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學生散文全集

  有時候,你得停一下腳步,等一等心靈,讓心情平和,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擁有的所有美好的東西。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正能量帶你走出苦難

  正能量是一顆太陽,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正能量是一顆啟名星,讓人們翹首以盼著;正能量是一道極光,令人們以之驚豔了。其實正能量更像是一片汪洋,不斷將痛苦的源泉引入轉化……

  正能量,顧名思義就是正面的能量。正因凡事都有對比,有美才有醜,正能量就是用來擊敗負能量的。但並不是只要有了正能量便足夠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量變的積累才能產生質變。正如被高壓電擊失去雙臂的李偉,面對這第一個挫折,他毅然站起,學習用雙腳吃飯,穿衣。最後,他竟然參加了游泳隊,就在他的游泳成績逐漸優異時,他又被查出患有一種病,不能進行劇烈運動。這時,倘若他放棄了,就不會再有鋼琴鍵上舞動的雙腳和那傷感動了中國的信念與堅持了。

  還有遭受宮刑卻寫下了《史記》的司馬遷,他具有的正能量為我們留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鉅著,勾踐喪國後的正能量為自己奪回了國家,孟德爾豌豆實驗初時的失敗,也是因正能量而繼續堅持,解決了遺傳學的重大問題。這些都是對正能量堅持不解才有的結果。成功之路總是漫長的,一時的熱血抵不過苦難日積月累的侵蝕。就像再尖銳的岩石,也會被海水磨的圓滑。對正能量的堅持一定會達到滴水石穿的效果!

  正能量是一種可以傳遞的心情,當你的身邊有了擁有正能量的人,你的心也會變得積極,樂觀。李宇春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她剛剛出道的時飽受非議,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輕易虜獲這麼多粉絲的心。一次採訪中,粉絲們介紹了對她的印象:“她是一個發光體,她本身的正能量不斷散發著。而且她對公益的熱衷是發自內心的,被她幫助過的人可以感受到她的親切,樂觀。還讓人感到幸福!”四川地震時,李宇春帶頭捐贈了100萬,她的粉絲紛紛效仿,給災區的人民寄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如果每個人都是伊甸園的蘋果樹上掉下的蘋果,那麼你可能是被害蟲咬噬過的,被樹枝擠壓過的,掉下的磕傷的……不要怨恨上帝的不公平,不要為這些缺陷感到痛苦。他們只是你人生的一道坎,跨過後就是成功!帶著足夠的正能量,並始終堅持,你會跨過這道坎,你會走出困難!

  :擔當是每個人的責任

  正如材料中孫先生所言:“為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簡短的一句話,道出了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擔當。勇於擔當,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這句話依舊牢記於每個人的心裡。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學會擔當。

  康德說:“既然我已經站在了這條路上,那麼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人生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如果已經選擇了前進的方向,就要勇於擔當起重任,不在失敗和困難面前畏縮不前,集中精力,成功之日定會到來。

  索爾仁尼琴說:“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都重要。”他曾被驅逐出境,流亡多年,但他一直擔當著自己的重任,走在佈滿荊棘的路上,最終,他贏得了人民,“俄羅斯的良心”重歸故土。失敗者在困難面前只看到,“黑雲壓城城欲摧”,而能成大事者看到的卻是“甲光向日金鱗開”。只有敢於擔當,不懼挫折,人生才會出現彩虹。

  大丈夫應以天下為己任,在社會中,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責任,在責任面前,我們不能退縮,應當用全部精力勇敢擔起。

  保爾,這個奧斯特魯夫斯基筆下的人物,其實就是他的翻版。堅強的共產主義者,他面臨的困難彷彿高山,卻一直堅持著與之搏鬥。他把人類的解放作為自己的責任,因救人被抓,因戰爭帶來痛苦,在嚴寒中工作,最後癱瘓在床,雙目失明。他克服了這一切,割斷了束縛生命的鐵環,如同一個歷經千辛萬苦後成功登上山頂的勇士。這就是保爾,一個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的保爾,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心裡。

  林則徐勇於擔當,終成一代民族英雄;巴爾扎克敢於擔當,在困境中成功;還有像吳菊萍、吳斌這樣的人,勇於擔當,終成最美。再看看現實中的許多人,沒有責任意識,不敢擔當,從而有了“瘦肉精”、“地溝油”、“毒饅頭”等食品。人們應該意識到擔當的重要性了。為自己,為社會,為國家,勇敢地擔當責任,不畏困難,邁向成功。

  歌德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有一種愛”。我們應當勇於擔當,擔當是我們的責任。

  :未來在路上

  曾經的我們與這世界緊密相連,似雨一般滋潤著它,似風一般輕拂著它。我們把一生都託付給了他,這也讓我們的一生好似一場比賽,只有贏家才會得到他的寵幸。當人們在一旁為勝利者歡呼雀躍的時候,有誰會記得那些暫時的敗者!

  這世界是公平的,因為那些經歷過挫折的人總會迎來屬於他們的成功。有句俗話“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只有經歷挫折之後我們才會發現真正屬於我們未來的路!

  在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穫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如果愛迪生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裡照明。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從童年開始便多災多難,在母腹中只呆了七個月就早早來到了人間。後來,天花又把他變成了麻子,猩紅熱又弄壞了他的眼睛。但他憑著頑強、堅毅的品德發憤讀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於他的同伴。後來因父親欠債使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就邊自學邊研究天文學。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又經歷了多病、良師去世、妻子去世等一連串的打擊,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學研究,終於在59歲

  時發現了天體執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學的桂冠,成為“天空的立者“。

  人生賽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挫折的磨礪會撫平你前進路上的荊棘,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只有你掌握好未來路上的方向,把好人生的船舵,路才會越來越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