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老師的文章

  年幼時,我們都不曾理解過老師,誤解過他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於明白了老師,可是老師,如今。你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我懷念的,那些大學老師

  作者:wendy婷

  1982年,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進入中國,街頭的涼茶鋪逐漸消失

  1997年,隨24小時便利店風行,大量中小規模百貨店、雜貨鋪關門

  2010年,受網際網路BTOC售書方式衝擊,全國新華書店僅剩不到百家

  2011年,房地產、家電零售業屢受衝擊,生物科技一枝獨秀,行情一漲再漲

  據民建中央資料,中小服裝店平均壽命僅1.7年,飯店平均壽命僅2.4年

  如此囂張的資料顯示,讓我再次憂國憂民

  從我們選擇經濟學開始,你必須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

  兩 年前的大學課堂上,我們略微學習了一些市場週期,邊際效益遞減等知識,也認識了國情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如今行情,及未來走勢!那些簡單的波形圖,自然規 律,你可以用長遠的目光聯想到現實生活中。它的確有如此微妙的變化與定律。不必懊惱,世間萬物,存在即合理,它必然會推動某種事態的誕生、發展。你需要做 的是接受及適應!

  你 也許跟我一樣懷念,羅明老師教我們各種國際商務談判的技巧,偶爾他也說幾句法語,初學者,實在是傷不起,他時常因為要出國的事務而耽誤我們的課程,總是鼓 勵我們,倘若有機會出國,一定要走出去,每次講他的妻子,女兒,很是幸福,從香港運奶粉,託付各種有志之士,自覺的這些年沒有混好啊!離別的最後,我們沒 有正兒八經的用英文談判,而是研究起了樂嘉的色彩性格學說,零星的人群,各圓其說,議論性格,愛情,婚姻,他問我們:找個顏色性格互補的物件會好點,他和 老婆就是典型的紅藍組合,要考慮婚後會不會AA制,簽訂婚姻財產製度等等。

  每一個與經濟有關的老師,有一股憤世嫉俗,或是悲觀卻無能為力的小情懷

  那 位我忘了名字的仙桃人老師,一口極不標準的仙普話,總說,房貸壓力巨大,小孩上幼兒園太貴,別看我一張娃娃臉,眉宇間不時透露出小憂傷,對經濟太敏感,容 易悲觀,導致自己要在現實的悲觀中保持樂觀,真心覺得累,現在,你們或許感覺不到多的壓力,幾年後,你們會跟我一樣,喘不過氣的。她偶爾會在課堂上發脾 氣,大家不是很喜歡,然而,我總是冷靜地坐在角落,審視她的表情,深表同情,她說懂經濟的人傷不起。

  有的人學了經濟,只是當做懂了,而有的人,卻真正用它去賺錢

  謝 玲,一個瀟灑的拉風的股票女子,她上課的時候都不忘拿出手機買上幾股或拋掉劣質股,偶爾走勢良好,跟我們分享一下,至今單身,也快成聖鬥士了。可能一個賭 性太強烈的女子,是瘋狂的,我佩服她特立獨行的風格!其實教書只是當副業來撐著一個說法,炒股才是她真正的事業,可能投資一份潛力股比找尋一個沒有安全感 的男人來的更痛快!

  你說,每次上課之前,總是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來議論,才開始進入主題

  我 們議論什麼,不是期貨,也不是風險轉移,而是她每天不同的服飾,各種時尚女靴,養眼裝備,她愛美,我們總盡飽眼福。她早已習慣這樣的上課風,她從不發脾 氣,等待我們討論完畢,期間她喝兩口什麼什麼茶,自然安靜了,就認真的授課。她很敬業,那個冬雨連綿的冷夜,只有我們三個人,去聽了她的課,她精心準備了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歷史,越南、墨西哥、朝鮮。那堂課很精彩,可惜,學生都沒去,也許,我們總會錯過一些精彩,失去後才緬懷!

  還有那位高情商高智商的微觀經濟學老師,她的改變可謂逆轉!一個成功女人成熟的蛻變!

