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草原的散文精選

  盛開著的各色各樣的野花,這裡一叢,那裡一片,沐浴著陽光,在廣闊的草原上爭奇鬥豔,散發著濃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繽紛的雲霧,飄落在綠色的草原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陪你一起看草原

  藍天白雲之下,一望無際,而又柔順、平滑得如氈如毯的碧草,草原上蜿蜒穿行的小河,綠毯上成群的牛羊,零星散落的蒙古包,嘶鳴著奔騰的駿馬和馬背上揚鞭策馬馳騁的牧民,以及從遙遠的天邊傳來馬頭琴那深沉而又粗獷、激昂的琴聲;還有微風吹拂下那拂動如波的牧草,使草原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兒時記憶中對草原最初的印象。

  走進祖國雄雞版圖的上方,那個酷似雞冠被譽為"北國碧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成為孩提至青年時腦海裡一個久駐的嚮往,長久的佔據著我的渴望。

  當八月末走進這片遼闊的草原時,那曾經深深地紮根在自己幼小心房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藍天、白雲、羊群、湖水,不知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她曠遠的美。

  飛機安全著陸在海拉爾機場,傾盆大雨之下,那漫天迷濛的煙雨,被沖刷成赭黃色的勒勒車、更有那寬袍大袖的褐色蒙古袍,以及展袖拂彈的馬頭琴,是那麼令人不可瞬目地闖入你的視野。通往海拉爾機場中間甬道上那組蒙古族生活群體雕塑,它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告訴遠方的客人,這裡是蒙古族的家鄉,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頗具濃郁的蒙古族風情,這裡的人民歡迎遠方的客人,來到這蒙古長調誕生的大草原。

  第二天的清晨,天公作美,昨天還是陰雲密佈的天空放晴了。澄澈的天空,有幾朵白雲輕輕飄浮 。旅遊大巴離開海拉爾市,一路奔行,漸漸的進入到草原的腹地。車窗外碩大的一望無際的草原是那樣的恢弘、恬靜。那一個個坡,一個個谷隨著地形的起伏,那樣柔和、舒緩,草色還是深綠的,只是在坡地上會有一捆捆打好的牧草靜靜地停放在那裡,待到風乾就會變成最肥美的牧草。隨著車子的移動地形也在變換著,遠方出現一條條金黃色的光帶,那是要收割的麥田。金色的光帶在草面上掠來飄去,像水面閃閃的亮波。近處的田地裡偶爾出現了亮麗的金黃色,這個時節還能看到油菜花,仿若又看到了婺源鄉村那抹靜謐的黃。

  車子平穩的行駛在不太寬敞的道路上,突然,前方不遠處有一群牛優哉遊哉地踱著四方步,不緊不慢地穿過馬路走向路那端的牧場。甚至都懶得看一眼衝它們駛來的車。車子被穿路而過的牛群擋住了,司機乾脆熄火將車停下。當即,我們下車連蹦帶跳地奔向路基下方的這片牧場。

  綠草不太高,剛剛沒過腳脖子,看不到裸露在外面的沙礫,卻難得的平整,纖細,遠遠地望去,無邊無際。那廣曠的草場,只能用地毯形容才最貼切不過。它並不是在一個平面上,而是隨著坡地的起伏,緩緩地向上移動,與那碧藍的天空連成一片。那雪白的羊群,真的如藍天上的白雲飄浮於此。悠閒地吃著綠草的牛羊在這幾乎靜止的畫面上緩緩地移動,它們不時地抬頭看我們幾眼,或甩一下尾。這無垠的草原和無窮的天空,讓你眼裡的世界,除了天上的藍,就是這草原的綠,除了天上的雲朵,就是這地毯上的牛羊。那撼人心魄的綠,那深遠澄淨的藍,讓你的心一下安靜下來。平時充斥在視野中的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馬行人還有山水阡陌,此時都已經成為前世依稀的記憶。俯下身去,仔細地端詳著眼前這纖纖細草,草一絲不動,那一刻只感覺到自己怦然的心跳聲,身體的四壁已經豁然散開,所有的煩惱連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曠遠而靜謐的草原、策馬而馳的牧馬人,與這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草如一幅清麗的油畫,讓你融化在這空明的天地間。

