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傷今的散文

  它那古城牆的殘垣不禁讓人懷古傷今,彷彿在歷史的星河裡不該有那份感傷,不該有李煜那份“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懷古傷今散文。

  :小鎮懷古

  小鎮,依著山傍著水,坐落在空靈的河谷之中,兩條枯寂的漫漫古道在此交匯,散發著歲月悠悠的氣息;三兩點雨後,輕風攜著清新的氣息盪漾在小鎮街頭,鼓動著紛紛的花瓣兒翩翩起舞;不一會的功夫,滿地的落紅便戀上了鋪滿林蔭的青石路,妒得路邊孤單的長條椅陷入了沉思;柳絮兒伴著淡淡的花香在空中流浪,不小心偷桃花紅裡掩映的青磚藍瓦,驚惹了閣樓角掛著的風鈴,嘆出悅耳的叮咚,引得深深的巷子裡瀰漫出濃濃的酒香,醉了老屋,醉了古樹,醉了孤寂的旅人;依稀的犬吠聲驚擾著此刻的醉眼朦朧,昏睡的布招牌翻了翻身,又開始夢囈已逝的往事。

  復古的裝修,雅緻的環境,熱情的服務,小酒館裡滿是溫馨;輕輕的音樂點綴著小店的寧靜,一壺清酒,兩碟小菜,坐在臨街的窗邊小酌;透過視窗,遠處牌樓上斑駁的字跡依然可辨:古街!這裡就是古街!昔日黃沙古道上的明珠!追朔歷史,曾經藏漢脣齒相依的紐帶,往昔帶動經濟發展的動脈,在時光的荏苒中沉寂了多少年,清脆的駝鈴聲遠去了,遠古飄來的茶香也消散了;我不禁黯然,幾何時這兒不是商賈雲集,茶馬易市的邊城重鎮嗎?不也是富甲一方的天堂嗎?為何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落寞在世人的記憶當中?只留下印在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還有數不清、道不盡的纏綿悱惻的故事,讓人哀嘆神傷;難道黃沙掩沒了古道,後人便不能讓綠洲再煥榮光?難道曾經烽火的阻斷,後人便不能讓商隊的駝鈴聲再次悠揚?

  陰沉沉的天好像又要下雨了,街上起了霧,一群趕馬人隱約間匆匆消失在長街盡頭,是古道上辛勤的馬幫嗎?輕嘆長長的年輪,回憶往日的痕跡,追思文化的積澱,是超乎尋常艱難行程磨礪了馬幫人的剛毅和智慧,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開闢了一條條通往域外的人生之路?仰或是一次次生與死的體驗鍛鍊了馬幫人非凡的勇氣和能力,用心血和汗水澆灌了一條通往黃沙古道的生存之路?無需考證,權當對神話時期千絲萬縷的神往,對生生不息奮鬥拼搏精神的仰望。

  “山雨欲來風滿樓”,殃及了對面的香表案,翻飛了一疊黃表紙在空中亂舞;又回到了清明?恍惚間,好像聽到嗚嗚的螺號聲,是馬幫踏凱旋歸來?人們的歡呼早已遮掩了噠噠馬蹄聲,此時誰人還會關注輝煌背後的辛酸;迴歸的馬隊中,勤勞孝順的納西姑娘已難覓丈夫出征時回首的笑容,遠隔千山萬水的天邊,溫柔賢良的卓瑪再也等不到英姿勃發夫婿的迴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期盼把雙眸冰冷,把青絲斑白…但願有來生,定再續前緣,相守到地老天荒!

  晚風過,俱往矣!