  我 差點又忘記姓名了,不過還是想不起來,好像是兩個字吧!第一年,她頭髮那麼長,總是編起來,上課時有點羞澀,聲音不是很大,然而用形象生動的方式講訴枯燥 無味的微觀經濟,卻令人著迷,我喜歡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她的方式特吸引我,深刻而不乏輕鬆!我們一年時間沒在課堂相見,再次重逢時,她已經身為賢妻良 母,變得瘦骨如柴,更加黝黑,然而那份來自成熟女人的魅力卻綻放的淋漓盡致,她的著裝風格從之前的尼維熊轉變為ONLY,長髮也剪成了幹練精神的短髮,她講課的聲音變得洪亮了,人更加性感理性了,眼神透露的不是當年的溫柔膽怯,而是堅定與專注。些許的改變,也許是歲月與生活的推進吧!或好或壞,總是催人成熟!但願她敏銳的經濟頭腦可以靈活賺取更多的炒股錢吧!

  還有那麼多可愛可敬的老師:人特好的王扭扭,王扭扭的愛妻,打醬油的國際運輸與保險老師,還有情路坎坷的英語老師,還有那個孕婦老師……….

  最近特念舊,那些流逝的歲月,那些路過的人,僅剩回憶,晒出來,回溫!

  關於2:懷念我的老師

  作者:素墨清香

  我不是一個熱衷於懷舊的人,但人生一路走過,總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值得留戀,往日的生活中總有些緣份的甜美值得回味,有感激的恩情值得懷念和讚頌,比如我的老師諶育才。

  生命中遇見這樣有父愛般的嚴肅、有母愛般的關懷、又有花匠般用心呵護的老師,是前世修來的緣份,更是今生遇到的福氣。

  諶老師不是什麼名人大家,也沒有顯赫的身份,更沒有耀眼的光環,和千千萬萬個普通鄉村教師一樣默默地耕耘。

  諶育才老師在青峰小學***含附中***的三尺講臺上一站就是一生。他的性格、文化功底和教學技能,適應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任何一項課程***體育課除外***的教學。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幾乎都帶過課任過教,而且教得很好。雖然他的門生中沒有出個大人物,也談不上桃李滿天下,但在青峰大隊***現改為涼亭村***,60歲以下的人,沒幾個不是他的學生,路上遇到他,沒有人不敬重地叫一聲:“諶老師!”

  諶老師的嗓音比較尖細,又常年勤於教學,身體若顯得單薄清瘦。但他天生性格嚴肅,是那種不怒自威型的。我們做學生的以前幾乎沒見過他笑。記得那時我們學生在教室裡閒談,聽到他走路的腳步聲,大家都自然而然地安靜了下來。

  他教學嚴謹。一直要求學生寫字時身體和作業本都必須端正,而且筆畫要清淅規矩,間隔要勻稱,行距要平行均勻。我一手正楷鋼筆字就是當年在他嚴格的調教下練就的,現在在白紙上書寫,行行都是平行筆直的,不會上翹也不似蛇溜水。

  還有課文中的標點符號、段落層次、過度段的作用及運用、中心思想、寫作方法,句子成份主、謂、賓、定、狀、補的劃分等等,都講得一清二楚,並要求在作文或造句中正確的運用。

  老師教得好,學生就愛聽愛學。我的文字功底,多得益於初中時期他的教導,這是不敢忘記的。幾十年了,至今他講課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諶老師教書很細膩,起碼我感到受益非淺。現在很多所謂的大學生在寫字讀音方面都走調,特別扭。這時我就慶幸,慶幸我的老師從小就教會了我,不會在生活和工作中出醜。常見的如有些字作姓氏念,則讀另一個音,“諸”在有的情況下讀“之於”就順口些,單單讀“諸”則不通暢等等。

  我的老師性格就象他寫的字一樣,方正且剛勁有力。他是一個胸懷坦蕩,性格正直的人。工作中,有時那怕同你爭得面紅耳赤,也要將理掰直。大方面是***時期也敢頂風逆進,從不放鬆對我們的教育,這需要勇氣和膽量的。在他的教導下,我們的學習沒有嚴重脫節,所以後來升上高中,青峰學校走出來的學生在同班級的同學中成績多是佼佼者,就連當時的王老校長都說:“在芙蓉這個範圍,只有諶育才老師、何深恩老師和太字的一位老師,敢於冒著風險教書,經過他們調教出來的學生就是不一樣。”

  後來也正是諶老師和何老師們一起努力,將青峰學校辦得紅紅火火。一個村辦***當年叫大隊***學校,教學質量之好竟然影響到周邊公社,甚至安徽宿松望江都有學子前來求學。

  還有一事讓我記憶猶新,就是諶老師見不得學生有歪風斜氣的行為。記得有一次清早上學,幾個同學半路上躲雨打牌的事,後來被他知道狠狠地教訓個夠。諶老師自己也是這樣,我的記憶裡沒見過他打牌賭錢。