  這裡是一片沒有受到任何汙染的淨土,更是我國目前儲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的這片草原上生長著鹼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當你來到這美麗、富饒、神奇的草原時,才能真正感受到什麼是“藍天綠地”,什麼是“一方淨土”。 這片廣袤的草地,水草豐美,自有一份濃重的情感湧動,這是在其他的草原所感受不到的。

  在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著的《內蒙訪古》一書中,我們瞭解到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少數民族的搖籃,歷史上的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這個搖籃里長大的,又都在這裡度過了他們歷史上的青春時代,都是從這裡向西敲打長城的大門,走進黃河流域,走上我國曆史舞臺的。呼倫貝爾是我國遊牧民族歷史舞臺的後臺。

  呼倫貝爾如此的富有,然而草原默默,不在乎遊者的讚歎和忘卻,年復一年地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誠的奉獻去印證生命的巨集大與不息。

  映襯著藍天、白雲和綠油油的草地,終於平生第一次騎在高大膘壯的蒙古馬上,策馬揚鞭賓士而去,得得的馬蹄聲打破了草原的沉寂,將自己融進這片綠色,用心感受著天地間那份清然和空靈。

  車繼續緩緩地前行,穿越廣曠的草原,終於來到了依傍著額爾古納河的額爾古納河市。

  沿著木質棧道,登上市郊北部根河溼地的西山頂端。這裡被譽為亞洲第一溼地。是中國目前保持原狀態最完好、面積最大也是最美的河谷溼地。溼地中那條任意曲折、飄逸如帶的根河,是額爾古納河的一個支流,清澈的根河靜靜流淌,曲水環抱草甸,岸邊矮樹灌木叢生,綠意盎然,已近清秋,蔥蘢的草甸間或出現一抹暗紅,更為這裡增添一份朦朧的美感。各種顏色的野花開滿棧道兩側,讓這裡充滿勃勃的生機。獨愛那爭奇鬥豔的格桑花,雖杆細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樣子,可風愈狂,它身愈挺;太陽愈暴,它開得愈燦爛。這寄託著蒙古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雖極為普通但卻如此頑強地在秋風中搖曳著……。

  漫步西山頂端,極目向東眺望,那金色的麥田、那連綿一片的白樺林、那美麗而寧靜的邊陲小鎮,和眼前這美麗的溼地組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額爾古納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條河,更是一段歷史。溼地中間那個馬蹄形的小島就是見證。這個“馬蹄島”,有人說它從側面看像一棵樹,也有人說它像心臟,他的形成有著迷人的色彩,當地人說起馬蹄島就會告訴你一個神奇的傳說……

  1207年8月,45歲的鐵木真,也就是創立了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帶著親眷回額爾古納尋根祭祖,沿著額爾古納河、根河北上,當行走到西山腳下時,從樹林裡突然竄出一隻猛虎撲向鐵木真,誰知鐵木真的坐騎一聲嘶鳴打起了立站,前蹄狠狠地踏在老虎腰間,用其全力把老虎深深地踩進泥沼裡,然後一個猛衝越上山崗。鐵木真撥馬回頭望去,戰馬剛才用力踩下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蹄坑,坑面熱氣騰騰,泥漿翻滾。待熱氣慢慢散去,泥水不再翻滾,老虎的頭皮漸漸從泥水中露出來,老虎已在泥沼中窒息而死。鐵木真伸手拍拍一直打著響鼻的戰馬,感謝它又讓自己躲過一劫。幾年以後,戰馬的蹄印漸漸長出了樹木和花草,形成了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島,也就是我們眼前的“馬蹄島”。

  在草原幾天的行程中,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一路上在播放電視連續劇《成吉思汗》,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這片土地上,讓你不由自主地會把眼光從電視螢幕上移向車窗外,試圖去尋找當年鐵木真戰馬馳騁的影子。這片富饒而神奇的土地,是蒙古人的心靈寄託和精神家園。這裡有著多民族發祥地共同的符號,曾經是人類從遠古走向現代文明的起點,今天從現代文明走來的人們,從喧囂的城市走向靜謐的山野湖泊、峽谷密林,記憶的迴歸之路,也是人類為了重新回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心靈洗禮之途,重返自然的迴歸點。

  這是一片遠在天邊的淨土,是一個曾經轟轟烈烈、而後歸於寂靜的聖地。

  在額爾古納品嚐過蒙古大銅鍋涮羊肉,我們沿著邊境線一直前行,界河的對岸就是俄羅斯小鎮。天氣出奇得好,湛藍的天空,朵朵白雲飄渺虛幻,入眼還是滿滿的綠色,成群的牛羊、零星分佈的蒙古包,馬上就要到口岸城市滿洲里,國門、套娃廣場、界碑等等景色,都在新的期待中......

