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黨員應該將五中全會精神貫徹到深化稅收改革工作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各地、各部門的幹部群眾認真學習會議精神,紛紛表示,要結合自身實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未來發展藍圖振奮人心  “全會提出,推動低碳迴圈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我們建設現代煤化工體系,是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等規劃內容的題中之義!”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實現“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關鍵一役。“十八屆五中全會直擊改革發展難點,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刻體現了本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民生關懷、改革魄力、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令人耳目一新,倍受鼓舞。”

  “‘十三五’規劃展開的是對未來五年的一個基本判斷,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謀劃,起到了凝聚思想、勾勒藍圖的作用。”公務員說,“我們要更好地實施這份藍圖,就要進一步完善好經濟社會發展的機制。”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有很多振奮人心的訊息。比如全會通過了全面實施兩孩的政策,是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做出的積極迴應,對於解決中國勞動生產力不足、老人贍養負擔等社會問題都有極大的針對性。”

  引領發展理念深刻變革

  “公報一個引人注目之處,就是提出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才可能實現綠色崛起,首先必須健全環保約束機制和環境執法機制,始終保持生態執法高壓態勢,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還需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真正讓保護環境者受益。

  “大會將生態文明寫進了發展戰略當中,為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堅定了信心。果洛州幹部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多年來一直堅持退牧還草,發展生態畜牧業,在三江源頭努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習完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我感到很振奮,根據中央要求,當前我們正在積極落實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一體化,作為基層稅務部門,我們一定將五中全會精神貫徹到深化稅收改革工作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全會提出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政府的行政行為必須建立在法律準則的框架下,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現在,依法治國的理念變得更加深入人心。”

  “全會提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我們倍感振奮,要進一步和地方加強合作、共建雙贏,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

  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這對我們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同志提出了更高要求,感到壓力和責任更加巨大。”彭志堅說,貴州是全國扶貧開發的主戰場,扶貧工作者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剩下的“硬骨頭”啃完,把這件難事、大事辦好。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順應了民意。”“現在開始不僅國有資本的一部分收益要劃歸社保基金,而且一部分國資也要劃歸社保,順應了民意和社會發展需求。讓農民兄弟姐妹充分分享到國有資本的收益,是一個需要努力的重要目標。”

  扶貧工作隊隊長對全會提出的“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深有感觸:“貧困地區底子薄、財力有限,國家支援力度繼續加大,我們更能甩開膀子幹更多貧困地區急需的事兒。”

  “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城口將牢牢抓住扶貧攻堅的重大歷史機遇,帶領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五中全會公報涵蓋了方方面面,但最讓他激動的是中央關於“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中央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這體現了中央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決心,這也讓我們這些退休職工更加安心。”

  二

  近幾日,備受公眾矚目的當屬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的召開。根據五中全會的“劇透”我們可以看出,此次會議將重點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制定,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後衝刺和決勝的五年。所以,全黨上下乃至全國各族人民都要拿出百分百的信心和決心,將這五年我國的經濟發展之路走向更美麗的春天。

  此前,在多次調研講話中已為“十三五”定調。5月27日,在浙江召開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就指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在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這10個方面,無疑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有句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必須要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經濟收入,提高我國的經濟總產值。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才能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才能讓中國這隻雄獅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通過中國近代歷史這部屈辱的歷史,相信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這樣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要被別人侵略。所以,我們必須要變得更強大。這就需要我國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強經濟實力,並以經濟的發展來帶動政治、文化的繁榮富強,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

  因此,針對此次十八屆五中全會,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聚焦“十三五發展規劃”。因為從時間來看,未來五年對於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也讓這次會議的關鍵性得以凸顯。一方面,“十三五”是以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另一方面,“十三五”結束之際,又是中國第一個百年夢想實現的時間節點。在“十三五”規劃中,關於經濟發展目標的確定備受關注。在談及2020年GDP目標時,指出,我們不會片面追求GDP,但沒有一定速度就難以全面實現小康。“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躍向中高階水平是相輔相成的”。

  經濟目標的實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我們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做出符合我國實際的重要經濟決策,通過不懈努力帶動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讓我們共同期待此次十八屆五中全會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