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山水的抒情散文

  俗話說,一城山水養一城人,美麗的城市才能孕育富有活力的人群。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故鄉山水

  我的童年時光快快樂樂地在農村度過,現在回想起來,農村的一切都是那麼親切,看一朵花開、一棵草長都會讓人聯想到生命的啟示和感動。我最喜歡農村的山山水水,對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那裡的山水是純天然的,看上去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我家住在山腳下,後面是山前面是水,夜深的時候能聽見水流和風吹樹葉的聲音。山上我常去,不僅是玩,還可以飽餐一頓。那時的山不像現在這樣,光禿禿一片,像老頭子脫光了頭髮一樣;那時進去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路兩邊綠樹林立,一望無際,還有各種鳥叫的聲音從樹葉和樹枝的縫隙裡遠遠近近地傳過來,很是悅耳。我們在山裡面玩捉迷藏,只要躲進草叢裡或是爬到樹上去就很難找到,因為山裡的花草樹木都很茂盛。玩累了也很容易找到野果充飢,吃飽後我們就互相打鬧著回家,中午撐得吃不下飯往往氣得大人拿竹條追著我們滿村跑。

  大概在我十歲的時候,往山裡修進去了一條寬能通一輛大卡車的山路,直突山頂,為此還剷平了學校後面的兩個小山嘴。以後每年農閒時大家都在山裡搞副業,接著便是一車又一車的木頭從山上源源不斷地運下來,路的兩邊碾出了兩道很深很深的脫胎印。幾年過去了,終於砍光了。家家戶戶的生活都普遍得到了改善;液晶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都陸陸續續地搬回了家。可是,抬頭往後山一看,除了黃土和石頭其他什麼也看不見。

  生活好了,垃圾自然多,村裡沒有設立集中處理的地方,都紛紛往河邊倒。說起那條河最讓人心痛,那條河伴隨我們長大,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每到夏天收完稻子一身癢癢叫人難受,在家裡洗澡根本不管用,我們約好人,三一群五一群都帶上毛巾、衣服和沐浴露到河裡去洗澡。那時候的河水清澄透底,隨手都能抓到幾條魚,比家裡的自來水還要乾淨,早上婦女們都在河邊洗衣服洗菜。現在真是慘不忍睹,別說去那裡抓魚了,就連家裡養的狗走到河邊都會往回走,更別說洗衣服洗菜了——那裡的臭味足可以薰死一頭牛。

  看到這些又怎能不叫人心痛呢?

  這還只是中國的一個縮影。遠的不說,就說近十來年,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霧霾,許許多多因環境破壞導致的自然災害層出不窮,每年都有報道說有多少多少動植物瀕臨滅絕甚至已經滅絕……喜歡遊山玩水的人不禁這樣感嘆:現在中國純自然的山水恐怕是難覓蹤跡了,再也看不到有生命的山和水,看山看水已經不是從前的味道和感覺,更不會產生古人那樣的詩情畫意!

  雖說相比十年前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工業也得以迅猛發展。但就一定要犧牲我們的自然山水嗎?有人認為這是工商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這是禁不起分析的。瑞士的精密工業是世界第一,為什麼他們的山水不會破壞?荷蘭的機械運輸、電子何等發達,為什麼他們能維護一整個國家的山水?北歐的瑞典,城市的規劃何等現代,為什麼城市可以與山水並存?即使在植物難以生長的丹麥,他們甚至想盡辦法在溫室裡培養山水。說來說去這還是我們的認識問題,我們一味地追逐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過度砍伐和捕殺,當大自然承受不了這種超負荷的時候又怎能不被破壞?當動植物的棲身之地遭到了破壞它們又怎能不滅絕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評定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不僅僅要看經濟和工業,也應該看看它對山水的保護。如果我們還意識不到山水的重要性,也許出不了幾十年,我們的山水畫面就只能以圖片和視訊播放的形式在熒屏上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到那時才後悔,即使讓歷史翻轉也是無力迴天。

  篇二:詩心一點,山水之間

  作者:瀟灑煙雨

  當,駐足江南,再一次遙望廬山,我驚覺,這一別,已多年……

  ——題記

  廬山腳下,潯陽江畔,斜陽正好,秋意偏寒。我小立片刻,對著這一山煙雲,回憶著那些我與詩結緣的日子。

  沿著環環彎彎的山路而上,右邊,是絕壁的懸崖,左邊,是空濛的山色,好像一個轉彎,我的思緒,便被甩出車窗之外,跌落白雲之間。不必細數轉過了多少彎道,且讓這思緒躺在柔軟的雲裡,細數過往,回首當年。曾經,在這裡,我邂逅恩師,從此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一次偶然的相遇,收穫的不僅僅是一份相知相惜的師生情誼,更有詩心一點,從此深藏山水之間。