  41號中俄界碑前,威武的哨兵堅守著國門,神聖不可侵犯。一列從俄羅斯國門穿過的列車鳴笛駛向中國國門,面對群山、藍天、白雲、界碑、和平之門,那一刻內心湧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滿洲里的夜空,華燈璀璨,讓你在這裡盡情享受濃郁的俄羅斯風情。第二天來到那個被當地人稱做達賚湖的呼倫湖時,只見眼前的呼倫湖,碧波萬頃,像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與相鄰的貝爾湖相映成為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象徵。廣闊的呼倫湖,一望無際,與天一線。湖面波光粼粼,海鳥翱翔,讓我們在陽光下感受著她的博大與壯美;感受著靜與動的結合。坐在快艇上,巨大的氣浪掀起的湖水迎面撲來,涼爽的感覺。一群海鷗展翅飛翔,在船舷的四周盤旋、鳴叫。水天相接,讓人陶醉其中。

  “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願,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藍藍的天,看那白雲輕輕的飄,帶去我的思念。陪你一起看草原,陽光多燦爛,讓愛留心間。”從美麗的草原回來,又聽到了馬頭琴悠揚的旋律,彷彿又看到了一望無際的牧場,心又回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

  篇二:古坡草原

  遼闊的草原, 一望無際 , 綠草茵茵, 野花招搖 ,牛羊成群 ,牧歌飛揚 , 這是我想象中的草原 ; 陽光燦燦 ,白雲藍天, 騎著駿馬在草原上賓士 , 風兒掀起我的長髮 ,這是我美麗的願望 。 在興奮中 我盼望著去古坡草原。

  為了和綠色的草原相呼應 , 特意穿了條紅色的褲子 ;為了不暈車, 特意吃了兩顆暈車寧, 這兩顆藥竟讓我一路昏昏沉沉的就睡到了古坡草原的山頂上 。大家喊到了的時候 ,發現外面早已經停了好幾輛車 ,車下好多的人 。 一開啟車門, 一股冷風就吹了進來,外面颳著大風,下著小雨。我試圖跟著大家下車 , 但寒風把只穿了件白色薄短袖上衣的我吹著縮到了車上 。看來 ,人的思維永遠是跟不上大自然的變數的 ! 我明明查了天氣預報,氣溫是30度的 ,怎麼會有這樣的天氣呢! 望一眼眼前的草原,腳下淺鬣寸許的草兒也凍得如同我一樣可憐憐兮兮的黏糊在地上 ,幾步外可以看見幾頭被風吹得臥在地上的牛兒 ,遠處一片迷霧。這不是我想象中的草原啊! 我縮排車裡不敢出去, 兒子說既然來了就要跟著大家轉轉 , 硬把我又拉出了車。 寒風嗚嗚的叫著, 在我的兩條細細的胳膊上肆虐抽打 ,讓人寸步難行 。雨點也乘機耀武揚威的隨風一起張狂 , 我的胳膊很快就起滿了雞皮疙瘩 ,只感覺刺骨的冷,我懷疑是不是在下雪呢! 正站在寒風裡不知所錯的時候,忽然看見茶香的車也跟在人群裡湊熱鬧 , 我毫不猶豫地鑽進了車 , 車上還縮著一個穿了條牛仔短褲的美麗的水。 車下瘋狂的友友們也終因抵擋不住七八級大風的威懾 , 終於放棄了穿越牧場, 回車下山。

  山谷裡綠草如茵 , 幾隻白色的蒙古包安閒的臥在那兒, 遠處點綴著幾隻藤條編成的黑色小屋。好一幅悠閒安適的草原圖畫啊! 這裡的風比山上小多了, 但依然很冷 , 雨也依然下著 ,我們包了一間蒙古包暫作小憩 。時間也快12點了 , 大家開始了共產主義的午餐 。我催著讓海川把他的爐子點著,讓我烤烤 。席間有無色大姐帶來的青海高粱酒助興,好久沒喝過酒的我也嚐了口 , 真是酒味醇香濃郁,人也暖和了許多。這時 有友友給了我一對袖套套在了胳膊上 , 海川也給了我一個脖套 。我突然意識到 , 我最怕的敵人應該是寒冷 , 一冷我就真沒法活了。 讓人驚奇的是泡泡大俠這時候竟帶了兩個美女突然從天而降 ,倆姑娘一身潔白 ,渾身透著青春的朝氣。 只是一個上面露著胳膊 ,一個下面露著腿子,讓人冷地沒法躲藏。在這個時候,這個環境裡,你才會體會到什麼是真真切切的“美麗動人”。