  酒已盡,歌一曲,不負明月照我還!*** 文章閱讀網:

  :萬水千山,只為看海

  初夏的季節,沒有蒲公英的那樣絲雨漫天。葉子蕩不起半點漣漪,或許只有風能讓它泛起波瀾慢慢舞動。飄蕩了幾個小時,就是沒有找到落腳的地方。現在感覺好靜好靜,無聲的敷衍了現在這浮亂的心。記憶掉進了海里,靜悄悄,繁華盡散,描繪著此刻的思緒。忽然好想看海,讓凌亂的思緒飄散到海里隨風飄去。似乎有人說過,戀上文字的人是孤獨的,有點寂寞的。如果真是這樣的,那我願變成一個孤寂的人,因為我是如此的喜歡文字!喜歡那飄落的文字。

  這些歌我愛聽的《大海》《我想我是海》《看海》。忽然很想到沙灘上躺一會,坐在海邊吹吹海風。忽然覺得:“海不只要遠遠的看著”·········忽然很想寫點什麼!習慣了靜靜的和文字漫步在海里,時而翩躚醉人,時而憂傷蹙眉,時而無病呻吟,時而懷古傷今,當我站在文字的海洋,或多或少的總會把現實的情緒帶入,總會浮現有種莫名的愁思,那是思緒賦予的,那是現實沉澱的,也許那什麼也不是,那只是我心底細微的跳動的音律,是我無法深抵,也無法碰觸的海水。忽然感覺很不好,所以今天動筆了!叛徒真想把他丟到海里,叛徒不提也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忽然很想喝酒!剛才巖子給我說要陪我喝,只是中間隔著千山萬水,天崖海角在水一方願他安好!一切····***只是要下次回來時給我帶點上海的好吃就好***

  塵埃落定,細數陽光明媚,祝福灑落,願一切安好!!!願夏天別太熱。

  漂浮的心情隨風飄去,飄到紙上落到心裡。吃根冰棍去·····

  把那些飄散的思緒放進心中,

  轉身,風中,

  再轉身,或許就已消失了······

  :小城故事

  徽色墨香聞,古城書韻恆。

  古城帶有帝王氣息的一座小城,它不像錢鍾書《圍城》那樣儼然,它也不像江南水鄉之城那樣靈秀,它有的只是歷史沉澱成的史冊。

  每一座古城都有各自的特色。它那古城牆的殘垣不禁讓人懷古傷今,彷彿在歷史的星河裡不該有那份感傷,不該有李煜那份“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不過它確實留下了印跡,留下了回憶。站在古老的城牆上遠矚博懷,感受一方之土的遼闊,感受一江之水的波瀾不驚,感受清風撫弄的柔媚。靜靜地傾聽著古城的脈搏,觀望遠方的燈火,還有那浸透塵世的夜色,再狂放不羈的心,也會被這份靜謐所感染,千言萬語也會留存於心,它教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去傾聽生活,感受生活。

  沿著古城的城河,泛黃的燈火,低垂的綿柳,映入眼簾的霓虹閃爍,偶爾的在亭臺小榭駐足一會,或在石橋上遠望聽波,只可惜的是它沒有綿延不斷的伸展,沒有望眼欲穿卻又望不到盡頭的那份渴望,沒有流水人家的那份愜意,有的只是現代步伐開拓的印跡。

  徽韻的建築,佇立的古樓,灰白色的牆,泛黃的琉璃瓦,四角高聳,如展翅飛翔的鳳凰。古城被形象的象徵為涅槃的鳳凰,一個躍躍欲飛的鳳凰,卻在佇立凝望。它的美好只在這遠眺的瞬間,隨即化為凝固的藝術,在古典勾連的線條與現實的交融下,顯得卻不是那麼的相得益彰。

  這裡的小城沒有鄧麗君《小城故事》裡唱的“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那樣的透徹,有的卻是平淡隨和和辛酸曲折。小城裡的人渴望城外的風景,小城外的人渴望城內的景色。在城裡和城外交替間變的淡漠,然後讓人明白春花秋月萬物萬色在迎合人們眼眸的同時,也留下了那份不捨,那份淺淺的情,相思化雨離別意,醉別滿心歡喜。紛爭的塵世,往來的人群,帶不走的情境,在指尖如流水伴隨年華一般悄然逝去。

  或許小城裡沒有故事。小城裡沒有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