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豐富的寓言故事欣賞

  寓言是帶有諷刺或勸解性的故事,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簡單的故事中。關於人物豐富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魯國少人才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著,接著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範圍釋出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著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

  篇2:夫妻打賭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又懶又饞,而且都十分貪心,為了一點小利也互不相讓地爭吵不休。

  因為這對夫妻不願幹活,所以家裡很窮。有一次,只剩下一點點錢了,用它剛好可以買三張大餅。

  大餅一買回來,丈夫和妻子就趕緊一人抓了一塊吃起來,生怕動作慢一點被對方搶去了。很快,兩人就各自把手裡的大餅吃完了,還剩下一張,兩個人吃不夠,他們又都不情願把餅讓給對方吃,虎視眈眈地盯著餅,一言不發地對峙著,心裡又想吃掉它,又對對方心存顧忌,不敢貿然動手去拿。

  可這樣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過了半晌,丈夫想出了一個主意:“這樣吧,我們來打個賭,誰先開口說話,誰就不能吃那塊餅。”妻子回答道:“賭就賭,我一定不會輸給你的。”

  於是,夫妻倆就這麼呆呆坐著,一言不發,連打個噴嚏都儘量小聲,生怕是自己先開口說話而吃不成餅了。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夫妻還沒賭出一個結果來。有個小偷趁夜出來作案,聽到這一家悄無聲息,一點動靜也沒有,以為屋裡沒有人,就撥開門栓,溜了進來。

  小偷躡手躡腳地走到堂屋裡,一看桌旁竟然還端坐著兩個大活人,嚇了一大跳,暗叫“不好”,準備逃跑。可是他發現這兩個人都只盯著他看,臉上的表情有些驚恐,卻既不動也不講話。小偷心裡好生奇怪,不過這會兒他也顧不上細想,大著膽子拿了幾樣東西,看兩人有什麼反應,只見兩人都流露出可惜心疼的樣子,但還是不動也不語。

  “這兩個人莫非得了什麼呆病吧。管他呢,先拿東西要緊。”小偷把這對夫妻家裡值錢的東西全都放到一起,用一個大包袱捆成一堆,準備帶走。夫妻倆眼睜睜地瞧著,心疼極了,但誰都不願先開口說話。

  小偷走的時候,見妻子長得不錯,又順手去調戲她。丈夫仍然無動於衷,妻子再也忍不住了,跳起來大喊:“來人哪,抓賊呀!”又衝丈夫罵道:“你這個笨蛋,為了一塊餅,連有賊都不喊一聲,真是蠢到家了!”

  丈夫見妻子終於開口說話了,高興得一把抓過餅大笑道:“哈哈,夫人,你終於認輸了,我就知道我一定會贏到這塊餅的!”

  這一對愚蠢的夫妻,只為了區區一張餅,見了小偷都不開口說話,眼睜睜地差點丟光了家裡的財物,真是貪小便宜吃大虧。我們可不能學他們只為了眼前的小利而不顧全大局,否則,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篇3:活到老學到老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眼睛看不見,但心裡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藉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隻要獲得了這點燭光,儘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誠然,不愛學習,即使大白天睜著眼,也只能兩眼一抹黑;只有經常學習,不論年少年長,學問越多心裡越亮堂,才不至於盲目處事、糊塗做人。