  吃完飯的友友開始在蒙古包外面騎馬照相, 騎在老頭牽著的馬背上走一圈 ,十元還是講了半天價的 。 我凍得不敢出去 , 也不喜歡騎被人牽著的馬, 要騎就自己放馬跑個盡情 ,不過後來還是小心翼翼的摸著馬頭照了張像。

  吃完飯大家提議再次爬上山頂 。 我雖然心有餘悸 , 但也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 , 然後我們開始沿著谷底的小溪前行 。 走了大約一公里 ,前面出現了三條溝 , 最後選擇了右邊的山溝 , 因為按方位這溝可以上山 的 。 一路踩著花草 ,拍著照片, 感受著山谷草原的風光 。水源盡了 , 但人卻還在溝裡。時間不早了, 只能原路返回 。

  晚上六點半,車子返回市上,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 :“ 你看人家穿的是吊帶裙子!” 望一眼窗外, 窗外依然盛夏 , 然而有誰知道我們卻剛剛經歷了寒冷的洗禮呢?

  經歷永遠是財富 ,挑戰永遠是熱愛戶外者的追求 。

  篇三:想去大草原

  也許是因為太痴迷濛古樂曲的緣故,我一直渴望去大草原,哪怕只是體會一下草原曠遠的味道,看一看落日的黃昏,如血的夕陽怎樣輝煌地消失於天際,使草原的黃昏變成藍色。看一看潔白的氈房怎樣像白雲一樣飄落於無邊的綠色中。看一看牛羊怎樣成群於草地上點綴著綿綿四野。看一看如洗的藍天裡蒼鷹的翱翔……

  想去大草原,就想學席慕蓉那樣坐著勒勒車,在她的家鄉——那個發亮的綠草原上,在夕陽餘輝的籠罩下,慢慢地向遠方而去。看勒勒車碾過後草地上留下的輕淺轍痕……那一定是一種遠俗的心境。

  想去大草原,常常回憶起小時候看過的影片《啊!母親》,電影的內容已忘了,而片中那位英俊的主人公——蒙古族青年巴特爾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記憶裡,還有影片的主題歌那充滿神韻之曠美的一長串“啊—嗬哩—哪—”卻從此讓我對蒙古樂曲再也放不下了。直到後來長大了,尋覓那種神韻成了我這一生的最愛,以至於這種痴迷也在我的心靈深處系下了一個想看大草原的情結。心繫這樣的情結,曾經讓我懷疑自己的生命中是不是帶著前世蒙古人的魂魄?

  想去大草原,就想去拜望草原歌王拉蘇榮,親耳聽聽他的蒙古長調,再聽聽他的馬頭琴,讓那份悠揚、雋美、神聖的天賴之音慰卻我這半世對草原的苦苦夢想。

  曾經夢想跨一匹雪青色的高頭駿馬飛馳於開著野花的草原上,那野花一定有藍色的馬蘭,金黃的蒲公英,火紅的百合,粉白的芍藥,亦紫亦藍的紫菀。`還有許多許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不曾見過的花,那種花只開在美麗遼闊的草原上,掩在茫茫綠野中,那一定是花神遺落的種子,開得奇異炫美,不去草原的人怎會有緣遇見它們呢?

  想去大草原,就想站在綠絨絨的草地上看月掛捎頭近,日落蒼山遠。仰望清如淨水的遼遠夜空,那散落於清澈中的星星該是怎樣的美麗啊!

  想起簡貞在美文《遠方有更美的天國》裡寫著“我忽然感到‘期盼’在生命裡是多麼甜美的一刻。有一個可盼的人,一處可盼的地方,最重要,猶有一顆能盼的心。”

  是啊,生命裡總有一個明亮的點在遙遠處牽情於我們,這豈是“甜美”能說得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