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六歲小男孩聽的睡前故事

  民族兒童故事是獨特的民族文化積澱,它包括民族性格與精神、民族風尚與習俗兩方面;其二,民族兒童故事是獨特的民族文化符號,並具有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和巨大啟迪功能的不朽性的特徵。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愛唱歌的三腿蛙

  在草叢裡,有一隻三腿蛙。

  誰也不知道三腿蛙因為什麼少了一條腿,三腿蛙也從來不說,每天總是一邊唱著快樂的歌兒,一邊捕捉害蟲吃。

  三腿蛙雖然只有三條腿,但是它的舌頭很長很靈活,所以從來不會餓肚子。

  三腿蛙的歌聲很好聽,草叢居民們都愛聽,所以三腿蛙就更加愛唱歌了。

  有一天晚上,三腿蛙正在唱著快樂的歌兒,捉著害蟲吃,突然聽見有誰在哭。

  三腿蛙就蹦著尋聲找去,原來是一隻小刺蝟。

  “小刺蝟,你為什麼哭啊?”三腿蛙問。

  小刺蝟一邊擦眼淚,一邊傷心地回答:“我的一條腿瘸了,再也不能跑啦!”

  “是這樣呀!”三腿蛙指著自己對小刺蝟微笑著說,“你看看我,才只有三條腿,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尋找食物呀!”

  “你說得很有道理!”小刺蝟一瘸一拐地走到三腿蛙面前認真地說,“我們可以成為好朋友嗎?”

  三腿蛙高興地蹦了幾下回答:“當然可以!”

  小刺蝟不再哭了,對三腿蛙說:“和你在一起,我覺得很開心!”

  “真的嗎?太棒啦!”三腿蛙高興地對小刺蝟說,“我給你唱一首快樂的歌吧,你會更加開心的!”

  “好呀!”小刺蝟高興地拍起手來。

  三腿蛙開始唱起歌來,唱得那麼響亮,那麼有勁,小刺蝟聽啊聽啊,臉上露出了微笑。

  篇二:魚和魚鷹

  附近所有的池塘都為魚鷹所涉足,魚塘和水池是它食宿的好地方,所以魚鷹的伙食一直很好。但隨著年事增高,精力衰退,原有的伙食水平難以為繼,每況愈下。這隻魚鷹老眼昏花看不清水底,又無羅網捕魚,只好經常得忍受飢餓的煎熬。怎麼辦呢?飢餓所迫,萬般無奈之中它想出了一個好計謀。魚鷹在池塘邊上看見一隻蝦,便對它說:“我的好夥計,我有一個重要訊息告訴大家:大禍將要降臨到你們頭上,一星期後這池塘的主人就要下網捕魚蝦了。”

  蝦聞言急急忙忙向大家通報情況,一時間滿城風雨,一片驚慌。水族動物全跑了出來,聚在一起選派代表謁見這隻水鳥。

  “魚鷹大人,您這訊息是打哪兒來的?您說的靠得住嗎?您有解救的辦法嗎?我們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換個地方。”魚鷹不容置疑地答道。

  “可我們怎麼換呢?”

  “你們不用操心,我可以把你們逐個帶到我住處的附近,只有上帝才知道這條路,世界上沒有比這更隱蔽的地方了。這是一個自然生成的魚塘,一個歹毒的人類所不知道的去處。這個魚塘能使你們全體獲得新生。”

  大家全都相信魚鷹的話,於是水族被一一帶到一塊人跡罕見的岩石底下,在這裡,魚鷹這個偽君子把它們全都安置在一條狹長的水坑裡,這裡水淺見底,魚鷹要逮住它們那真是唾手可得,隨心所欲。

  篇三:馴服洪水的大禹王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首領們都推薦鯀。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率領天下群神趕走了興風作浪的水神共工。隨後叫一隻大黑龜把息壤馱在背上,跟著自己。這息壤是一種神土,只要放在地上就會不斷生長,積成山堆。禹一路上用它填平深淵。應龍也在前面開路,用尾巴劃地。禹叫人民在應龍尾巴劃過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導到江海。到了桐柏山,禹又設法擒服水怪無支祁。那無支祁的形狀像猿猴,力氣卻勝過九隻大象,整日橫蹦豎跳,沒一刻安靜,使得那地方總是颳風打雷。禹拿大鐵鎖鎖住無支祁的脖子,把他壓在龜山下面。

  禹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位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禹經過13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