  還有一點也體現了他的正直,這也是現在很多老師做不到的。諶老師教書這麼好,在涼亭學校也很有威望,可從不收學生的禮物,他的原則是,只要你肯學他就願教,你成績好他就高興就喜歡你。

  我見到諶老師開心笑的時候,是在我再進青峰學校的那天。諶老師和石同學在學校門口接我,進學校院子門時,諶老師見到我後笑容滿面,第一句話就是:“終於來了,來了就好!”象是一個擱在心上很久的心事,終於放下了一樣。我從他的笑意裡看到了他對我的滿意、關懷,還有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希望。

  後來,我因生活所迫,舉家去了南方謀生。再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諶老師的時候,是前年春節回來在涼亭衛生所。他比以前蒼老多了,記得當時叫過老師後,接著就是感激老師教導的話語:“謝謝老師當年的教導,現在感覺真是受益非淺,寫點東西也是順心應手的了。”

  諶老師先是一笑,然後輕聲地說:“這是各人悟性,做老師的都是一樣的教,沒有分彼此。”

  輕鬆的話語真實的情誼。諶老師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臉面是嚴肅的,他的頭是昂著的,他走路的姿式是硬朗的,他走過的路是正直的,他的步閥是穩健的,他的為人是端莊持重的。他不僅教給了我知識,也教會了我做人,做正直的人,不向強勢獻媚,不向世俗附和,不向困難低頭。

  在我心裡,諶老師是高尚的。一個內心愛憎分明的人,一個讓人敬佩的人,一位讓我受用一生的老師。

  關於3:懷念恩師

  作者:雲中鳥之在水一方

  春節期間,高中同學為紀念畢業20週年組織了一次大聚會,這次聚會本是一個師生共聚,喜慶祥和的大聯歡,卻從同學口中得到一個猶如晴天霹靂般讓人揪心的訊息:班主任裴憲科老師因車禍已於一年前不幸去世。

  這個訊息讓我的大腦出現短暫的空白。驚愕、悲傷的我法相信這個事情的真實性,更無法接受這個讓人痛心疾首的事實。我再無心情與同學們談笑,更無雅興與他們聯歡,裴老師的音容笑貌佔據了我的整個腦海,二十幾年前的往事頓時湧上心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處於豆蔻年華的我懷揣著一顆為著理想努力學習的拼搏之心來到我的母校——原平市第一中學。高二年級文理分班之時,我因理科成績不太理想,更重要的是對文科的偏愛,讓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文科班,此時,我便遇到恩師裴憲科。裴老師英俊瀟灑、穿著講究得體,他那俊朗的臉龐,一絲不亂的黑髮配以筆挺的西服,亦或比較隨意的休閒裝,顯現著一位高雅大方、令人敬仰的師長形象。在與裴老師相處的短短兩年間,我看到的是一位師德高尚、博學多才,為人厚道的長者,感受到的是恩師對工作的那份敬業精神和對學生的那份摯愛之情。

  裴老師對學生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師德師風讓我至今無法忘懷。進入高三年級之後,他利用一週僅有的一天休息日給我們全班同學補課,卻從來沒有索取過任何報酬。他心無雜念,心裡裝的只有學生,學生們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是他最大的心願。他無所圖,他只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為他的學生今後的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這與時下每況愈下的師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我在二十年後最為感慨的。那時他幾十元的微薄工資養育著三個上學急需用錢的孩子,生活開支經常出現赤字。就在他經濟最為困難的時候,他也沒有收學生一毫一釐的補課費。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至今讓我感慨萬千。在裴老師從教四十年間,經他培育的學生遍佈祖國各地,從政者有之,從商者有之,其間不乏有居高官為富翁者,而他卻依然獨守著為師的清貧,信守著為師的原則,如紅燭般流著最後一滴淚;如春蠶般吐著最後一縷絲……

  裴老師嚴謹治學、文學功底深厚,讓我這個做學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裴老師雖非科班出身,但他肯專研,勤學習的工作作風讓他的教學水平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再加上後期的大學深造,更讓他在語文的教學中注入精髓、如虎添翼。他在他那三尺方寸之地為渴求知識的學生傳授知識、引導人生,真可謂是盡心竭力;在他聲情並茂、娓娓道來的舒緩的授課聲中,我們明白了《雷雨》中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更深刻體會到當時腐朽社會的黑暗現實;我們瞭解了《項鍊》中小資產階級婦女路瓦栽夫人那種求虛榮向上爬的心理狀態,更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莫泊桑這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的內心世界。他那如春風化雨般的教學方式滋潤著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在理想的天空飛翔……

