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感言

  貫徹好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扭住小康精準發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推動中國進行新一輪改革,中國巨輪將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改革發展征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繼續順應改革的潮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兒女,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康莊大道上,昂首前進。

  樹立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堅定小局服從大局,在關鍵時刻,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強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的思想主導,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禁止出現無大局、無組織、無原則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勢,珍惜好當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樹立服從意識。黨員幹部服從是天職,要不折不扣、不走樣、不變形的執行好黨的各項決議。基層幹部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持著“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獻給組織”,時刻以一名優秀共 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樹立責任意識。“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幹部,系職責所在,在其工作崗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位一天,應盡一天的責,做出一天的成績。在工作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樹立團隊意識。“眾人拾柴火焰高”,體現了一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有幹勁,才能出業績。一個好的班子,要堅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個人始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證整個團隊有力、高效的運作。

  樹立創先意識。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採用過去的傳統辦法,很難取得實效,要求我們基層幹部要樹立創先意識,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績說話、服眾。

  改革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動力,是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不竭動力。我黨和各族兒女必須抓緊工作,抓緊落實,勵精圖治,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闢出來的改革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更加寬廣的胸懷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改革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毫不動搖推進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

  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這是我國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成功經驗,是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摸索前進中得到的普遍共識。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我黨將始終不渝地堅持改革政策,堅持將改革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基本方略之中,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奮力把改革工作推向前進。

  二;

  10月即在北京召開黨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次會議必將對中國股市產生深遠影響。當前正是提前埋伏股市的好時機。

  “十三五”概念股受益首當其中,四主線佈局

  “十三五”規劃將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主要議題,屆時,相關概念股定會首先爆發。中信證券提出,可四主線佈局受益股:

  主線一:交通一體化帶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加碼,建議重點關注冀東水泥、河北鋼鐵、華北高速;

  主線二,環保一體化重點突破大氣治理和水汙染防治,建議重點關注雪迪龍、先河環保、渤海股份、碧水源、京運通、國電清新;心得體會

  主線三:產業轉移帶來高汙染、高耗能的“兩高”製造業***如鋼鐵、電力等***和人力、土地“雙密集”的低端服務業***如倉儲物流***集中度提升、利好龍頭企業,建議重點關注中儲股份、東方能源;

  主線四:,產業轉移帶來的三地一體化使土地價值得以重估,利好在津冀地區或北京核心區域擁有大量土地的房地產企業,建議重點關注華夏幸福、廊坊發展、中國武夷、金融街。

  國策股將成為重點炒作物件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指出,10月將舉行“五中全會”,國策股又會成為重點炒作物件,“一帶一路”概念股短線相當穩陣。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則指出,美國不加息有助紓緩了人民幣繼續貶值的憂慮,這有助基建股的反彈,尤其是中美在鐵路基建上有合作機會,料“一帶一路”概念會再度炒作。

  除基建股外,“網際網路+”與新能源、環保股也是被視為“國策股”之一,植耀輝特別看好軟體股走勢。

  振興東北相關概念股也可關注

  據悉,國家發改委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後,將出臺《全面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齊魯證券則指出,整個東北振興板塊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面臨全板塊性的強催化期,結合發改委和國家領導層調研情況看,國企改革、高階裝備、農墾改革可作為東北振興主題重點佈局的三大核心線索,推薦:長春一東、吉林敖東、鋅業股份、北大荒、瀋陽機床。

  此外,還可投資佈局“11+6+3+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華中一家中型券商人士處證實,負責調研落實穩增長任務的有關部委專家,日前與業內人士就國內三季度經濟資料和相關政策進行內部座談時,強調了投資對於當前經濟形勢的重要性,並對巨集觀上的投資支援方向進行了明確。

  據前述券商人士透露,當前巨集觀層面的投資領域被主要概括為“11+6+3+1”,其中涵蓋糧食水利、資訊電網油氣重大網路、交通等多個領域和主題;值得一提的是,未來相關領域投資的實施主體或仍將以地方政府為主。這也被認為將對A股的行業及主題投資產生影響。

  三:

  中共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於xx年xx月xx日下午閉幕。為期四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包括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城鄉發展一體化、擴大對外開放、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等重大政策方向。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這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6次三中全會都不同。儘管前幾次三中全會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題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這次全會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黨的建設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對於《決定》中所提出的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有很深的感悟。《決定》指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以現實社會問題為政策導向,其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舉措,包括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執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並以此為基點落實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如廢止勞動教養制度、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等。

  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國家政策的延續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更深層次觸及到社會根本問題的改革。而我認為推進法治改革對於會議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或者說這些一系列的改革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就如同木桶理論中各塊木板,每一項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塊木板,而改革的總體目標既國家的總體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則可以視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項改革的確實都將導致整體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項改革之間相互具有很大的牽連性。從推進法治改革的角度來看,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大影響:

  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撐。《決定》指出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而憲法是規定國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進一步強化憲法的權威有利於鞏固和加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地位,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現代市場體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與之對應。建立健全社會主義現代市場經濟體制,離不開法律。在建立市場經濟體系的過程中必須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這是因為市場經濟內在地需要法律,沒有法律就沒有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必然是、也必須是法治經濟。通過為市場經濟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環境,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民主穩定的政治局面、安居樂業的社會秩序和切實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

  三、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而這些基本的資源環境保護制度的落實實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終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國的生態法律制度體系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要務。

  四、強化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的體系需要法律權威的支援。法律絕不僅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會的工具,在更關鍵的另一個方面,法律也是社會控制和規範政府與公共權力的工具。法律至上應成為安排法與權關係的基本原則,法律在公共權力面前取得獨立和最高的權威地位是廉潔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機構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活動,一切公共權力的行使都必須具有合法性,無論是具體的政府官員,還是政府本身,違法行使公共權力都會引起法律責任,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推進法治改革對於此次整體的改革有著不可言喻的重大影響,法律從某一方面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其影響到了改革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堅持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