鼓勵自己的人就算不是一個成功者,但絕對不會是一個失敗者,你,還是趁早練得這種“功夫”吧!

  篇二:人生正像母親的鼓勵“你能行”

  要想達到目標,需要有強烈的願望和必勝的信念,同時還要有振奮的精神。

  就在我撰寫本章時,我的老友也是工作夥伴亞伯拉罕・史培克塔來到我的辦公室。他是個能幹的公證會計師,在這個領域中具有領導地位。多年來是我最好的協商議事的物件,我們一起工作,我認為他就是一名成功者。

  我問他:”亞伯拉罕,能不能告訴我,你成功的原因?”

  他這樣回答:”我出生於布隆克斯,在貧窮的家庭中成長。雖然不能說是赤貧,這是以後的感覺,當時只認為自己是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的孩子。”

  他略微猶豫一下說:”我只是不想再貧窮下去而已。”

  不知道有多少美國人像亞伯拉罕・史培克塔一樣,受到貧窮的刺激而奮發。那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另外,亞伯拉罕・林肯也相當貧窮。美國人是不喜歡貧窮的。據說林肯的母親經常對兒子說:”亞伯拉罕,你要成為偉大的人。”

  我本身也出生於寒微之家。貧窮雖然是不利的條件,但也成為使美國人奮起的一大原因。他們期盼能脫離貧困,抓住目標,成為有積極態度的人。專心工作、思考、根據”必能做到”的人生觀生活,實現了各自的人生目標。他們都有獲得成就的強大動機。

  奮發向上的積極思考者能完成什麼樣的偉業,最傑出的例子就是令人難忘的奧運冠軍傑西・歐文斯。

  我很幸運,有機會認識這位優秀的運動員、偉大的美國人。有的體育記者尊稱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運動選手。

  雖然傑西・歐文斯本人婉謝這樣的讚美,但他擁有優秀的運動天分以及傑出的人格則是無庸置疑的。

  有一次在俄亥俄州哥倫布俄亥俄報協會的晚餐會上,我坐在傑西・歐文斯旁邊,問到他的人生經歷時,他對我說了以下的故事。

  他出生在非常貧窮的黑人家庭。可是他說:”我們在物質方面雖然十分貧乏,但是精神方面卻非常富有。”

  他說他小時侯極為瘦弱,體格根本不合標準。他那信仰虔誠、積極思維的母親,經常告訴他,他必能有一番作為,必能成為偉大的人,可是他從來沒有想到真的能夠實現。他的家境如此貧窮,沒有任何背景,一切條件都對他不利,不過他的母親經常告誡他:

  ”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信仰,因為信仰會引導你。”

  篇三:一句鼓勵勝過無數懲罰

  “誇獎如陽光”,這是一句美國的名言。中國人則這樣說:“好話一句三冬暖”。

  曾經早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遞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同學,你馬上就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來。老師接著又說:“據我瞭解,你要打的同學在這之前欺負了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隨即掏出第三塊糖獎勵他。這時男生哭了:“老師,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拿磚頭砸他啊。”老師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經知錯,再獎勵你一次。我的糖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看來此言不虛。

  人的進步,自我努力固然是第一要素,但外界因素也不可小覷,套用一位偉人的話說,可謂“鼓勵使人進步,打擊使人落後”。曾有這樣一件事,一名愛說話、好表現的戰士每次開班務會都要受到班長批評,原因是他愛多嘴多舌。班長越批他,他越對著幹,結果成了一個“刺頭兵”。後來換了一個班長,這個班長把他的敢說真話當作優點加以肯定,結果使他看到了希望,在班長的引導下,他工作積極,注意說話方式,年底被評為優秀士兵。實踐證明,儘管工作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方法不同,效果則大不相同。

  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都把由衷的誇獎和鼓勵看作是人類心靈的甘泉。心理學研究證明,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誇獎是人類共同的心理需要。一個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鼓勵他積極上進的原動力。事實也是這樣,一個人只要獲得信心,心裡一高興、幹勁一來,就可以發揮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過來說,一個人的努力和成績不能得到應有的肯定,也就是說,當“報酬”不存在時,就激不起努力的興趣,也就不可能爆發出超凡的能力。這是人類心裡的一面,也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戰爭年代,許多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之所以能克服非人所克服的困難,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出一個個奇蹟,靠的就是上級對他完成任務的信心和鼓勵。 目前的公司管理者,大都很繁忙,整天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希望在同一時間裡做好更多的事情,可是這些管理者忘記了在同一時間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他去做,這就是管理好所管理的員工。

  管理員工,不應讓員工戰戰兢兢,看見管理者就像老鼠見了貓,也不應該使員工成為管理者的“克隆”,缺乏應有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不應使員工在管理者面前像條“蟲”,而離開管理者就變成“龍”。我們主張:對員工管理應該嚴格,但是要讓員工覺得親近,讓其在“潤物細無聲”的氣氛中感到工作的快樂,應該讓員工遵守規則,學會學習,但更重要的是使員工打破常規,爆發出無限的創造力。因此管理員工的前提是瞭解員工,瞭解員工的前提是尊重員工。沒有尊重和了解也就沒有管理。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