  裴老師為人謙和、做事認真,深得領導的賞識、同事的認可。在他從教四十年間,除了在教研活動中與同事發生一些“衝突”以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總是與同事和諧相處;對於領導的安排,他總是克服重重困難,力爭做好做到位;他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優秀的教學成果見證著自己的辛苦和努力;對於個人職位的升降、自身利益的得失,從無半點怨言。他總是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用滿臉的微笑顯現著他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他一生與世無爭,從未刻意去追求所謂的功名利祿,他用一顆平和的心對待周圍風雲變幻的人和事,而他這種“知足者常樂,能忍則安”的人生態度,難道不值得時下浮躁之眾生學習和借鑑嗎?

  裴老師一生命運多舛,他在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上書寫了平凡而又精彩的一生。

  裴老師1949年出生於原平市東社鎮西頭村。少年時,因成績優秀從東社中學考入省級重點中學——大同一中讀高中,原本做著“三大三小”***清華、北大、哈工大、小汽車、小洋樓、小家庭***的成才之夢的他和他的學友們,卻趕上了當時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大潮,並在“造反”兩年後,返回原籍,這不能不說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不幸。然而萬幸的是1969年3月,因本村教學需求,他這個高中生在村委會的安排下,成為一名民辦教師,從此踏上了漫漫四十年的教學之路。並非科班出身的裴老師憑著青春年少、精力旺盛的先天條件,憑著堅忍不拔、盡職盡責的後天努力,硬是從不懂教學到成為教學骨幹。在村裡的那幾年教學積累,為裴老師今後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75年,裴老師因教學有方、成績突出,被範亭中學工宣隊員老翟相中,順利地成為範亭中學的一名代教。儘管這個代教的身份讓他受了很多委屈,但性格溫和的他默默地承受著。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憑著優異的成績本可以進入大學深造的裴老師卻又一次被命運捉弄,因家庭成分高被拒之於大學校門之外,這一年,對於裴老師來說是灰色的一年。然而,翌年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裴老師的命運。經過十年的磨礪,他終於由民辦轉為國家正式教師,其激動心情有裴老師當時口占一絕為證:十年臥薪何所求?只為金榜題名時,感恩顏笑機遇順,騏驥上路不停蹄。1983年,裴老師考入山西省教育學院成人大專班進修兩年,終於圓了大學夢,並於1985年調入原平市第一中學任教,直至2010年光榮退休。在此期間,因教學成績突出,多次被上級部門評為“優秀教師”、“崗位能手”等,並發表多篇教學論文。

  2008年,母校迎來了她的五十華誕,為做好校慶前期準備工作,裴老師被校領導委以編撰原平一中50年校史的執行主編,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頭緒凌亂繁雜,在這種情況下,他和一班編輯老師們迎難而上,加班加點,可謂是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經過三個多月的辛苦努力,一部圖文並茂、編撰詳實的名為《理想的沃土》的校史終於面世了。作為校史的主編,在編撰期間到底付出多少辛苦和努力,也許只有裴老師自己清楚。也就是在校慶時,我見到了裴老師,這是我畢業十五年後第一次見到裴老師,已是花甲之年的他,雖然額頭上的皺紋較從前有些加深,一頭烏髮也有些花白,但不變的是他的精神依然矍鑠,待人依然熱忱。短暫的交談,匆匆的告別。有誰會想到,這竟成為我與裴老師此生的最後一次見面,而當我得知這個不幸的訊息竟然已是一年之後,更別說在恩師的最後一刻送他一程,想起這些,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這將是我此生無法彌補的憾事。

  裴老師,您走的是那麼匆忙,讓您的家人,您的親友,您的學生們如何面對這個殘酷又殘忍的現實,無情的車禍讓您這位僅僅度過六十二個春秋的師者的生命嘎然停止在被撞的那一刻……裴老師啊,您的血肉之軀如何能與那冰涼的金屬車體相抗衡?在您魂歸故里的那一刻,您如何能想到自己的生命會以如此的方式結束?而您雖然已經退休,但依然躊躇滿志,準備發揮餘熱的那顆不老的心如何做到甘心?裴老師啊,您的愛人需要您的陪伴,您的家人需要您的關懷,您的文友們等待和您切磋,更有多少學生期待聆聽您的諄諄教誨啊……

  願恩師地下有知,能夠感知到學生對您的深深思念,如果有來生,請讓我再做您的學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