  一直都認為,用文字和相片記錄生活,是兩種很好的習慣,該讓他們成自然。詩之與我,亦師亦友亦知音,我想,在詩的心裡,應該也早已把我當作老朋友了吧。

  光陰荏苒,春秋流轉,在繁複的生活中,內心,總有那麼一方淨土,為詩而留,不必良頃千畝,無須蓬蓽生輝,只須明窗淨几,溪水環橋,便是天上人間。累了,就去那裡小歇片刻,閒品清茶,淺蘸濃墨,寫上幾首小詩,亦或尋個偏愛的詞牌,填上一闋雅詞,或與詩友同賞,亦或獨自端詳,便覺春秋多彩,歲月留香。

  有時,自問青春年少,不減疏狂,會像蘇大才子一樣,揮毫潑墨地勾勒出對未來的嚮往,如“風雲天下事,一擲沒江流”;有時,會感傷於花開花謝,落紅流水,寫下那些漫談風花雪月的詞句,如“寄情一世丹青筆,深畫相思淺畫人”;有時,面對人生坎坷,世事浮沉,用詩心來寬慰情緒,藉詞文來癒合傷痕,如“峻嶺更須多起伏,人生那得少浮沉”;也有時,楊柳依依,感傷別離,亦會用清詞小句雕刻情感的輪廓,如“蝶戀花時花戀蝶,紅塵最怕人離別”……

  偏愛於閒暇時分,翻閱自己的文集,一字一句,都是曾經那些閃過腦海,劃過心間的情緒最真實的縮影,每每翻起,總會浮想聯翩。就好像那些句子,正跳動在如雪的詩箋上,撥弄著我回憶的心絃。那些經過的事,都已塵封在如水的時光中,而那些經過的人,你們如今,又去了哪裡……

  抵達山頂,已近黃昏。如琴湖畔,群峰環繞,煙水清寒,溫暖地陽光,懶懶地鋪在湖面,泛起微紅的漣漪。我沿著湖堤閒行,找到了多年前曾留影過的長凳,小坐,手搭涼棚,背倚斜陽,按下快門。

  相片裡,我依舊還是當年留影的姿勢,只是,頭髮短了幾許,成熟多了幾分。而對岸的樹木,也好像比當年那張相片裡的,高出些許,其中有一棵松樹,我竟反覆對比,才得以相識。看來,在這張用歲月沖洗的相片裡,我們,都改變了模樣……

  還記得初來廬山,一景一詩,未嘗懈怠,從此以後,旅遊中,立景題詩,便成了習慣。姑蘇周莊,秦淮風月,揚州煙雨,臨安西湖,這些美好的風景,都被深深地烙進了我的詩行,被淡淡地寫進了斑駁的時光。如此,每次回首人生,走過來的那些路的兩旁,都散發著淡淡地詩香。

  紅柔秋淺,綠靜春深。在年復一年的歲月裡,故事越來越多,詩稿越來越厚,心境越來越好,感悟,也越來越深。一時回首,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初恩師對我說:選擇了寫詩,你就選擇了孤獨。如今看來,生活的周圍,的確是少有人能夠擁有那樣一份心境,能與之丹青相加,詩詞相和。然,每每細看詩文,慢閱詞稿,發現筆力愈加深沉,遣詞愈加凝練,轉合愈加自然,立意愈加精巧,欣喜之情,便會躍然與心。詩,只寫給懂的人看,就如歌,只唱給懂的人聽。快樂,就好……

  翌日清晨,離開廬山,請原諒我時隔多年才來看你,既然來了,又匆匆而去。但請明白,你給的詩心,我會仔細珍藏,定不辜負初見之時,你看我的目光……

  剪一段時光,握一縷歲月,伴著或深或淺地文字,回顧著那些散發著詩香的往事,微微一笑,只因我有詩心一點,深藏山水之間……

  篇三:山水的美,映出了誰的悲

  昨天晚上輾轉難眠,一直到凌晨三點才微微入睡。不到七點,便醒了。最近的狀態一直都不是很好,我想,出去轉轉吧。

  我獨自一人走在水庫的路上,這是一條幽僻的路,彎彎曲曲,平時走的人很多,由於天氣轉涼,遊客也漸漸少了,這個時候能來水庫的人,大都是我們這兒的本地人。路的兩邊,是一些禿了的桃花樹,和一些不知名的花,有的,還在開著。

  壁立千仞的山峰上,佇立著常青的松柏。松柏莊嚴肅穆,傲骨崢嶸,就像一個面對戰爭無所畏懼的軍人。靜謐的湖面上,零星的冒出了幾條呼吸新鮮空氣的魚兒,有的膽子小,吐個泡泡就潛下了,有的歡騰,敢在水面上跳出一條弧線。還有的,大概是在水裡憋悶久了,給大家逗笑話呢,它的半個身子露出水面,就這麼一直露著在水面上來回來的遊竄著,彷彿在叫囂,又似乎在調侃。微風拂過,撩動著湖面,這是湖水就像是遇到了情哥哥的女兒,羞澀了波紋,氾濫了情感。

  忽然,我想起了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樣想著,不覺已返到了回去的路上,我恍然清醒,殊不知,早已撞碎了一汪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